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撞伤(坠床、跌倒、高处坠落)
就地观察5分钟,不要移动孩子、摇晃孩子,观察孩子是否有意识改变,是否有流血、骨折。
一般情况下,如果孩子没有太大损伤,孩子意识是清晰的,可能会因为害怕、疼痛、撒娇等哭一会,之后就和以往一样,该吃吃,该玩玩,就不用太担心了。
但还应该观察孩子48小时,因为有些颅内出血出现的时间较慢。如果孩子出现萎靡,头痛,走路不稳,口齿不清等情况,医院。
如果孩子出现发呆、恶心、口齿不清、头痛等表现,即使几分钟后就恢复正常,医院检查,可能提示脑震荡。
如果孩子头部撞伤后出现意识反常,例如目光呆滞、呼叫不醒、全身松软,提示孩子脑部损伤较重,立即拨打。
如果发现孩子头部流血的话,要立即按压出血点进行按压止血。
如果孩子头部或者脖子摔在硬物上,孩子不能转头,考虑有颈椎损伤,不要移动、摇晃孩子,避免加重颈椎损伤,可以等医务人员到场后处理。
家长最好要掌握的急救措施:心肺复苏。
二、溺水
孩子呼叫不应,没有呼吸的时候,立即给孩子进行5次人工呼吸,再进行心肺复苏。
三、异物梗住呼吸道
如果孩子还能咳嗽,家长要鼓励孩子咳嗽,通过咳嗽的力量将异物咳出来;
如果孩子不能咳嗽了,家长帮忙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具体方法为:
对于1岁以上的儿童,家长跪蹲在孩子的身后,双手环抱孩子,一手握拳,虎口贴在孩子剑突下,肚脐之上的腹部中央位置,另外一手握住该手手腕,然后突然用力收紧双臂,使握拳的虎口向患者腹部内上方猛烈回收。该方法使用膈肌上升的力量挤压肺及支气管,从而将异物从气管内冲出。如果异物没有冲出,家长要立即放松手臂,然后重复该动作,直到异物被排出。如下图所示:
对于1岁内的婴儿,先在孩子后背肩胛骨之间用力向下冲击性的拍5下,如果异物没有冲出,将孩子翻过来,在心脏按压的位置(双乳连线之间的胸骨中央部位)按压5次,每秒1次,按压深度为4cm(这需要家长用力)如果异物没有冲出,反复以上步骤,以上两个动作可最多重复5次。如下图所示:
四、烫烧伤
先看学习烫烧伤的分度:Ⅰ度仅为表皮损伤,表现为皮肤红,有灼痛感,(晒伤也属于Ⅰ度损伤)。Ⅱ度损伤及真皮,表现为皮肤上有水泡,疼痛更加明显。Ⅲ度伤及皮肤全层甚至皮下的脂肪、肌肉,表面发白或发黑(碳化了),Ⅲ度是永久性组织损伤。
推荐:
如果孩子是Ⅰ度烫烧伤,或者是Ⅱ度烫烧伤,10岁内的孩子烫烧伤面积小于体表面积的5%,大于10岁的孩子,烫烧伤面积小于体表面积的10%;或者是Ⅲ度烫烧伤,面积小于2%,并且没有其他问题。需要采用冲、脱、泡、盖、送的方法进行紧急处理。(注:孩子一个手掌的面积占体表面积的1.25%,按照1%计算即可。)
冲、脱、泡:目的是降温、止痛。使用冷水(自来水就行)对创面进行淋洗,不要使用冰块。之后将患处泡在冷水中,直到没有疼痛或者疼痛明显减轻为止,冲泡时间上至少15分钟(国内也有推荐冲泡至少30分钟的)。
盖、送:等孩子不那么痛了,尽量使用干净的纱布松松的盖在伤处,防止污染,医院诊治。
注意:千万不要给伤处涂抹牙膏,酱油,蜂蜜,蛋清,锅灰等任何物品。伤处有水泡的时候,不要把水泡刺破并把液体放出,切记!
如果孩子的烫烧伤程度或范围超过上面的标准,医院或拨打。
五、误服药物、毒物
如果孩子误服少量药物,但状态挺好,可能问题不大,医院,把药品盒子或说明书一同带上。
如果误服药品过多或毒物,孩子出现意识不清、谵妄、嗜睡、呼吸困难,抽搐等,医院。家长要做到:①把孩子嘴里把残留的毒物抠出来;②把孩子误食的药品或毒物的瓶子、说明书、医院去;③如果孩子衣物服上沾染了毒物,把衣服、鞋子脱掉,避免从皮肤再次摄入毒物;④如果孩子误服强酸/强碱性毒物,不要给孩子催吐。
儿童健康护助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