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健康是每一位家长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为了确保孩子身心健康,家长对儿童身体和心理健康要有足够的了解。那么,应该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哪些爸妈需要学会的急救常识呢?儿童健康有哪些注意事项呢?我们总结了一些幼儿保健常识供家长们参考。
01
CAUTION!
儿童健康的保健知识
儿童保健的主要内容就是要让孩子身体、心理都健康成长,实现全面发展。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合理安排日常活动
孩子需要有一套完整合理的生活制度,饮食的安排也要有规律,此外要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2.预防疾病和意外伤害的发生
日常加强健康护理,做好疾病防护,同时要加强安全教育,避免孩子出现意外伤害。
3.注意观察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
家长需要积极配合幼儿园,正确教育自己的孩子。给孩子制定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帮扩吃饭、学习、锻炼;注意保护孩子的视力和牙齿;纠正孩子不正确的坐姿、站姿、走路的姿势等;要保证孩子,每天吸收足够的营养,睡眠时间充足;预防孩子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
02
CAUTION!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一、潜质
儿童心理健康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我国的心理学家经过研究,结合孩子的特点,认为心理健康的孩子需要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潜质。
1.智力发育正常
孩子的智力发育水平需要符合该年龄段的特征,是心理健康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如果智力发育正常,那么孩子在进行自己有能力完成的工作时能够保持注意力集中,并且记忆能力正常。而且他们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尤其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有探知欲。
2.情绪保持稳定
小朋友心理是否健康可以从其情绪表现发现。尽管健康的孩子也会有消极的情绪,但是延续时间不会太长。他们能够控制和合理地表现自己的情绪,情绪起伏小相对平稳。总体上来讲孩子积极乐观。
3.和同龄人友好共处
和同龄人和谐共处,有同情心,没有明显的嫉妒、孤僻、欺负他人行为,能够在集体中相处愉快,乐意为集体付出。
4.诚实守信
实话实说,行为举止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例如不偷拿、不故意损坏别人的东西,勇于承认错误,做错事不会隐瞒。
5.自尊自信
受到赞美会高兴,受到批评会羞愧,做事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喜爱,不愿意做被人责骂的事,做事大方不畏缩。
6.有独立思想
一岁以上的孩子对穿衣有要求,三岁以上的孩子希望可以帮家长做事,并且在意自己的形象。
二、做法
为了开发、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父母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为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但是不过分溺爱、关心孩子。
2.尽量多让孩子和同龄人在一起玩耍。注意不要在孩子的玩伴面前嘲笑或者责骂孩子。
3.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形成良好的榜样。在小朋友面前切勿喜怒无常,甚至使用吓唬、贿赂手段。
4.不要强迫孩子做超出能力范围的事,不要太苛责孩子,同时也不要过于夸赞孩子。
5.要懂得换位思考,帮助孩子分析目前的处境并教会他如何解决问题。
03
CAUTION!
儿童健康的急救常识
当孩子遭遇意外伤害时,家长会医院。事实上,现场进行的急救措施对成功抢救是很有帮
助。
1.溺水
需要马上将孩子救上岸,让孩子俯卧在家长的躯干上,孩子的头和脚自然下垂,并不时地抖动一下,孩子体内的水就会流出来。注意清除孩子嘴里的异物,保证孩子能够自然呼吸。如果孩子已经没有了心跳,需要对孩子进行紧急心肺复苏,同时拨打急医院治疗。
2.烧伤、烫伤
首先需要用冷水冲洗孩子受伤的地方,不低于5分钟,给伤口降温,减少伤害程度。然后用干净的纱布或者布条包住孩子的伤口,医院治疗。家长不要擅自给孩子涂抹药膏或者戳破孩子的水疱。
3.触电
要快速脱离电源,如能切断最好,或者借助绝缘物体等挑开电线,比如木棒,亦或让触电的孩子远离电源,医院治疗。
4.鼻出血
用大拇指、食指用力按住孩子鼻翼的根部,时间在5到10min。让孩子张开嘴巴呼吸,吐出口中的秽物,防止血液进入孩子的胃部。可以用冷毛巾或者冰袋敷在孩子的额头,帮助孩子止血。
5.误吸
如果孩子不小心将果核、小玩具之类的物品吸入到呼吸道中,出现呼吸不顺畅、面色青紫的症状,家长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先在椅子上坐好,让孩子背对着家长在其腿上躺好,孩子的头部和前胸保持下垂。其中一只手固定好小朋友,另外一只手按照一定的节奏拍打孩子的背部,最好是孩子的肩胛骨之间的地方,使吸入物品够顺利被咳出。
6.宠物咬伤
首先控制住宠物,不要让它再伤害人。然后用大量清水洗净孩子的伤口处,直至无宠物唾液残余,然后用干净无毒的纱布将伤口包好,尽快带孩子就医。只要孩子的皮肤出现伤口,医院,让其注射狂犬疫苗。
7.食物或药物中毒
中毒的原因、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家长唯一可以做的是带上导致孩子中毒的医院进行治疗。
8.一氧化碳中毒
首先关闭出气口,将孩子移到空气流通性好的地方,注意给孩子保暖。给孩子吸氧尤为重要,因此家长需要尽快带孩子就医。如果孩子心跳和呼吸已经停止,需要给孩子做心肺复苏。
04
CAUTION!
