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概述2.
小儿推拿的特点:
1、小儿推拿方便,简便,小儿易接受。当然一旦临床要想得心应手却非一日之功,须认真学习理论,刻苦练习基本功。
2、安全可靠,无副作用。
3、适用范围广。疗效显著。
4、学位的功效较明确,容易掌握。大多穴位与手法是一个整体,要在练习手法的过
程中掌握穴位,实践性强。
5、手法轻快,操作与成人推拿有较大不同,强调操作技巧和规范。对疾病的认识也
不能等同与成人。有自身的治病机理和法则,要系统学习和复习整个讲座。
6、小儿发病以外感和饮食内伤居多,所以治疗上以解表、清热、消导手法为多。年岁较小的婴幼儿也常用到安神、醒神手法。年龄较大幼儿和婴儿先天性筋伤病也会用到理筋正骨手法。
注意事项:
1、操作认真、态度和蔼、耐心细致,不可急躁和敷衍。小儿不宜配合,要求术者有良好的修养和操作技巧,最好是真正热爱本工作。
2、做好准备工作:两手清洁、指甲修剪短而圆滑、每推完一个小儿后都应清洁双手。备好推拿介质、消毒用品。天冷时要保持双手温暖。
3、室内整洁卫生,温度适宜,空气流通,避免风直吹着凉。保持清静,尽量减少不必要人员。
4、认真诊断,及时施术。尤其是急症,切忌盲目,须审慎、果断、恰当并注意观察。
5、先用轻柔手法和一定的语言技巧争取小儿配合,再按要求施术。
6、过饱、哭闹应暂缓推拿以防呕吐。外伤红肿应注意轻柔手法以及必要的外科处理。
禁忌症:
1)某些急性传染病,极度虚弱、危重急症。(或者不宜单独使用推拿)
2)感染性疾病、化脓性关节炎、骨与关节结核。
3)出血性疾病,出血部位等
4)烧烫伤、皮肤破损处、皮肤病患处、骨折等外科疾病。
5)诊断不明,不知其治疗原则的疾病
6)刚吃了饭、过度哭闹、
推拿介质的选择:
推拿递质可以润滑皮肤、防止损伤和过敏、增强手法的疗效。推拿介质可分五类(水剂、酊剂、油剂、膏剂、粉剂)。小儿肌肤柔弱,应根据具体体质和病情以及季节的变化选择恰当的递质。
选择介质的原则:1)辩证选择。2)辨病选择。如:
寒证---用具有温热散寒作用的介质;
热证---用具有清凉退热作用的介质;
虚证---用具有滋补作用的介质;
实证---选具有清泻作用的介质。
软组织损伤---选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通透性强的介质;
小儿发热---选清热性能强的介质;
肌性斜颈---选润滑性能强配活血化瘀散结的药物。
小儿推拿常用按摩介质:......(推拿基础课中已经详述)
小儿推拿一般操作顺序:
1、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再腰背、下肢。
2、先推主穴,后推配穴;或先推配穴,再推主穴。
3、根据病情轻重缓急或患儿当时体位而定。
4、掐、拿、捏等重刺激手法一般放到最后做。有些流派有特定要求:以某些醒神安神和畅通气机的手法开门,以某些畅通全身气机的手法关门收尾。
小儿推拿传统习惯在推小儿上肢特定穴时以推左手为主。经穴推拿时一般取双侧穴。
小儿推拿手法操作时间、次数、:
通常一天一次,高热等急性病可一天两次,慢性病可隔日一次。
有人强调发热等一般疾病有旦慧日安夜甚的特点,所以下午推拿为好,傍晚或临睡前推最好,或者一天两次,傍晚一次。每次治疗时间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目前临床和一般教材认为:对一周岁患儿使用推揉摩运等较柔和手法的操作每穴至次,1-3分钟左右.掐拿按搓摇等手法每穴3-5次(或10-20次)。
每次治疗时间:新生儿1-3分钟;3-6月1-5分钟;6-12月5、6分钟;1-3岁5-10分钟;3-5岁10-15分钟;5岁以上15-25分钟;慢性病及痹症20-30分钟。有的流派单穴推拿时间较长,如1-3岁主穴10-15分钟。
总之应根据患儿年龄大小、体质强弱、疾病的缓急、病情的轻重、地域(如:南北方)、季节气候以及手法的特性等因素而定。另外手法功力深厚者所用时间相对较短些。
过与不足均不可取,用时过短难以达到效果,刺激时间过长过量易伤皮肤且会降低敏感度而不必要。要通过辩证灵活掌握,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年龄大体质强疾病重者主穴多推;年龄小体质弱病轻者配穴少推些。
小儿推拿处方:
组方原则:“穴有君臣,推有缓急”,通过四诊综合分析,以辨证论治原则为指导,根据患儿的病情病性年龄体质等具体情况拟定合理的处方,选定恰当的穴位和手法。
处方组成:主穴---针对病因或主症而其主要治疗作用的穴位.一般1-3个。
配穴---1)可加强主穴治疗作用的穴位。2)对主穴有制约作用的穴位。3)协助主穴治疗一些兼证或次要症状的穴位。
穴位与手法合而为一是小儿推拿穴位和手法的特点,处方用名是用推拿手法合穴位一起表示的,(将手法名称和穴位名称合而为一并规定推拿次数或时间)。
下一篇:小儿推拿概述3(小儿推拿手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