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想切苹果时,我们让孩子把刀放下,亲自动手,因为担心孩子会切到自己。
孩子一有困难我们便伸出手,甚至代替孩子去解决问题,因为担心孩子应付不来,受苦受累。
。。。
后来,我们看着孩子,觉得十分疑惑,“怎么我家孩子这么胆小?怎么我家孩子这么没毅力,轻易就放弃?”
这不是孩子的错,是养育者的错。
育儿畅销书作家TimElmore说,当今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存在着三个大误区,导致孩子没有学会独自面对风险和困难,无法了解世界的运行规则,变得越能越胆小和无能。
作者
君boss/岸君
来源
乐爸财商(lebacs)
-01-
不是孩子笨,是大人放不开手
Katie是美国一个比较知名的育儿博主,有很多转载过万的博客文章,她是4个孩子的妈。
她在博客中谈到,4个孩子中,没有一个孩子是她教会骑自行车的。
是她不帮忙吗?恰恰相反,因为她帮了太多忙。
△图片来源:Katie博客主页
每当孩子踩动脚踏板骑动自行车时,她都会紧紧握住后座,让孩子保持平衡。而她的丈夫则会松开后座,让孩子自己去保持平衡。
在教最小的孩子骑车时,刚好她的丈夫不在家。她把自行车的辅助轮放下,然后让孩子在辅助轮的帮助下练习了两天,但孩子并没有学会骑自行车。
当她的丈夫回到家时,他把辅助轮收起来,用一只手稳住自行车,等孩子骑动后,没过多久他就松开了手。
下一秒,Katie看到没有任何辅助和扶护的孩子骑着自行车上了大路。
如果丈夫没有回家,她可能还要在孩子的自行车后面忙活上好一阵子——在车后面帮他扶着车,而不是看着他自由驰行。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Katie才意识到,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不是孩子不行,是很多时候自己做不到放手。
-02-
溺爱是另一种虐待
在新一代的成长路上,家长们花费了更多的心思,总希望能为孩子提供最好的。
这固然值得称赞,但很多时候,我们也需要反思,我们是否在过度保护、过度插手孩子的成长。
美国知名育儿网站GrowingLeaders的创始人兼畅销书作家TimElmore提出,现在的父母在教育孩子面对风险、面对困难时,存在着3个很大的错误。
1.避免孩子冒险
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到处是“危险”的警告:有毒、高压、易燃、小心地滑等等。
Tim曾在网站上开玩笑地说,父母可能恨不得在餐椅上放上膝盖垫,安全带和头盔。总而言之,我们尽一切可能让孩子避免冒险。
但其实,过度保护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
根据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调查报告,risk-averse型父母(中文可以理解为“不愿冒险型父母”)带出来的孩子,考试成绩普遍比较低,上大学的概率,也比更能容纳风险的父母带出来的孩子的低。
欧洲的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如果一个孩子从没有在外面玩耍,或从未有过擦破膝盖、摔坏骨头的经历,成年后很容易有恐惧症。
也有采访显示,那些从小时不曾冒过险的年轻大人,害怕面对常规风险和做出承诺。
事实上,孩子需要摔倒几次才能了解这其实很平常,青少年需要分手过几个男/女朋友,才能理解和培养维持一段关系所需要的成熟心理。
△图片来源:growingleaders
疼痛其实是孩子成长路上必需的老师。闭眼感受一下你的身体,假如说你感受不到疼痛,那你会烧伤你自己,或踩在钉子上,不能及时处理伤口和感染等。
疼痛是健康和成熟的一部分。预估风险也是成长的一部分。
事实上,预估风险对人的成长很重要。童年时可能是关于安全和自尊;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风险和成就是形成孩子自我身份认同和信心的必需品。
心理学家发现,有些青少年因为从小被父母保护得很好,没有经历过什么小伤小痛和挫折,看着十分自大,但内里其实很没有自信。
根据伦敦大学的一项研究,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十分热衷于冒险,这是由大脑的发展决定的。
冒险是成长的一部分,青少年通过冒险来试探边界,构建三观和寻找自我身份认同。
2.“救援过快”
Tim爆料说,曾有4所大学的工作人员跟他说过,他们遇到过好些从未填过表格或申请表的学生,一直以来都是家长帮忙填写——他们为了照顾好孩子,不让孩子觉得麻烦。
Tim很感慨:“年轻一代的孩子,已经不能像30年前的小孩一样,熟练掌握生活技能了,因为大人插手并替他们解决问题。我们扫除了孩子学会应对困难的可能。”
Tim举了三个例子——
1.“可不可以把我女儿的分数给高点?”
