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路桥2岁女童小雨(化名)差点被自家度的油锅“油炸”了!
2岁孩子掉进油锅
小雨是温州苍南人,跟随父母在路桥生活。
小雨的父母亲在路桥开了一家汉堡店,7月20日晚上8点半左右,油锅内的油需要更换,小雨的父母便把刚替换下来的温度仍高达度的油锅放在地上,想先冷却一下在再倒掉。
谁知,趁大人不注意,小雨已经蹦蹦跳跳地跑到了油锅旁边。
当时只听到孩子的叫声,等父母回头去看时,小雨已经整个人仰倒在了油锅里了。
小雨的妈妈也顾不得高温,直接伸手把孩子从油锅里捞出来,立即用冷水冲了一下,医院了。
医院无法处理大面积的烧伤,便医院。
小雨送到时,已经过简单的包扎处理,但面色发青、指端偏凉、尿量很少,已处于休克期。
由于父母一时心急,忙着脱衣服,小雨身上的皮都被撕了下来,虽然冲过冷水,但急救措施做的并不充分。
根据评估,小雨的烧伤面积达60%,在小儿烧伤中属于大面积烧伤。
在经过抢救后,小雨的情况开始好转,创面也逐渐恢复,目前仍在住院观察。
你永远不知道
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小雨的事件,你可以认为小孩子不懂事,但下面这个事件,能够深刻地让你感觉到世事的无常,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年9月,一则视频在微博上热传,内容令人揪心。
当时,两位大人正带着小孩在火锅店吃饭,孩子坐在靠走道的位置上。
服务员端着疑似锅底热汤路过时,突然脚底打滑,将一锅热汤直接扑洒向座位上的小孩!!!小孩整个胸部被滚烫的汤水烫伤,头部也遭到热水冲击。。。
夏季是孩子烫伤高发季节
医院烧伤科王史辉医生介绍,夏季是孩子烫伤的高发季节,五月份以来烧伤科收治了30例因家长疏忽而烫伤的小朋友,他们中最大的7岁,最小的才1个月大,平均以两岁幼儿居多。
据统计,烧伤科每年收治的烫伤患儿中,因打翻热水瓶而引发烫伤的占首位。
烫伤后
正确的急救方法是什么?
烧烫伤急救只需记住五个字:冲、脱、泡、盖、送。
冲——立即脱离热源,用流动的冷水冲洗伤面,降低伤面温度,减轻高温进一步渗透所造成的组织损伤加重。冲的时间越早越好。
脱——冲洗后,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时可以用剪刀剪开衣服,并保留粘住的部分,尽量避免将水泡弄破。千万不要强行剥去衣物。
泡——对于疼痛明显者可持续浸泡在冷水中10-30分钟。此时,主要作用是缓解疼痛。
盖——使用干净或无菌的纱布或棉质的布类覆盖于伤口,并加以固定。对于面部烧伤者,宜采用坐姿或半卧位姿势,将清洁无菌的布在口、鼻、眼、耳等部位剪洞后盖在面部。
送——送医就诊,寻求医生的救助。Ⅰ度烫伤(烫伤的皮肤发红、不起水泡,表面干燥,2~3天后烫伤皮肤颜色逐渐消退,皮肤脱屑,三五天即可痊愈,一般不留疤痕)可在家处理。Ⅱ度以上的烫伤(经冷却治疗一定时间后,仍疼痛难受且伤处长起水泡)医院处理。
烧烫伤千万别用这些民间偏方
1
抹红药水,无法看烫伤程度
烧烫伤后医生先要根据皮肤的颜色和质地,来判断烧烫伤的深度和面积,以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如果使用红药水、紫药水会将烫伤部位染色,医生难以判断烧烫伤程度。
2
贴创可贴,可能加深创伤
创可贴是用来处理小创口外伤,如果用于烧烫伤口,使用过程中会把受损表皮或刚生长的新鲜组织撕裂,加深创伤。同时烧烫伤后周围组织会出现肿胀,创可贴粘太紧会造成血运不畅,出现更严重损伤。
3
抹牙膏,容易造成感染
敷在伤口上面的牙膏没有经过严格的药用杀菌,很不卫生,有可能还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其他一些不对症的药膏也会对伤口起到副作用,反而使创伤面更容易受到感染。医院后,不但会影响医生对烧伤程度的诊断,在清洗过程中,也会给伤者增加不必要的痛苦。
综合自:恩泽医疗,健康时报
部分图片来源:摄图网
已获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