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缩压(mmHg)=80+(年龄×2)
舒张压(mmHg)=收缩压(mmHg)×2/3
2.输液速度的计算:每分钟滴数(滴/分)=液体的总量(ml)×点滴系数(滴/毫升)/输液所用时间(min)
输液所用时间(min)=液体的总量(ml)×点滴系数(滴/毫升)/每分钟滴数(滴/分)
3.吸氧浓度计算: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
4.预产期推算:末次月经第1天起,月份减3或加9,日期加7。如为阴历,月份仍减3或加9,但日期加15。
5.烧伤面积的计算:(1)中国新九分法:适用于较大面积烧伤的评估。
部位
成人各部位面积/%
小儿各部位面积/%
头颈
9×1=9(发部3面部3颈部3)
9+(12-年龄)
双上肢
9×2=18(双手5双前臂6双上臂7)
9×2=18
躯干
9×3=27(腹侧13背侧13会阴1)
9×3=27
双下肢
9×5+1=46(双臂5双大腿21双小腿13双足7)
46-(12-年龄)
(2)手掌法:以患者本人五指并拢的1个手掌面积约为1%计算。
6.基础代谢率计算:基础代谢率(BMR)=脉压+脉率-。
7.老年人运动后心率计算:最宜心率(次/分)=-年龄,身体健壮的老年人可采用运动后最高心率(次/分)=-年龄。
8.气管插管型号的选择:2岁小儿气管插管内径(mm)=[年龄(岁)/4]+4。
9.烧伤患者静脉输液的计算:补液量
第一个24小时
体重(kg)×烧伤面积(%)×1.5ml(小儿1.8ml,婴儿2ml)+ml(日需量)
首个8小时内输入上述总量的1/2,其余在而后的16小时内输完
第二个24小时
第一个24小时计算量×1/2(ml)+ml
液体安排
晶体溶液:胶体溶液=2:1
特重度烧伤为1:1;晶体液首选平衡盐液,胶体液首选血浆
补液原则
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胶,晶液体交替输入
10.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及测量方法:体重
出生:3kg;3个月:6kg(2倍);1周岁:9kg(3倍);2周岁:12kg(4倍)
1~6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7(kg)
7~12个月:体重(kg)=6(kg)+月龄×0.25(kg)
2~12岁:体重(kg)=年龄×2+8(kg)
身长(高)
出生时:50cm;1周岁:75cm;2周岁:85cm
2~12岁:身长(cm)=年龄(岁)×7+75(cm)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