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无菌术
1.橡胶类物品灭菌
高压蒸气灭菌法
化学气体灭菌法
煮沸法
2.玻璃类物品灭菌:
高压蒸气灭菌法
煮沸法
干热灭菌法
3.消毒剂:就(酒精)自己(氯己定)笨(苯扎溴铵)
药物浸泡时酒精每周校对1次,灭菌后可保存2周
★手术室管理遵循(D/W/M)原则
Day:每天清洁消毒一次
Week:每周彻底清扫一次
Month:每月细菌培养一次
★气性坏疽、破伤风感染者术后(手术室)
40%甲醛+高锰酸钾熏蒸
★肝炎、开放结核、铜绿假单胞菌(手术器械)
有效氯浸泡60min
第二章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1.脱水类型及酸碱失衡
等渗/低渗→代酸、代碱中毒
高渗→代酸(高渗性脱水血清Na+>mmol/L)
尿比重升高:高渗等渗
腱反射亢进:高渗性脱水代碱低钙
肌无力/腱反射减退:高钾低钾
低钾→窦速(室早)心律失常U波
高钾→窦缓室颤/心脏骤停
2.不同脱水类型及酸碱失衡补液原则
低渗性脱水:高渗盐水
等渗性脱水:平衡盐(1:2NaHCO3+NaCl)/林格氏液
高渗性脱水:5%葡萄糖/0.45%NaCl
丧失胃液→低钾低氯性碱中毒:生理盐水/5%葡萄糖盐+KCl溶液
异常损失量=异常丢失量Xml葡萄糖盐
生理需要量=ml5%葡萄糖盐+0ml10%葡萄糖
3.低镁血症
高钾血症时,可补钙缓解钾对心肌的毒性
高镁血症时,可补钙对抗镁对心脏和肌肉的抑制
4.急性肾衰竭(三高三低)
三高:高钾血症,高镁血症,高磷血症
三低:低钠血症,低氯血症,低钙血症
第三章输血
1.红细胞制品的选择
浓缩红细胞:急性失血慢性贫血心功能不全
洗涤红细胞:对白细胞凝集素有发热反应,肝肾功不全,不能耐受库存血中之高钾者,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PNH
去白细胞的红细胞:反复输血,骨髓移植
辐射红细胞: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
新鲜冰冻血浆(FFP):FⅧ因子和FⅤ因子
冷沉淀:纤维蛋白原、FⅧ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因子)主要用于血友病甲、先天或获得性纤维蛋白缺乏症
2.保质期
①棉签拆开四小时(4h)
②碘酊打开后1周(7天)
③高压蒸汽灭菌2周(14天)
④抗凝血保存3周,加了腺苷5周
⑤环氧乙烷半年(6个月)
总结:一二三周碘蒸凝,环球旅行6个月
第四章休克
1.败血症休克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绞窄性肠梗阻
重症胰腺炎
继发性腹膜炎
2.尿量
尿量<25ml/h比重增加者表明仍存在肾血管收缩和供血量不足
血压正常尿量少、比重低,提示有急性肾衰竭
尿量>30ml/h以上时,则休克已纠正
3.微循环(占总循环量20%)
迂回通路:
微A→后微A→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网(无平滑肌细胞)→微V
20%交替开放物质交换
直捷通路:
微A→后微A→通血毛细血管→微v
经常开放血液回心
动静脉短路:微A→微v
经常关闭体温调节
4.休克
G+菌:外毒素,白细胞增高
G-菌:内毒素,三低(低体温,低白细胞,低血压)
烧伤1-2天→体液渗出期→低血容量休克
烧伤3-10天→急性感染期→感染性休克
对比记忆:
G-感染性休克:低体温、低白细胞、低血压
死亡三联症:凝血功能障碍、低体温、酸中毒
第五章麻醉
1.全麻分类
①吸入麻醉药:
地氟烷(心地善良):适合心脏手术,麻醉维持
七氟烷:麻醉诱导和维持
异氟醚(压抑):控制性降压
氧化亚氮(笑气):肠梗阻禁用
②静脉麻醉药:(静脉麻醉药,肌松药,镇痛药)
依托咪酯(衣脱→??心动):年老体弱、冠心病(肌松药维库溴铵也是用于冠心病,维护心脏)
丙泊芬/异丙酚:呼吸、循环明显抑制(成人)
