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公园里玩,看到一个妈妈领着自己的孩子在跑步。
那个孩子看上去10岁左右的样子。
虽然他微微隆起的小肚子有点婴儿肥显得很可爱,但是跑起来确实看着有些吃力。
我深知这孩子的痛苦,因为儿子班上也有一个很胖的同学,每次体检的时候都被警告体重严重超标。
而且他的各种体育测试都不合格,这也非常影响他的学习和成绩。
他妈妈说这孩子从小就很胖,家里人都觉得孩子小时候胖一点没关系,老人们也觉得孩子能吃是福,所以孩子想吃什么就吃,家里也没太管过。
谁知道孩子越大越胖,现在想减肥真难啊,运动他懒得动,不让他吃东西他也不高兴,动不动就哭。
“早知道从小就应该注意点,不应该让他这么胖!”聊天的时候,他的妈妈有些懊恼地说道。
是啊,现在随便在小区里转转,就可以看到很多胖胖的孩子,大人们只是觉得可爱,但是如果从小就把孩子养太胖的话,他长大以后,可能要面临很多难题:
↓↓↓
小时候就很胖的宝宝
长大以后,胖的几率更大
很多人觉得,宝宝小时候胖,没关系,长大就不胖了……
其实,真不是!
宝宝小时候时的肥胖,就可以预期长大后的肥胖了!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因为宝宝在3岁前,是身体内脂肪细胞生长最旺盛的阶段,到了3岁就基本生长完毕了。也就是说:
那些长大了“喝凉水都长胖”的人,多半是小时候就胖,脂肪细胞就比别人多。
如果小时候脂肪细胞数量增加的不是特别多,就算长大后多吃了点,因为细胞数量就那么少,所以长胖的幅度还是有限制的。
反之,如果小时候脂肪细胞增加得太多,长大后随便一吃,每一个细胞都会长大、膨胀起来,整个人胖的就特别快。
研究表明:
宝宝在6岁以前过胖,长大后肥胖几率就会大大增加;如果到了青春期还在胖,成年后可能就会一直胖下去了……
胖孩子长大要面临的问题
每一个都很麻烦
小时候太胖的宝宝
长大后更易患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等
甚至将来一生都在和体重做斗争
研究发现:当宝宝体重超标时,容易导致心肺功能负担增加,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脂肪肝等多种疾病,可能是童年时就埋下了隐患。
家里老人可能总觉得:宝宝胖乎乎的,说明营养好,身体壮实。
其实,不是这样的。宝宝胖乎乎的,和营养好、身体壮没有半毛钱关系,反倒是胖宝宝,更有可能出现营养不良!
睡眠常有呼吸不畅、打呼现象人的鼻、咽、颈部,如果堆积太多脂肪的话,很容易会导致睡眠障碍。比如出现呼吸不畅、打呼甚至打鼾的情况,以及慢性大脑缺氧等。不知大家可否还记得发生在18年的一个事件,江西一个4岁男孩在睡梦中呼吸暂停去世,和肥胖脱不了干系。因而,请家长们重视起来孩子的肥胖问题,不要让你的忽视,成为无法弥补的伤痛。胖宝宝还可能会性早熟
一方面,性早熟会让宝宝提前停止生长和发育,影响孩子成年后的身高;女宝宝还可能会在成年后出现月经周期不规律,甚至影响生育。
可能导致孩子自卑
因为肥胖,孩子还可能容易被同龄人排斥和嘲笑,影响他们的情绪和行为。
所以说,小时候把宝宝喂得太胖,真不是件好事,不管是对于宝宝现在的生长发育,还是未来的身心健康,都有极大的危害。
别不当回事
现在很多孩子体重超标
去年,微博上“上海一幼儿园为小胖墩制定减肥计划”的热搜,引发家长们的热议。看着这么多小孩子有模有样地做着运动,感到好笑的同时,也愈发意识到一个严峻的问题: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胖小孩也越来越多了。根据年发布的《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儿童的超重和肥胖率不断攀升。7岁以上学龄儿童超重率由2.1%增至12.2%,肥胖率由0.5%增至7.3%!若不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到年,肥胖儿童基数会变得更大!想想越来越多的孩子将来要面临那么多因为肥胖而引发的的问题。不免觉得担心。那么宝宝多胖就算胖了呢?赶紧用下面的公式算一下吧↓孩子是否超重
快用这个公式来算一算
至于具体如何衡量孩子是否超重呢,6岁以前和6岁以后,有2个不同的算法。
如何计算0-6岁的孩子否超重:
先看看0-6岁的标准体重:
0-6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X0.7
7-12个月=出生体重+6X0.7+(月龄-6)X0.5
1-6岁儿童体重(KG)=年龄X2+8
接下来告诉大家如何看自家宝宝体重是否超标?