儿童用药误区
药用于疗疾病,但倘若服用不当也可引发疾病。对于还在生长发育的孩子来说,用药不慎可能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1.滥用退烧药
发热是人体自身十分重要的保护机制。一些新妈妈每当发现孩子发热时,就给孩子吃退烧药,真正的病情很可能因此被掩盖。一般体温高于三十七摄氏度就是发热了,而孩子的脑部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全,孩子生病会发热,其他症状却并不明显。因此,发热是检查孩子患病情况十分重要的证据,倘若小朋友一发热就给孩子吃退烧药,可能会掩盖了孩子的病情。
此外,药物有副作用,例如阿司匹林会造成孩子皮肤、肺部、大脑等出血;非那西丁可以将孩子血液中的低血红蛋白转变为高血红蛋白,红细胞会因此而供氧不足导致组织缺氧,情况危急时会出现抽搐、昏迷等情况。
因此,不要随便给孩子吃退烧药。需要查明原因,对症下药。如果孩子的体温没有超过三十八摄氏度,就不需要吃退烧药,在治疗过程中仔细观察孩子就可以。如果孩子的体温过高,甚至超过三十九摄氏度,并且可能发生惊厥、抽搐等情况,就要吃退烧药了,同时利用物理方法帮助孩子降温,例如用酒精擦孩子的身体、在头上放一个冰袋等。
2.抗生素
调查显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呼吸道感染都是因为病毒感染,此时不可以用一般的抗生素,可能会让病毒产生抗药性、不良反应,甚至造成药物的浪费。孩子生病后,家长不要给孩子用链霉素之类的抗生素。如果长期服用此类药物,孩子的神经系统会受到影响,出现头昏、耳鸣之类的情况,甚至失聪。八岁以下特别是刚出生的孩子,如果食用四环素之类的药物,牙齿会发黄,对牙釉质的发育带来不良影响。
3.一病多药
孩子患病,有的家长会急忙给孩子服药。如果药物种类过于杂乱,药物之间会发生化学变化。不仅会削弱药物的效果,让孩子出现不良反应,甚至会增加毒性。如果同时服用磺胺和VC,小朋友肾脏中毒程度会加深;青霉素和阿司匹林一起食用,青霉素的抗菌作用会降低。如果小朋友生病,同时给孩子服用青霉素、氯霉素、磺胺药,亦或是青霉素、头孢菌素与庆大霉素一起用,也会威胁孩子健康。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上述的危害。
4.体弱与补药
现在很多家长都会给孩子吃补药,当然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更强壮,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知识,可能会给孩子的健康带来危害。专家建议家长,如果孩子的身体比较健康,最好不要给孩子吃补品。如果大于五岁的孩子身体比较虚弱,可以咨询医生后适当吃一些补药。
5.维生素
维生素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十分重要,但是维生素并不是越多越好。而且不少药用的维生素可使孩子出现不良反应,甚至中毒。如果服用过多的脂溶性维生素或者服用时间过长,可能会造成中毒;如果食用太多鱼肝油,孩子会出现发烧、食欲不振、心情烦闷等,还会对孩子肝脏和肾脏造成伤害。尽管水溶性维生素比较安全,但是仍需要小心,如果孩子吃太多vc可能会患上脆骨症、尿路结石等。
05
CAUTION!
儿童健康的注意事项
1.讲卫生、防腹泻
不少宝贝秋季有时突然拉肚时,疾病质以属“寒”者为多,因为宝贝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容易着凉,如果碰巧吃不卫生食物,尤其是沾有“轮状病毒”食物后,往往就会腹泻:普通应用抗生素就能控制腹泻时却往往无效,因为抗生素只能杀灭病菌,而不能消灭病毒。所以秋季要特别注意食品清洁,尤其是瓜果要确实洗净再给宝贝吃次不要吃得太多。
2.少喝饮料多喝水
各类饮料例如果汁、碳酸饮料等含有的糖分和电解质都比较多。如果孩子喝太多的饮料,那么很可能食欲不振,消化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孩子运动后出了很多汗,家长最好给孩子喝白开水帮助孩子补充水分。
3.饮食不宜过于清淡
秋天天气比较干燥,孩子比较容易上火,因此饮食要清淡。但是由于孩子还在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如果饭菜过于清淡孩子易营养不良。所以秋天孩子的饮食要丰富多样,应该适当给孩子吃新鲜的鱼肉、蛋类和肉类食物以及猪肝之类的食物。
4.饮食不宜过凉
如果孩子贪凉吃凉菜,那么消化系统功能会受到影响,出现呕吐、腹泻等状况。
5.午睡时间不宜太长
否则大脑神经中枢会受到一定抑制,脑细胞部分毛细血管封闭时间久了,血流量也会有所减少,孩子睡醒后精神不济。
6.慢添衣、适温凉
老话说的“春捂秋冻”,即使对小宝贝的健康成长也是有一定意义的。虽然宝贝没有大人耐寒,但始终处于运动状态,身体在随时产生着热量。可以给宝贝穿得稍微少一些,不仅便于活动,还可以增强体质,使宝贝少患感冒。添衣应该掌握一种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其逐步适应天气的变化。
—
Healthcare
商河县城区新世纪幼儿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