小儿因其皮肤组织结构尚未发育完全,在同样的致伤源下烧伤往往比成人严重。儿童烧伤约占住院烧伤患者的三分之一,也有统计更高。儿童烧伤不仅致残、致畸率高,也对今后融入社会造成严重心理障碍。因此,预防非常关键。主要的预防措施:
1.家庭中尽量设置封闭式厨房,厨房可安装安全锁,避免儿童随意进出。农村厨房的柴火、打火机、火柴等需妥善放置,家中用火炉、电暖器取暖时,做好周围的防护。易致烧伤的物品如盛热液的容器、电器、电源线、易燃易爆物品、化学物品等,应放置在儿童不能接触到的地方,饮水机可安装儿童锁、电源插座安装保护装置、低位电源线保护装置或采取遮挡措施等。家中可安装烟感报警器或自动喷水系统。对锅连炕进行改造,锅与炕之间隔开,避免小儿掉入锅中造成伤害。
2.培养和养成安全的家庭生活习惯,热食出锅先放于安全区域晾一会再端上餐桌,儿童就餐时餐桌不铺桌布,放儿童拉脱桌布引起热汤烫伤;盆浴洗澡时,先放凉水再放热水,调好水温后再让儿童进入。
3.教育儿童远离火源,不玩火柴、打火机、燃气灶,不随意进入厨房等,不玩耍家用电器、电源开关、插头、电线等。
4.小学可进行儿童烧伤预防宣教,就餐时避免饭菜温度过高,暖水瓶由教师保管使用,不存放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学校可进行情景模拟、防火训练等。
5.儿童热液烫伤原因主要为跌入、坐入、踩入、打翻、碰倒这些容器而造成的,对于热液烫伤的预防在于提高监护人的意识,妥善管理热液、盛有热液的容器,以及炙热物品烫伤指电烫斗、加热金属、排气管、烟囱、火炉盖等,教育儿童不在餐桌边打闹、嬉戏。
6.火焰烧伤和电烧伤。避免儿童近距离接触炭火、火炉等,排查家中电源线路,防电器失火,避免让儿童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火焰烧伤。儿童好奇或玩耍时,碰触电器、电源、电线等易造成触电或者电击。家用电器、电源和电线、电源插座等需安装保护装置或进行遮挡,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电器和电源插座。
7.妥善保管化学品和常用清洁用品,必须的物品如酒精、洁厕灵、管路疏通剂等物品要在高处放置,避免儿童接触。
8.儿童的安全防范意识较弱,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和家庭保姆在预防儿童烧伤中起重要作用。看护人应学习了解儿童烧伤相关知识。在照顾孩子时应充分评估家中或周围环境中的致伤危险因素,为儿童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学习照顾孩子的经验,同时对儿童加强看管。在户外时也要注意查看有无危险因素,如容易触碰的变压电及其它带电设备。做家务时注意热液及容器的放置,加强对儿童的看护,避免儿童接触致伤源。教师是儿童在学校期间的看护人,教师应学习和掌握儿童烧伤预防与急救相关知识,充分评估学校或者幼儿园活动区域的致伤因素,予以减少或排除,对学生做好引导和教育,切勿因忙乱而疏于看护,造成儿童烧伤发生。
(黄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