琥珀胆碱,氯氨酮(氯—绿—青):青光眼禁忌,有镇痛作用
2.麻醉理化性质与药物性能
油/气分配系数越高,麻醉强度越大,MAC则越小
吸入麻醉药的可控性与其血/气分配系数相关,血/气分配系数越低者,在肺泡、血液和脑组织中的分压达到平衡状态的时间越短,因而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浓度越容易控制
3.麻醉前准备
血压控制/mmHg以下
服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建议手术当天停药
合并糖尿病者,择期手术前应控制空腹血糖不高于8.3mmol/L,尿糖低于(++)尿酮体(-)
吸烟者停止吸烟2周
4.麻醉中的注意事项
全麻时导管插入气管内的深度为4—5cm,导管尖端至中切牙为18—22cm
5.局麻药的药理
①局麻药的分类
酯类麻醉药:普鲁卡因、丁卡因
酰胺类麻醉药: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罗哌卡因
酯类局麻药→血浆假性胆碱酯酶水解
酰胺类局麻药→肝内被线粒体酶水解
②局麻药的理化性质和麻醉效能
起效时间/弥散性能:解离常数
麻醉效能:脂溶性
作用时间:蛋白结合率
解离常数越大→非离子部分越小→起效时间越长
解离常数越大→非离子部分越小→弥散性能越差
脂溶性越高→麻醉效能越强
蛋白结合率越高→作用时间越长
?★弥散性能:利多>布比>丁卡因>普鲁卡因
?★作用时间:布比>丁卡因>利多>普鲁卡因
?★毒性作用:普鲁卡因最弱,丁卡因最强
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分娩镇痛(布洛芬)
布比卡因有心脏毒性,罗哌卡因是分娩的首选
★一次限量:
普鲁卡因:0mg
丁卡因:表面麻醉40mg神经阻滞80mg
利多卡因:表面麻醉mg神经阻滞mg
布比卡因、罗哌卡因mg
6.麻醉的分类(广义的局麻包括椎管内麻醉)
(1)局部麻醉:
表面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
区域阻滞
神经阻滞
神经阻滞时的麻醉部位:
锁骨上径路:干
肌间沟径路:根
腋径路:支
锁骨上径路:膈神经麻痹喉返神经麻痹霍纳综合征气胸(最常见)
肌间沟径路:膈神经麻痹喉返神经麻痹霍纳综合征全脊髓麻痹(最严重)
颈丛阻滞:膈神经麻痹喉返神经麻痹霍纳综合征药液误入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间隙
臂丛神经(C5-T1的前支)
(2)椎管内麻醉
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鞍区麻醉
②硬膜外阻滞麻醉:骶管阻滞(硬脊膜囊,终止于S2水平→骶管麻醉时不超过S2)
记忆技巧:骶管-硬膜外,鞍区-腰麻(抵外必先安内)
药物的作用部位:
a.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时,局麻药直接作用于脊神经根和脊髓表面。
b.硬膜外阻滞时局麻药作用的途径可能有:
①通过蛛网膜绒毛进入根部蛛网膜下隙,作用于脊神经根
②药液渗出椎间孔,在椎旁阻滞脊神经
③直接透过硬脊膜和蛛网膜进入蛛网膜下隙
病人仰卧位时C3和L3位置最高;T5和S4最低
神经纤维被阻滞的顺序
自主神经(C类纤维传导的痛觉及交感神经)
↓
感觉神经(Aδ传导的温痛觉、Aβ传导的触压觉)
↓
运动神经(Aα纤维传导的躯体运动)
↓
本体感觉(Aα纤维传导的)
交感神经最先被阻滞,且阻滞平面一般比感觉神经高2~4个节段;运动神经最迟被阻滞,其平面比感觉神经要低1~4个节段
(3)腰麻的禁忌证:
①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脑脊膜炎、脊髓前角灰白质炎、颅内压增高
②凝血功能障碍
③休克
④穿刺部位有皮肤感染
⑤脓毒症
⑥脊柱外伤或结核
⑦急性心力衰竭或冠心病发作
(4)麻醉平面的调节