曾有大一学生在项目学习中拿了C-,立即在课堂中给母亲打了电话抱怨自己的成绩。
在打断了课堂讨论后,她又把电话递给了教授,“我妈想跟你谈谈。”她妈妈想跟教授谈谈有无可能把分数给高点。
2.给在面试的孩子发短信提示
哈佛大学的招生顾问报道过,一名前来申请入学资格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一直跟他进行眼神交流,但每次回答完问题后眼睛总是往下垂,顾问觉得一定是来之前他母亲叮嘱他要和顾问进行眼神交流。
但后来,顾问发现,那个孩子只不过是低头看短信而已——顾问每问一个问题,孩子的妈妈都会发短信给孩子提点。
3.“校长,我女儿穿好毛衣了吗?”
甚至还有家长给大学校长打电话,只因为天气变冷,而她想确认自己的女儿是否做好了保暖工作。
Tim说,过分插手和溺爱孩子是很阴毒的虐童手段。
溺爱是目光短浅的育儿方式,也很容易导致父母忽视了教育的重点——让孩子学会在没有他人帮助的情况下克服困难。
△图片来源:RF
事实上,在大人帮孩子做很多事之前,孩子是很喜欢去克服困难的。他们可以以此学会跟父母比赛,学会为更多的时间、更宽松的规则等谈判。这些实际上也证明了孩子并不愚蠢。
而如果大人过多干预,避免孩子自己去解决困难,当孩子下次再遇到困难时,ta可能不会那么积极去解决了,“会有人来救我的”;或者当ta失败时,会认定一定会有大人来解决掉这件事情。
过度的帮忙根本无法让孩子了解世界的运行规则,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无能。
3.过分表扬
Tim说,“现在是一个注重自尊的时代。”
为了确保每个孩子都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不管他们做了什么,“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真有天赋”这类的夸赞父母是随口就来。
各种各样的颁奖会到处是,每个孩子都是赢家,每个人都可以拿到奖杯。
大人做这些事的初衷很好,但是,根据CarolDweck教授在Mindset一书上说的,这种形式的赞美有很大的弊端。
CarolDweck在一组五年级生身上做过实验,她让这些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考试。
成绩出来后,她对其中一组说“你们一定很聪明”,对另外一组说“你们一定是很努力”。
到了第二次测试的时候,Carol跟学生说这次的题比上次的难,他们不一定非得做。
被告知很聪明的那一组,有90%的学生选择不参加考试。为什么?因为他们担心这会证明其实他们不聪明。
被告知很努力的那一组,大多数的孩子都选择了参加考试,而且也做得很不错。Carol还听到一些孩子嘀咕,“这是我最喜欢的考试。”他们喜欢这个挑战。
Carol让这两组学生进行了第三次测试,试题的难度跟第一次测试的一样。但出人意料的,被告知很聪明的那组学生做得比第一次糟糕,被告知很努力的那一组,成绩比第一次提高了30%。
Carol教授说,表扬孩子时,应该以孩子可控的因素为表扬对象。当我们说“你一定很努力学习”了时,我们在肯定孩子的付出和努力,而这个是可以由孩子来决定的,它可以激发孩子更加努力。
当我们赞美智慧时,它一开始可能会给孩子信心,但它可能会导致孩子做出更少的尝试和努力,“如果这件事情不简单,我不想做。”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RobertCloninger博士对前额叶皮层进行了研究,在研究报告中,他说,大脑必须形成“困难可以克服”的认知,这样在面临困难是,大脑会驱使我们“不放弃,不停止尝试。”
Robert说:“当我们随便称赞奖励孩子时,孩子最终会学会欺骗,夸大事实和撒谎,逃避困难,他们从没有学会如何面对困难。”
如何教育孩子面对风险和困难,Tim给父母提供了以下的建议——
1.教会孩子预估风险
面对困难,可以跟他们讨论解决方案,但是让他们独立去解决,父母的主要工作是指引孩子了解真实世界的工作原理。
2.跟孩子谈谈“选择”这件事
孩子需要了解,“选择”意味着得到和失去,人不可能总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而且他们需要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
3.跟孩子聊聊你青少年时期的“冒险”事迹
4.选一个积极的风险项目,并让孩子完成
这个风险项目可以是一项运动,也可以是某个学科。孩子的成长可能需要大人去推动,但这可以帮孩子建立勇于尝试和挑战的习惯。
5.别让内疚指导你的育儿方式
父母的职责不是给孩子提供能让父母和孩子暂时觉得满足的东西,不是为了让父母自我感觉良好。
6.肯定孩子聪明的冒险,勤奋的工作
帮助他们看到冒险和勤奋的优点,告诉孩子走出舒适区通常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资料来源:ichoosebrave.云南好的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