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鼻出血的部位多是在双侧鼻中隔前部的毛细血管网区,也叫黎氏区。这种血管网很表浅,分布在鼻中隔的粘膜层。导致小儿鼻出血的诱因主要有: 1、当鼻腔粘膜干燥、毛细血管扩张、有鼻腔炎症或受到刺激时就容易出现鼻出血,如各种鼻炎、鼻窦炎、鼻结核、鼻梅毒、鼻外伤、鼻中隔偏曲、鼻异物或鼻肿瘤等。 2、气候条件差,如空气干燥、炎热、气压低、寒冷、室温过高等都可以引起鼻出血。 3、有的小儿有用手抠鼻孔的不良习惯,鼻粘膜干燥时很容易将鼻子抠出血。 4、在饮食上挑食、偏食、不吃青菜等不良习惯,也可以造成因维生素的缺乏而致鼻出血。 5、血液系统疾病、某些全身性疾病。
那正确的家庭处理方法是什么?
其实儿童鼻出血部位大部分是位于鼻中隔前下方的黎氏区,所以最简单而又有效的方法就是按压这个黎氏区。
具体方法:患儿坐位或者站位,头部略前倾,用手指按压出血侧鼻翼或者捏紧鼻翼10~15分钟,同时令患儿吐出口内血液,避免误咽。如果孩子比较小的话,由家长负责完成按压动作。
需要注意的事项:
1、上述的指压止血法需要按压时间持续10~15分钟,期间不能按压几分钟看一下,仍在出血再接着继续按压,这样一按一松,是没有止血效果的。
2、鼻出血量不大的情况一般都没什么大问题,只要止血即可,但是需要注意止血过程中孩子的面色有没有苍白、心跳加速、身体皮肤有没有突然出现的瘀斑出血点,如果有要及时送医。
3、记得要头前倾,别后仰。
4、还有一种止血方法就是额头放置冰袋,这种方法的原理是用冰收缩血管,达到止血的目的,但是这种方法只能应付少量的滴血,而且起效比较慢,最大的问题就是冰块不是随手能拿到,所以我这里也不作为推荐选项,如果正好有条件的可以试用下。
烧烫伤
烧烫伤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的意外伤害,不仅表现在受伤时候的疼痛,严重的还会对未来身心造成伤害。因此在讲烧烫伤的处理之前,我们可以先普及下烧伤的一些基本知识
引起烧烫伤原因:
皮肤接触火焰、沸水、热油、电流、热蒸汽、辐射、化学物质(强酸强碱)等引起的损害,而在我们家庭中,最多见的还是沸水、热油、火焰这三类,像我自己小时候就被热水瓶的水烫伤整个手臂。
烧烫伤的分类
按照烧伤对人体组织的损害程度分为三度:
I度烧烫伤:只伤及表皮层,受伤的皮肤发红、肿胀,觉得火辣辣地痛,但无水泡出现。
II度烧烫伤:伤及真皮层,局部红肿、发热,疼痛难忍,有明显水泡。
III度烧烫伤:全层皮肤包括皮肤下面的脂肪、骨和肌肉都受到仿害,皮肤焦黑、坏死,这时反而疼痛不剧烈,因为许多神经也都一起被损坏了。
家庭处理原则
1、冲、泡:发生烧烫伤后,第一时间用冷的自来水持续冲洗或浸泡伤处降温直至疼痛缓解。(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用冰块直接冷敷,特别是烧伤面积较大时,因为会导致疼痛加剧,严重会导致休克)。如果烧烫伤严重的话,同时拨打。
2、脱:迅速脱去伤处衣物,取下伤处饰品。不过根据我的经验,用剪刀剪更效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切不可强行剥脱衣物,以免造成二次损伤)
3、盖、送:在上述两个步骤做完后,对于II度烧烫伤的表皮水泡,不要手痒的自己去刺破,应用清洁的毛巾、纱布或者保鲜膜覆盖伤处,保护创面,防止感染,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需要注意的事项
1、如果严重口渴的,可以口服少量淡盐水。
2、千万别在伤处涂抹各种菜油、牙膏、肥皂、鸡蛋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我上次还看到有人涂鸡血的,问他哪里来的鸡血,说刚杀的,唉,可怜的鸡。
3、回到水泡的问题,在第3点也说过“别手痒的自己去刺破”,因为一般烧烫伤的水泡有大有小,小的水泡可以自行吸收,而大的水泡还是建议让专业的医生在无菌操作下刺破,排出水泡中的液体,但不要把水泡破皮剪掉,然后消毒敷料包扎,一般一周左右都会愈合。
4、会不会留疤?这个问题大家都很关心,一般来说I度的烧烫伤是不会留下疤痕的,II度的烧烫伤如果处理合理,也不太会留下疤痕,但是如果是III度烧烫伤是肯定会留下疤痕的。
5、特别是5岁以下的孩子,家长特别要注意看管,运气好的I度烧烫伤也就疼一下,万一深II度或者III度烫伤那可就后悔莫及了。
附:居家宝宝安全防护12计
宝宝好动爱闹,即使足不出户,居家度日时衣食住行也必须当心的安全问题!