蛛网膜下隙:剂量(最重要)、体位、间隙、速度
硬膜外:间隙(最重要)、容积、导管方向、方式
第六章围术期处理
1.术后体位
①颈、胸手术后→高半坐位卧位
②腹部手术→低半坐位卧式或斜坡卧位
③脊柱或臀部手术→俯卧或仰卧位
④肥胖病人→侧卧位,有利于呼吸和静脉回流
⑤颅脑手术后如无休克或昏迷,取15~30°头高脚低斜坡位
⑥腹腔内有污染→尽早改为半坐位或头高脚低位,以便体位引流
⑦休克→下肢抬高15~20°头部和躯干抬高20~30°
2.术后发热-5个“w”
Wind-----(术后1-2天)肺部因素如肺炎、吸入性肺炎、肺栓塞、肺不张
Water----(术后3-5天)尿路感染
Walking--(术后4-6天)化脓性/非化脓静脉炎
Wound---(术后5-7天)手术部位感染
Wonderdrug-(术后7天以上)吻合口瘘、药物热,深静脉置管引起的感染
3.拆线时间
乳胶管1~2天
头面颈4~5天
下腹会阴6~7天
上腹部、臀部、背部、胸部7~9天
四肢手术10~12天
减张缝线+T管~14天
4.清创缝合时间
一般性开放性损伤缝合时限:6-8h
胃、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出血,先观察6-8h
烧伤渗出最快时间段:6-8h
头面部伤口为减少瘢痕,清创缝合可延长到8-12h
头部损伤,可延长到24h
第七章肠外营养
1.能量代谢的计算
基础能量消耗BEE25-30kcal/kg
择期手术加10%
严重创伤、多发性骨折、感染加20-30%
大面积烧伤加50-%
2.肠外营养指征
肠外:重症胰腺炎,短肠综合征,高位小肠瘘,溃疡性结肠炎长期腹泻,癌并严重呕吐,结肠内瘘
肠内:幽门梗阻,胆囊瘘,结肠外瘘,甲亢后饮水呛咳
3.肠外营养的能量补给
每日供氮量:0.2-0.24g/kg
氮热比:1:-
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1:2
糖:3~3.5g/(kg·d)
氨基酸:1.2~2.0g/(kg·d)
脂肪:0.7~1.3g/(kg·d)
肾脏病少给蛋白,不限制葡萄糖、脂肪乳剂的用量
糖尿病少给糖,可增加脂肪乳剂的用量
第八章外科感染
1.常见感染的致病菌
①溶血性链球菌→
a.皮下蜂窝织炎
b.丹毒
c.急性淋巴管炎or淋巴结炎
d.继发性腹膜炎
②肺炎链球菌→脾切除后凶险性感染(儿童多见)
2.病变部位和临床表现不在同一部位
病变部位临床表现疾病
肾膀胱刺激征肾结核
手掌手背掌中间隙感染
髋关节膝关节儿童髋关节结核
输尿管肾绞痛输尿管结石
胰腺难治性溃疡,腹泻胃泌素瘤
??动脉供血障碍的疾病→下垂患肢有利于动脉供血(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静脉、淋巴道回流障碍的疾病→抬高患肢有利于促进回流、消肿(如脓性指头炎DVT)
3.手部感染
①掌中间隙感染是中指、环指"腱鞘炎"引起
②拇指小指途径:小指→尺侧滑液囊→桡侧滑液囊→拇指
③示指途径:示指→腱鞘→鱼际间隙
④中指环指途径:中指→掌中间隙→环指
记忆技巧:非常6+1的手势→6是拇指小指途径,1是示指途径
4.外科感染的切开原则
不需要切开:寒性脓肿、丹毒
形成脓肿切开:蜂窝织炎,痈,甲沟炎
早期切开:下颌蜂窝织炎,破伤风,气性坏疽,化脓性腱鞘炎
掌深间隙感染严禁手背切开
脓性指头炎:远端不超过甲沟1/2,近端不过指节横纹~禁鱼口状切开
桡侧尺侧滑囊炎:近段距离腕横纹1.5cm,防损伤正中神经
掌中间隙感染:远端不超过掌远侧横纹,防损伤掌浅弓
5.脓毒症的概念鉴别
菌血症:只有菌
毒血症:只有毒素
败血症:细菌+毒素
脓毒血症:化脓菌+化脓灶
第九章烧伤
1.烧伤深度的判定
Ⅰ°烧伤:表皮浅层+生发层正常
浅Ⅱ°烧伤:表皮生发层+真皮乳头层
皮温升高、大水疱;1~2周内愈合创面红润
深Ⅱ°烧伤:真皮乳头层以下,残留部分网状层
皮温降低、小水疱;3~4周瘢痕愈合创面红白相间
Ⅲ°烧伤:皮下组织,可深达肌肉骨骼
2.烧伤严重程度分度
轻度烧伤:II度面积10%
中度烧伤:II度面积11%~30%或III度烧伤10%
