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以来,我们每个家庭使用热水、热水袋、电热毯、电热风扇等供暖设备的频率增多,帮助了我们抵御寒气,但也无形中增加了不少安全隐患,尤其是孩子和老人,使用时,务必多加注意。
大家都知道,纯水是不导电的,但平时的生活中用水不是纯水,它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当电压达到一定伏度,水就变成了导体。热水袋在加工过程中为了提高自身的储热功能,往往会加入诸多可溶性物质,使得此溶液的导电性相比生活用水增强数百倍。因此,家庭里使用到热水袋等供暖设备的时候,家长要检查下是否存在漏电情况,使用时务必要断开电源。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都会发现,儿童的好奇心往往比成年人强烈数倍,也因此,他们往往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模仿长辈拧热水壶,稍有不慎就会被烫伤。
而且,儿童皮肤娇嫩,其体表面积与体重的比例相对大于成人,更应加强防护,使用药物时浓度不宜过高,使用面积不宜过大,以免刺激正常皮肤的药物引起皮炎、湿疹或糜烂,甚至败血症,增加伤口治疗的难度。
如若小儿不慎被烫伤,作为监护人,应在小儿烧伤后处理好五大步骤——
1、用流动的冷水冲洗伤面
小儿发生烧烫伤后,先立即脱离热源,用流动的冷水冲洗伤面,降低伤面温度,减轻高温进一步渗透所造成附近组织损伤加重。
2、边冲凉水边脱去或剪去烫伤部位的衣物
如果小儿被开水烫伤,衣服上仍然有较高的水温,应帮助小儿边用凉水冲洗伤面边脱去或剪去烫伤部分的衣物,脱离热源,是避免进一步烫伤的关键一步,也是大部分人都易忽视的。
3、泡冷水持续降温
脱下衣服后继续把伤口泡在冷水中,持续降低伤面温度。如果出现小水泡,注意不要弄破,此刻应立即就医。
4、包裹烫伤面
被烫伤的皮肤组织出现坏死情况,送医院之前务必要用干净的毛巾或无菌纱布包裹伤面,切忌滥涂抹“药膏”。
5、及时就医
儿童皮肤比较薄,皮肤体温调节能力相比成年人弱,烫伤的皮表会因为热力渗透,损伤深层软组织,形成二次灼伤,此刻家长应立即送医就诊。
专家提醒,热水袋的温度虽然不是很高(一般在50-60℃),长时间热敷同一块皮肤,热力慢慢渗透进软组织,极易出现低热烫伤,造成深层组织的坏死,严重时可损伤骨质。
-THENED-
文字/内儿科
图片/网络
编辑/院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