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床上爬时不小心坠落在地,没多久孩子就不动了。”
对于会滚或是会挪动的宝宝来说,坠床算是高频事件了。有时哪怕是短暂的一转眼,孩子都可能在我们眼前跌落、摔跤。据《中国全科医学》杂志中一项调查数据表明:在ICU收治的意外伤患儿中,坠落伤者占28.94%,仅次于交通意外伤害。1岁女孩,睡午觉时不慎从床上跌落,几经抢救后,还是不幸离开了;5个月大的婴儿不小心坠床,头部着地,造成颅内血肿,需要手术清除;7个月大的女婴,午睡时不慎跌落地面,虽然紧急送医抢救,但还是发生了悲剧。孩子的安全无小事,家长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世界预防儿童伤害报告》显示:“在世界各地,每天都有多个家庭,因非故意伤害或“意外事故”失去孩子而变得破碎。”
今天,我们就跟大家聊聊儿童安全这个问题:孩子遭受“意外伤害”时,该如何处理?01
坠床常见场景:孩子坠床、意外跌倒、不慎从高处坠落(1米以上的高度)等。误区:1不要立即抱起孩子2不要揉搓受伤血肿处处理方法:(1)别第一时间抱孩子,应该原地观察10秒,看看孩子有没有意识、外伤或其他异常情况,比如头颈部有没有受伤、凹陷、四肢能不能动。(2)如果一切正常,才可以抱起来安抚他,如果孩子随后很快就吃喝正常了,家长就可以把心稍微放宽些了。(3)需要注意,有些损伤可能在内部,从孩子身体上很难看到伤口,因此,事情发生后几天内,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嗜睡、反应迟钝、活动受限或呕吐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4)如果孩子意识不清或无法随意移动肢体,家长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急救措施,不要擅自处理。02
烧烫伤场景:给孩子泡澡时忘记试水温、被热水袋、杯子中的热水烫伤等。误区:1不要用“偏方”,如涂抹牙膏、蜂蜜等2不要使用非药师处方的烧烫伤膏3不要挑破皮肤上的水泡4不要给孩子冰敷处理方法:家长可以用“冲、脱、泡、盖、送”处理法来紧急处理伤情。冲: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至少15分钟。脱:最好能脱下或剪开创面部位的衣物,但如果衣物已经粘在皮肤上,千万不要强行脱下。泡:将伤处泡在冷水中,持续冷却至少30分钟。盖:等孩子感觉不那么痛了,用纱布轻轻地盖在伤处,防止外界脏物的污染。送:医院诊治。03
误服药物场景:孩子可能把药物当成糖果吃掉。处理方法:家长发现孩子误服药物后,如果发现他并没有什么异常反应,精神状态也还不错,那问题可能不大。此时,家长最好拿上孩子误服的药品盒和说明书,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孩子具体情况诊断处理。如果孩子情况严重,已经没了呼吸,家长应立即拨打并进行心肺复苏。04
被宠物抓伤、咬伤场景:被狗、猫咬伤等。处理方法:如果孩子仅仅是被动物舔,没有破皮,家长无需担心,给孩子清洗下就行了,这是不会传染狂犬病的。如果孩子被动物抓伤、咬伤或伤口被动物舔了,就要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条件允许的话,应交替使用肥皂水和自来水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然后在伤口上盖好消毒纱布,医院,注射狂犬疫苗。如果不好判断宠物抓、咬后到底有没有破皮,可以用含酒精的棉签擦拭一下,如果孩子有明显的痛感,则意味着已经破皮。05
溺水场景:母婴馆或游泳池游泳溺水。误区:1、千万不能倒挂,倒挂控水不仅容易导致颈椎受损、脑淤血,还会耽误心肺复苏的时间,浪费真正的抢救时间。2、掐人中,掐人中很有可能让孩子受到疼痛的刺激,使劲吸气,反而将口咽部的水吸入肺内,加重窒息情况。处理方法:如果发现孩子溺水,但是有意识、有呼吸心跳,可以让孩子侧躺,便于呕吐时胃内容物的清除,同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孩子呼叫不应、没有呼吸,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婴儿活动能力差,一旦面部浸入水面,如果没人帮助,就很难自救;而且,只要很短的时间,就有可能对孩子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只要5cm深的水,面部浸入2分钟,就能导致窒息;浸入10分钟,孩子大脑就会有不可逆损伤,导致后遗症、脑死亡。所以,家长不要有侥幸心理,也不要在家中放置留有积水的容器,如有水的盆、桶、浴缸等;马桶盖盖好,最好能加上安全锁;孩子洗澡的时候,不要离开,哪怕仅仅是1分钟。安全无小事,尤其是我们还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孩子,父母作为第一监护人,一定要保证孩子多学些急救知识,关键时刻派上用场。不过,比起事后着急,防患于未然才是最重要的,永远别存着侥幸之心,让宝宝独处,哪怕几秒钟都不要!别让你的转身,成为终身遗憾。若你有个年幼的宝宝,请记得将他放在你的一臂范围之内。给文章点个“在看”,让这个世界,像你的怀抱一样安全,安心。如果今天的内容对你有帮助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END——合肥月嫂|猜你喜欢
没做过月嫂的人,你永远不会懂!一个粗心动作,让“剩奶”变“毒奶”!怎样成为一名受客户欢迎的好月嫂?月嫂行业的将来会如何?合肥月嫂帮你判断宝宝有没有发烧?你不看,我不看,阅读怎么能上万你在看,我在看,小编早餐加个蛋亲记得帮小编戳↓↓↓白颠的危害白颠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