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快住手孩子烧烫伤,千万别抹牙膏

打造吉林省最大的名医聚集地

在孩子成长过程当中,免不了会出现一些磕碰、烧伤、烫伤等,出现这些意外伤害的时候,我们第一时间应该如何来做,才能把这种意外伤害对孩子造成的危险降到最低呢?今天听专家说说,烧伤、烫伤的家庭急救方法。

小儿烧烫伤

如何科学家庭急救?

王亚莉

医院

重症监护病房副主任

小儿烧伤的家庭急救方法

1.远离火源

(1)尽快扑灭火焰、脱去着火的衣物;

(2)切忌在着火时站立或奔跑呼叫;

(3)及时离开现场。

2.及时冲洗

(1)适用于面积不算太大的烧伤,如四肢;

(2)将伤处在流动的清水下淋洗,避免水流过急;

(3)或用凉水浸泡半小时到一小时。

3.保护创面

如烧伤较严重,出现皮肤破损的伤口可以用干净的布料或者纱布进行保护。

4.保持呼吸道通畅

(1)保持呼吸道通畅

(2)一氧化碳中毒者应移到通风处;

(3)必要时吸氧

5.及时就医

烧伤面积较大的会出现感染休克,医院。

6.处理化学烧伤:

(1)迅速脱离污染物,并立即用流动清水沖洗创口20-30分钟以上。

(2)医院进行治疗。

小提示

(1)远离灶台、天然气、煤球炉这一类可能会导致儿童烧伤的危险物品。

(2)一定将强酸强碱放于儿童够不到的地方。

小儿烧伤的家庭急救方法

当儿童意外烫伤时,家长只要及时发现,做以下5个步骤,即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烧烫伤对孩子的危害。

1.冲:以15-20℃流动的冷水冲约15-30分钟,水流不宜过急,快速降低皮肤表面热度。

2.脱:充分湿润后再小心除去衣物,尽量避免将烫伤的水疱弄破,必要时可用剪刀剪开衣物,并暂时保留粘住的部分。

3.泡:继续浸泡于15-20℃冷水中15分钟,可减轻疼痛及稳定情绪;但要注意大面积烧伤伤患,尤其是儿童应避免过长时间浸泡于冷水中而致体温流失。

4.盖:用干净的毛巾、布单或纱布覆盖伤口,不要任意涂上外用药物或民间偏方。

5.送:除去极小且极浅(仅1度烫伤)的烫伤外,医院做进一步处理。

特别提醒

如果是化学制剂的烧伤,如强酸、强碱、干石灰等,不要直接用水冲,要迅速用干布擦除后再大量清水冲洗,要注意保护眼睛,医院。

如果是全身大面积烧烫伤,或合并骨折等严重情况,患者有可能发生休克或大出血等并发症,则不宜长时间冲冷水,医院。

小提示

(1)烧好的热菜、热水的杯子不可放在桌子、灶台边缘,以免宝宝抓翻。

(2)冬季取暖,要用毛巾包裹热水袋,温度不可过高,且需拧紧防止漏水。避免给宝宝使用“暖宝宝”之类的取暖产品。使用电热毯、电热器等取暖设备时,做好防护工作。

烧烫伤处理误区

1.过分依赖一些烫伤药物往往在烫伤后不是及时应用简单有效的方法处理,而是到处搜寻存放备用的烫伤药物,或是忙于到药店购买药物,因而耽误了宝贵的应急处理时间,延误了病情。

2.使用家用酱油、醋外涂

如果用大量的酱油或醋冲洗创面,会有一定的降温作用;如果仅仅是用二者局部外涂,则不但没有任何好处,相反会使创面着色,影响对创面深度的判断及进一步的治疗。而且这些食用品并不是无菌的,长期附着或应用会引起创面感染。

3.白酒冲洗伤口

很多人认为白酒有消毒的作用,因而伤后会大量使用,如果创面皮肤未破溃,白酒中的酒精挥发时带走热量有一定的降温作用;如果皮肤破溃时应用则对创面无任何好处,不但会导致疼痛加重,还会加深创面,大面积使用还可能经创面吸收引起酒精中毒。

4.创面涂抹食盐创面大量涂抹食盐时,食盐可以通过皮肤破损的伤口吸收进入体内,引起高钠血症、脱水,严重的会出现脑水肿、高热、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5.涂抹红药水、紫药水等有色物质。有色物质涂抹伤口后创面着色,影响医生对创面的损伤程度判断,而且像红汞含有重金属汞,大量应用可以吸收入体导致汞中毒。

6.应用土方如用麻油或狗油等调治的制剂、燃烧后的草灰、腌制过的老黄瓜水等涂抹创面,影响进一步治疗的同时,也易导致创面感染。

7.其他如牙膏、绿药膏、芦荟胶等使用后有一定的清凉作用,但并不能减轻创面的进一步损害。

常见烧烫伤如何预防?

1.由于绝大多数受伤小儿都是在家庭中受伤的,因此,对家庭中易于引起烫伤的物品,如热水瓶、开水壶、汤盆、火炉、煤油灯、酒精炉等应放置妥当,防止小儿拉翻。

2.给小儿洗澡时,尽量预先把冷、热水混合好,实在不行的话先放冷水再放热水,不要先放热水。不要将小儿单独留在房中,尤其不要把小孩单独放在热水盆、热水瓶或热水壶旁,以免打翻跌倒而烫伤。

3.加强安全用电教育,执行安全用电措施,特别是农村,更有必要普及用电知识,防止触电事故。

4.加强防火和灭火急救教育,防止火灾发生,万一不幸烧伤,应尽快灭火,减轻伤情,中小面积烧伤立即用消毒或清洁冷水浸泡或淋洗,有止痛和减轻烧伤程度的效果。要宣传消除伤后忌用冷水的民间传统顾虑。

QQ群交流

长春儿童健康交流2群()

吉大一院3群()

吉大一院专家咨询()

吉大一院2群()

吉大二院健康交流群()

医院组()

吉和网健康群()

吉林糖友交流群()

长春风湿免疫交流群()

吉和口腔群()

长春胃肠疾病交流群()

长春甲状腺病友交流群()

长春儿童健康交流群()

吉和祝孕交流群()

医院专家咨询()

资讯科普邀您投稿

来源:社区办事处官微

编辑|小睿

您掌上的健康专家

最专业最实用最接地气

加入我们,名医就在你身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ershaoshang.com/hjss/7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