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CD爸妈”(ID:cdbama)
你有被孩子气到五雷轰顶,按捺不住脾气大吼一声的时候吗?
你有吼完孩子既难过自责,又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好的时候吗?
有一位妈妈在后台留言问:
为什么我明明吼了孩子,她却好像丝毫不记仇、也丝毫不在意我因为什么在吼她,反而只是倔强的找我求抱抱?
据她所说,事情是这样的:
早晨我给孩子做早饭的时候,一不注意,她就打翻了牛奶杯,打翻的牛奶、碎了的玻璃遍地都是。
我赶紧要收拾,她偏要跟着掺合,我还得担心她扎到,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吼她“离这远点,一边去”。
孩子瞪大了眼睛,开始嚎啕大哭,止不住的掉金豆豆,边哭边挪着小碎步,朝我伸手,倔强的说“抱抱我,你抱抱我”!
我心说,你这一堆烂摊子等我收拾、你还一个劲儿掺合捣乱,我不接着吼你就不错了,我还抱抱你?
如果我就坚持不抱她,她就能哭得背过气儿去。
但如果我抱了她,她就能完全没心没肺没事儿人一样,仿佛刚才我吼的不是她……
一、为啥孩子被吼后反而会求抱抱事实上,孩子并不是没心没肺,他们是最敏感不过的了,你每一次的情绪改变,他们都能清晰的感知到。
既然不是没心没肺,那孩子究竟为啥求抱抱呢?
1、求抱抱实际上是在寻求安全感从孩子出生开始,爸妈无疑就是他们最信任和依赖的人,这种信任和依赖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呢?答案之一就是:求抱抱。
在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中,从出生到2岁的阶段正是儿童建立基本信任感的关键期。
在这个阶段,孩子犯错了,会讨好;被吼了,会恐慌.
当他们缺乏安全感的时候,潜意识里就会调整自己去靠近爸妈,以缓和关系。
求抱抱,就是孩子寻求安全感的方式之一。
孩子其实很是敏感的,当被吼后,孩子能快速感知到爸妈的情绪和行为变化。
这在著名的中早已表明:
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项妈妈情绪对宝宝影响的“静止脸实验”(stillfaceexperiment),恰巧能说明这一点:
●妈妈先是和宝宝热情的进行互动和交流,在这期间,宝宝也会给予妈妈反馈;
●之后妈妈突然转变态度,脸色严肃,对宝宝的任何动作表情都不作反应;
●面对这样的情形,宝宝先是不停的和妈妈“交流”,在始终得不到妈妈的回应后,开始崩溃大哭;
●此时,妈妈赶紧回应宝宝,宝宝的情绪很快就平稳下来。
你看,孩子看到一丁点的异常,就会害怕爸妈离开自己。
这个时候唯有抱抱,能让孩子确定自己依然被爱,依然安全,在爸妈的怀抱里,孩子更有安全感。
2、他想要通过拥抱稳定自己的情绪,获得安慰我常说,对于低幼的小孩子来说,你说一百句,“妈妈爱你”,都抵不上一个拥抱!
做爸妈的,可能多少都有嫌弃孩子哭闹的时候,CC小些时候,我还是个新手妈妈的时候,也走过弯路。
尤其是当孩子是因为不听话引发的哭闹。
比如我不让她扔遥控器、不许她抠我眼镜,每次我制止、她反抗、僵持不下的时候,她都会大哭,倔强的让我抱抱她。
而我则执着于纠正她的错误,满脑子剑拔弩张想着怎么继续战斗,她突然让我抱抱。
我就认为自己抱了,就是妥协了,输了。
如果我这时候去安慰、拥抱孩子,那他们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吗?今后会不会变本加厉,更不容易立规矩了?
后来翻阅了很多资料我才知道,其实被拒绝、被批评、被吼叫之后的孩子,他的情绪也是极不稳定的,正在经历一个巨大的波动。
而此时的求抱抱,其实就是想要通过和你的肢体接触,来稳定情绪、获得安慰。
只有在情绪稳定的情况下,孩子的理智脑在线,她才听得进去你的“教育”。
而他求抱抱,也是希望通过父母的关爱,让自己情绪变稳定。
孩子是特别单纯的生物,通过肢体接触进行的情感表达对娃来说,超级受用。
二、面对孩子的“求抱抱”,我们该作何反应呢?我不是没有吼孩子的时候,DD也不是没有哭着求抱抱的时候。
我是怎么做的呢?
