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的功效及注意事项

小儿推拿是指在中医儿科和推拿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儿童的生理、病理特点,在特定穴位或部位施以手法,以防病治病的物理疗法。小儿推拿具有益智、促进食欲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适用于新生儿~14岁的儿童。推拿应由专业医师执行,如有必要还应配合内治法协同治疗。

小儿推拿的功效

推拿手法通过穴位补泄可调节胃肠蠕动、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促进淋巴回流、加速消化液、酶及抗体的分泌,从而有助于炎症的消散和组织恢复。

小儿推拿能通过经络联系使其内相应的脏腑产生生理变化,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小儿推拿的应用范围很广,对发热、感冒、咳嗽、腹痛、厌食、腹泻等都有较好效果。

年龄越小推拿效果越明显

小儿推拿适合不便吃药,或患有慢性病、身体过度虚弱的幼儿。

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气血津液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而且受情绪等外因影响较小,所以孩子年龄越小推拿效果越明显。

小儿推拿应注意哪些问题?

推拿后要注意避风,忌生冷饮食。

小儿不可过饥或过饱,因为不利于发挥按摩疗效。

当小儿哭闹时应先安抚好情绪后再进行。

不适宜推拿的情况:

皮肤烧伤、烫伤、擦伤、裂伤以及有疥疮者,局部不宜推拿。

出现各种外伤、骨折、骨头脱位等情况不宜推拿。

为什么过饱、过饥等情况不宜推拿?

过饱不宜推拿的原因

吃得过饱时胃肠道血液供应增加,而推拿会使大量血液集中到体表,导致胃肠供血不足,可诱发消化不良等症状,所以应饭后一小时再推拿。

饥饿不宜推拿的原因

如果在过饿、过累或睡眠质量不好时推拿,可能会因血糖过低、全身气血供应状态差等原因导致推拿过程出现“晕推”的情况。

脱臼、骨折等不宜推拿的原因

脱臼、骨折会使骨结构脱离生理位置,这时推拿可能会加重骨关节错位,甚至引起或加重骨裂对周围神经血管的损伤,导致病情加重。

在扭伤急性期时周围软组织处于水肿状态,这时推拿会使软组织肿痛加重。

皮肤烫伤不宜推拿的原因

皮肤烫伤、外伤、发炎等情况下推拿会使伤势加重,导致炎症恶化,而且还可能因感染进一步引发蜂窝性组织炎。

如果患儿有疱疹等皮肤病,可能会因推拿导致感染部位扩大,所以也不建议推拿。

生理期或怀孕期间不宜推拿的原因

在女性经期或怀孕期间通常不建议对腰部、骨盆等部位进行推拿,以防刺激子宫、影响月经生理过程,或对胎儿造成影响。

慢性病患者不宜推拿的原因

患慢性疾病的人不建议推拿,如心脑血管病。因为患者血管内可能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或钙化,如果推拿不当就会导致硬化斑块脱落。

当这些斑块随血液循环进入颅内时就会堵塞血管,引发中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ershaoshang.com/sbss/72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