重度烧伤:II度面积31%~50%或III度面积11%~20%或总烧伤面积31%~50%
特重烧伤:II度面积50%或II度面积20%或总烧伤面积50%
3.烧伤面积的计算
、(发部面部颈部)
、(双手双前臂双上臂)
、(躯干前躯干后会阴)
臀5足7小腿13大腿21(成年女性臀6足6)
儿童:头面部9+(12-年龄);双下肢46-(12-年龄)
4.烧伤的补液治疗
①烧伤后及时补液者
第一天:(1.5×烧伤面积×体重)+基础
第二天:(上述括号内一半)+基础
输液方法:
第一天先快后慢:前8h一半,后16h补另一半
第二天24h内均匀输入
晶胶比1:0.5(广泛深度伤和小儿烧伤则1:1)
②烧伤后延迟补液者(入院时已明显休克)
第一天:(1.3×2×烧伤面积×体重)+基础
第二天:(0.5×2×烧伤面积×体重)+基础
输液方法:
第一天先快后慢:前8h一半,后16h补另一半
第二天24h内均匀输入
晶胶比1:1
5.植皮术
①游离皮片
中厚——手背、关节
全厚——手掌、足底、面颈部
②皮瓣移植:神经、肌腱、骨关节外露
游离皮瓣——修复邻近或较远处的组织缺损
带蒂皮瓣——严重毁损性烧伤软组织严重缺损创面,无法用局部带蒂皮瓣修复
第十章肿瘤
1.首选化疗的肿瘤→记忆为“大伯培养小林到高中”
大:大细胞淋巴瘤
伯:Burkitt淋巴瘤
培:胚胎性横纹肌肉瘤
养:恶性滋养细胞瘤
小:小细胞肺癌
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高:睾丸精原细胞瘤
中: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2.首选放疗的肿瘤→圣母多灵性
圣母:肾母细胞瘤
多:多发性骨髓瘤
林:淋巴造血系统肿瘤
性:性腺肿瘤
3.常见体表肿瘤
①皮肤乳头状瘤
乳头状疣→非真性肿瘤不恶变
老年性色素疣→有可能癌变
②基底细胞癌与黑色素瘤
基底细胞癌→发展缓慢、恶性程度低、治愈率高
黑色素瘤→发展迅速、高度恶性肿瘤晚期卡介苗
③体表非真性肿瘤
乳头状疣
带状纤维瘤
皮脂腺囊肿(粉瘤,脂瘤)
腱鞘或滑液囊肿
④痣
皮内痣:表皮下,真皮层
交界痣:基底细胞层(易恶变)
混合痔:皮内痣+交界痣
4.临床常用化疗药物有:
细胞毒素类:烷化剂(卡莫司汀、卡氮芥、洛莫司汀、环磷酰胺)
抗代谢类:去氧氟鸟苷、氟铁龙、5-氟尿嘧啶
抗生素类:放线菌素D、多柔比星、丝裂霉素
生物碱类:三尖杉酯碱、紫杉醇、长春新碱
激素类:氨鲁米特、甲他孕酮、他莫昔芬
5.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
①G1期:门冬酰胺酶、肾上腺皮质类固醇
②S期:阿糖胞苷、5-氟尿嘧啶、甲氨蝶呤、羟基脲、6-硫代鸟嘌呤
③G2期:博来霉素、平阳霉素
④M期:长春新碱、紫杉醇
第十一章移植
1.超急性排斥反应(III型超敏反应):受者血液循环中已有供体特异性HLA抗体存在或ABO血型不合
①超急性排斥反应时间:移植后数分钟至数小时
②病理:小动脉壁纤维素样坏死+急性小动脉炎
2.急性排斥反应(最常见)
①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间:未经治疗者此反应可发生在移植后数天内;经免疫抑制治疗者,可在数月或数年后突然发生
②病理特点:
细胞免疫为主,主要表现为间质内单个核细胞浸润
体液免疫为主,以血管炎为特征
细胞免疫(IV型超敏反应);体液免疫(II型超敏反应)
3.慢性排斥反应:血管内膜纤维化,引起管腔狭窄
免疫抑制剂无效
先记下这些病例分析题很有用!
1.甲状腺手术:右侧喉返神经更容易损伤
2.腹股沟斜疝:右侧多见
3.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orDVT:左侧多见
4.精索静脉曲张:左侧多见
5.肩周炎:左侧多见
6.发育型髋关节脱位:左侧多见
Alenx不用赞赏,点个在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