1
第一计小床设计防跌落
给宝宝准备的小床安全性特别重要,小床护栏的高度一般以高出床垫50㎝为宜,以免宝宝翻越坠落;圆柱形的床沿栅栏间距不要宽于6㎝,以防宝宝的肢体或头部滑出被夹住;不要有凸起的装饰雕刻,应垫好缓冲围垫,以免磕碰或划伤宝宝,
2
第二计床垫弹性防崴脚
小床上的床垫不宜过厚或过软,否则宝宝在小床上蹦跳很可能会蹿出来或崴脚;但床垫也不能过薄或过硬,那样床垫起到的保护和缓冲作用会大打折扣;同时床垫也不能过小,否则床垫与床架之间的缝隙甚至会卡住宝宝的小脚。
3
第三计枕头薄厚防落枕
柔软而宽大的枕头看似舒适却潜藏危险,因为宝宝的睡姿千奇百怪,不仅可能弄伤颈部造成落枕,而且一旦被蓬松厚大的枕头堵住口鼻,就会造成窒息!最好为宝宝选择一款薄厚适中、软硬适度的小枕,这样才睡的舒适。
4
第四计棉被轻软防堵鼻
比起枕头,棉被对宝宝的潜在威胁似乎更大。就小宝宝而言,为防止意外发生,最好不要给宝宝使用轻软的棉被,特别小的宝宝可以使用特制的婴儿包被,较大的宝宝可以改用薄薄的小毯子或小单被、小夹被即可。
5
第五计睡衣简洁防缠绕
宝宝的睡衣务求简洁,不要有花边儿、搭扣、带子之类的设计或装饰,以免发生状况——花边儿摩擦可以损伤宝宝幼嫩的肌肤,搭扣脱落可能会被宝宝误吞下肚,而带子一旦发生缠绕,尤其是勒住颈部可就太危险了!
6
第六计悬吊玩具防脱落
许多可供吊在宝宝床头的精巧玩具都能协助开发宝宝的智力、安抚宝宝的情绪,不过随着宝宝日益长大,会变得喜欢伸出小手去触摸、抓拽,因此悬吊式的玩具要挂的高一些,设计也要相对比较结实,以防被拽坏而脱落,砸伤宝宝。
7
第七计室内装修防铅毒
婴儿屋的室内装修特别重要,色泽诱人的油漆涂料、地板壁纸,都可能含有铅元素,悄无声息的侵害着宝宝的健康。因此,装修时应尽量简单,并选择那些品牌可靠的环保材料,此外,不合格的玩具、图书也可能是铅元素的“窝主”。
8
第八计管好窗户防坠楼
窗边光线好,还可以看到户外美丽的风景,因此许多宝宝的小床都被安置在窗旁,此时,请务必做到管好窗户并确保窗玻璃完整、窗框非常结实,以免宝宝无意间爬上窗台、推开窗户……或者,为保万无一失,干脆还是让宝宝的小床远离窗户吧。
9
第九计室内台阶防跌倒
当宝宝开始蹒跚学步时,如果你家属于错层结构或因美观需要室内设计了台阶,必须注意脚步踉跄的宝宝可能会被台阶绊倒,或者不慎从台阶上跌落,甚至是卡在楼梯扶手之间的空隙里。
10
第十计瓷砖地毯防摔倒
即使室内没有台阶,铺在地上的装饰地毯,美观但摩擦系数较小的瓷砖都可能成为宝宝前进路上的“陷进”。小家伙可能在行走时被绊倒或在奔跑时滑倒,这样摔上一跤轻者造成皮外伤,重者甚至会导致骨折哦。
11
第十一计门把扶手防磕碰
一般门把手的高低特别容易磕到宝宝的头部,尤其是铜质或其他金属材质且造型较为尖锐的门把手更是宝宝眼睛的大敌,你可以选择木质的圆形门或用厚布把门把手包裹起来,也可以暂时拆掉单元内各个屋门的门把手。
12
第十二计圆角家具防外伤
家具大多是按照成人身高比例设计的,因此容易磕碰宝宝,加上小家伙本就淘气、活泼,于是更难免遭遇跌倒、外伤,乃至发生骨折等状况,故而有小宝宝的家庭在购置家具时应当多费些心思,比如圆角家具就可防止宝宝被意外碰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