第1步:计算宝宝的标准体重
妈妈可以根据上面的计算公式,结合宝宝的年龄来算一算。
比如,如果是8个月的宝宝,出生时体重的3公斤,那么他的标准体重应该是:出生体重(3kg)+6*0.7+(月龄8-6)*0.5=8.2公斤(kg);
如果宝宝2岁,那么他的标准体重应该是:年龄(2)*2+8=12公斤(kg)
当然,这只是一个简易计算公式,个体差异、性别差异等原因,宝宝的体重也会有一定幅度。但通过这个简易公式,我们就能够对宝宝的标准体重心中有数了。
第2步:计算宝宝的体重指数
体重指数=实际体重(kg)÷标准体重(kg)
比如,宝宝的实际体重是5公斤,标准体重是4公斤,那这个宝宝的体重指数就是5÷4=1.25。
第3步:查看宝宝是否超重
◆体重指数达到1.2,就属于肥胖宝宝了
◆体重指数在1.2-1.3之间,属于轻度肥胖
◆体重指数在1.3-1.5之间,属于中度肥胖
◆体重指数超过1.5以上,属于重度肥胖了
举例说明:
宝宝一岁半
实际体重是14.8kg
标准体重=1.5×2+8=11kg
体重指数=14.8(实际体重)÷11(标准体重)=1.34
结果说明这个宝宝已经到达中度肥胖了。
需要提醒妈妈们注意的是,如果宝宝的体重指数超过1.5,已经属于重度肥胖的话,一定要及早带宝宝去看医生。
再看看如何计算6-12岁的宝宝是否超重?
对于6岁以上的宝宝,给大家介绍一个世卫组织建议使用的评估标准:BMI(体重指数)。
BMI=体重(Kg)÷身高(m)2
再详细划分年龄和性别的话,可参考之前卫健委发布的《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标准,用于筛查6岁~18岁学龄儿童青少年是否超重或肥胖。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一个男孩12岁,身高1.5米,体重50kg,那么套用公司就是:
BMI=50÷(1.5)2=22.22,对照表来看,介于超重和肥胖之间,那这个男孩就是超重,而不是肥胖。
如何避免宝宝变成小胖墩
坚持母乳喂养
肠道菌群是决定一个人胖瘦的关键,宝宝在1-2岁时,肠道中的菌种就已和成年人相似了,也就是说成年后的胖瘦,在宝宝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
母乳中含有大量好的菌种,会占据宝宝的肠道中的位置,这样坏的菌种就进不来了,所以吃母乳的宝宝一般都不会太胖。
如果因为某些缘故,宝宝只能喝配方奶,你又不想让宝宝变胖,那么就一定要注意奶量不要过量。
别追着孩子喂饭
被追着喂的孩子更容易胖!因为他从小没有被训练过自主饮食,不知道饿的时候要吃,吃饱了要停。体会不到什么是饥饿,什么是吃饱了。
对宝宝来讲就是妈妈塞给他多少,他都必须要吃完。除了本身脂肪细胞的增加,他的摄食中枢也会变得非常迟钝,从而更容易出现肥胖问题。
所以,不管是孩子喝剩下的奶,还是吃剩下的饭,都没必要硬给孩子塞进肚,尤其是吃饭,饱了,就别再追着喂了!
父母胖的孩子,更要留意
遗传对于孩子未来是否会肥胖,也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有研究表明,如果夫妻中,有一个人肥胖,孩子的肥胖几率是三成;如果夫妻二人都胖的话,孩子的肥胖几率就高达五六成了。
所以,想提醒宝妈们注意,如果自己或爸爸是比较胖的人,更要注意从小控制宝宝的体重,因为他可能比别的孩子更容易肥胖。平时要多注意饮食均衡和保证足够的运动量。
如果宝宝已经很胖了
应该怎么办?
“管住嘴、迈开腿”减肥没有捷径!
想必对于减肥,妈妈们最有发言权了!但真正管用的、科学的、健康的减肥路只有一条——管住嘴、迈开腿。给胖宝宝减肥也不例外!
高热量的零食就别吃了——可以用健康的零食替换。比如酸奶、坚果、水果等。
果汁饮料更是不能喝——用白开水替代饮料,起初如果宝宝不适应,不喝没味道的水,可以煮点水果水,稍微有点甜味和果香。
动起来!动起来!动起来——多带孩子出去玩,陪孩子一起多点适合他年龄的运动,哪怕只是跑跑跳跳呢。孩子越胖越不爱动,越不爱动就越胖,千万别陷进这个恶性循环了。
想看往期精彩文章,戳下面标题:3岁女童感染新冠离世,医生提醒:孩子感染后的症状可能更隐匿,父母一定要注意突然自燃,4岁女童严重烧伤,几乎每个孩子都有的“小东西”隐藏着大大的隐患孩子有这5种表现,就离近视不远了,快看看你家孩子有没有?密密麻麻,多颗胆结石!父母千万别给孩子这样吃鸡蛋警惕!不发烧、不咳嗽也可能是肺炎,这种“静悄悄”的肺炎更可怕!所有家长注意亲爱的宝爸宝妈们:给我们加颗小星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