希望以下这些建议,能够帮助迷茫中的你。
第一步,对孩子的情绪做出及时的反应简单来说,就是他想让你抱,那就抱抱他吧~
诚如大家所说,孩子应该是这世界上你唯一骂不走的人了吧,所以不要吝啬你的爱,一句“过来,妈妈抱抱”,起到的效果是显著的。
前边咱们也提到了,拥抱是最能安抚他情绪、使他获得安全感的方式。
而所谓的“会惯坏他”“会不利于立规矩”,其实都是空谈。
DD朝我“求抱抱”时,我几乎从不拒绝他,因为我知道,且能感受到,在我把他抱进怀里时,孩子的种种情绪,想念、委屈、无助……尽可第一时间得到安慰。
像这样对孩子的情绪做出及时的反应,他们才会由衷地感觉到安全。
第二步,抱完之后,我们可以这么做没有人能时刻控制住自己的脾气,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快弥补之前的吼骂。
因为,及时止损,也是每个妈妈需要学习的事情。
什么时候止损最合适,当然是在暖心的抱抱之后——
凡是事出有因,“因材施教”才是正道。
在我看来,爸妈吼骂孩子大概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孩子有错在先,另一种是孩子没错但被爸妈的情绪所迁怒。
首先,孩子有错在先的情况。
我有一位朋友,是职场妈妈,最近刚听她倾诉过她家娃的“小作精”事迹:
朋友周末带孩子去奶奶家吃饭,饭桌上一会儿也不老实,奶奶给加个菜,明明平时也挺爱吃,硬是躲着不吃,说也不管用。
结果,一扭身把碗筷碰下了桌,碎了一地。
气得我朋友吼了他一顿。孩子也是,一时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小心翼翼瞅她。
朋友当时其实也觉得自己做得欠妥当了,但她接下来的做法其实很值得我们学习。
她看着孩子可怜兮兮的小脸,先抱了抱他,然后说,
“妈妈爱你,不该吼你,向你道歉,但不喜欢你刚刚的行为,我们一起改正好不好?”
孩子的行为触及到规则的底线,让她生气之下失控吼了孩子,但事后却也放下了身段,跟娃解释了自己行为的缘由。
其次,孩子没错但被爸妈的情绪所迁怒的情况。
前几天,我正一边赶稿,一边跟出版社沟通,忙的晕头转向,就听阳台“哐哐”两声,过去一看,原来是DD想要拿茶几上的水果,结果一不小心,连果盘带水果全都扯到地下了。
看到这个情景,我火“腾”一下就上头了,忍不住吼了他两句!
但是吼完立刻就后悔了,2岁半的小娃,本来就是喜欢动手、四处探索的时候,弄得到处都是很正常。
而我之所以情绪失控,大部分原因还是自己正处于忙乱之中,而不是DD的行为本身。
想到我朋友的经历,我更是替娃感到委屈,这次我竟然因为自己情绪不好而迁怒了孩子。
于是,我赶紧放下手头上的工作,及时和娃道歉,告诉他:“今天妈妈不该凶你,是妈妈做的不对,你能原谅妈妈吗?”
知错就改的,不只有好孩子,还有好妈妈。我们没有办法做完美的妈妈,但至少愿意做敢于承认错误的妈妈,及时止损。
拜妈说日常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吼孩子的情况,大到上了幼儿园的小朋友,小到几个月的宝宝。
不要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疲于家庭或工作,我们难免有情绪失控的时候。
也不要过度紧张和自责,心怀愧疚很容易对宝宝毫无底线,反而容易养成不好的行为习惯。
我们可以按照上述的方法,先快速调节好自己的情绪,然后去安慰受到批评的孩子。
为人父母,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的孩子,也在默默地爱着我们。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要好好表达爱,让所有孩子都能被温柔以待。
CD爸妈:“中国父母学习计划”推行者,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医院医生;C妈-报社育儿主编,《家长好脾气才有好教育》作者。养育CCDD两姐弟,公益普及婴幼儿喂养、睡眠、疾病、心理知识,让更多父母加入科学养育的大队伍,一起少走弯路,一起做“中国好父母”!
想看往期精彩文章,戳下面标题:3岁女童感染新冠离世,医生提醒:孩子感染后的症状可能更隐匿,父母一定要注意突然自燃,4岁女童严重烧伤,几乎每个孩子都有的“小东西”隐藏着大大的隐患孩子有这5种表现,就离近视不远了,快看看你家孩子有没有?密密麻麻,多颗胆结石!父母千万别给孩子这样吃鸡蛋警惕!不发烧、不咳嗽也可能是肺炎,这种“静悄悄”的肺炎更可怕!所有家长注意亲爱的宝爸宝妈们:给我们加颗小星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