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液平衡
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度和渗透压的正常。
小儿体液平衡特点:体液的总量-----年龄越小,体液占体重的比例越大
体液的分布---年龄越小,细胞外液量相对越多;水分需求量---大,调节功能差,易发生水代谢紊乱
二.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1.脱水:指水的摄入不足和丢失量过多引起的体液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量的减少。
2等渗性脱水的程度:如右图症状轻度中度重度
3脱水的性质:指现存体液渗透压的改体重下降<5%5~10%10%
钠是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成分精神稍差萎靡烦燥淡漠昏迷
不同性质脱水的比较(如下图):眼泪少明显减少无
等渗低渗高渗尿量稍少明显减少无
发生率(%)40~~~12皮肤弹性尚可较差极差
失水与失钠失水=失钠失钠>失水失水>失钠唇粘膜稍干燥干燥极干燥
血清钠~<>前囟眼窝稍凹陷明显凹陷深凹
丢失的体液细胞外液细胞外液细胞内液循环情况正常四肢稍凉休克
等渗性脱水原因:急性腹泻、呕吐、胃肠液引流、肠瘘及短期饥饿;
低渗性脱水原因:丧失大量消化液而只补充水分、大汗后只补充水分、大面积烧伤
高渗性脱水原因:饮水不足、失水过多
4低钾血症:血钾3.5mmol/L时称为低钾血症
主要表现: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精神萎靡、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骨骼肌(无力(弛缓性瘫痪、呼吸肌麻痹);平滑肌(腹胀、肠鸣音减弱、严重肠麻痹)
心血管:心音低钝、心动过速或减慢、心衰、猝死,心电图改变
5代谢性酸中毒:由于代谢絮乱使血浆中[H+]增加或[HCO3-]减少所引起,是小儿最常见的酸碱平衡类型。临床表现:轻度酸中毒:症状不明显,主要靠病史和血气分析作出诊断
重度酸中毒:呼吸深快、口唇樱桃红、腹痛、呕吐、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昏睡、昏迷
三、常用液体的配制
溶液张力:指溶液中电解质所产生的渗透压。
1非电解质溶液---仅用于补充水分和部分热量;无张,不能起到维持血浆渗透压的作用5%和10%GS
2电解质溶液----用于补充损失的液体、电解质,纠正酸碱紊乱
0.9%NS和复方氯化钠溶液是等张溶液;3%氯化钠(高张)用于纠正低钠血症
碱性溶液----用于纠正酸中毒;碳酸氢钠:制剂为5%高张液,1.4%溶液为等张液
乳酸钠:制剂为11.2%溶液,1.87%溶液为等张液10%氯化钾:溶液的浓度≤0.3%
3混合溶液
1:1溶液:1份生理盐水和1份5%或10%的葡萄糖溶液为1/2张液体
2:1等张含钠液:2份生理盐水和1份1.4%碳酸氢钠溶液为等张液体
2:3:1溶液:2份NS、3份5%或10%的GS、1份1.4%NaHCO为1/2张液体
4:3:2溶液:4NS、3份5%或10%GS、2份1.4%碳酸氢钠为2/3张液体
四、液体疗法
目的:纠正体内已经存在的水、电解质紊乱→恢复和维持血容量、渗透压、酸碱度和电解质成分→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步骤:口服补液-----用于腹泻时脱水的预防及轻、中度脱水的治疗
补液量:轻度脱水50~80ml/kg补液方法:少量多次口服
中度脱水80~ml/kg所需液量8~12小时内服完
静脉补液------适于中度以上脱水或吐泻较重的患儿
(1)纠正脱水:定量----包括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以上三部分的总量,在禁食的条件下24h:轻度:90~ml/kg、中度:~ml/kg、重度:~ml/kg
定性----根据脱水性质选用不同张力溶液;原则:先浓后淡
定速----根据脱水程度及继续损失的量和速度确定;原则:先快后慢
累积损失量定量(补液量)----轻度:50ml/kg、中度:50~ml/kg、重度:~ml/kg
补充:定性--等渗脱水:1/2~2/3张、低渗脱水:等张~2/3张、高渗脱水:1/4~1/3张
定速----原则:先快后慢;重症:先扩容:20ml/kg30’~1h内其余:8~12h内完成
继续损失量定量(补液量)----丢多少补多少
补充:定性(补液成分)----一般按1/2~1/3张补给
定速(补液速度)-----于补完累积损失量后12~16h内均匀滴入
生理需要量定量(补液量)-------约为60~80ml/kg.d(包括口服)
补充:定性(补液成分)----一般按1/5张补给
定速(补液速度)------与继续损失量一起在12~16h内均匀滴入
(2)纠正酸中毒:轻、中度:无需纠正,病因处理;重度:按化验结果给予矫正5%NaHCO
(3)补钾:见尿补钾;口服或静脉:静脉补钾剂0.15~0.2g/kg,浓度不超过0.3%(新生儿0.15%~0.2%),每日总滴注时间不少于6~8h
(4)补钙:出现低钙症状时,10%葡萄酸钙5~10ml静脉缓慢注射。
免责声明本文源自网络,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标明出处,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
小儿论坛核心词:小儿点击北京看白癜风最正规医院北京看白癜风最正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