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刚煎好中药,一转头,周岁宝宝抓住药碗滚烫的药倒在身上,脸部和右上肢部分地方达深II度烫伤。
富阳一院住院部四楼东面病区,是烧伤整形美容科。几个孩子的哭声此起彼伏,家长则在一旁纠心地看着……那是医生在帮这几个烫伤的孩子换药。
烧伤整形美容科副主任医师唐晓明告诉记者,最近送来住院的几个孩子有几个共同特征:年龄都很小,大多在一周岁零一点,刚刚自己会走;还有,都是大人一个疏忽,一个转身的功夫,孩子就烫伤了;烫伤的部位,大多在颜面部、胸腹部或四肢。
3个宝宝的烫伤
大人都说是“一个眼花”
13个月的小宝(化名),是被一碗刚煎好的中药烫伤的,主要在脸部和右上肢,部分达深II度烫伤。唐晓明说,深II度已经属于比较严重的烫伤了,如果达到III度,就需要植皮了。
抱着小宝的妈妈看起来一脸焦虑,一旁的外婆像犯了错误,满脸愧疚。她对记者说,因为小宝的父母平时都要上班,孩子是她一个人带的。9月22日中午,她刚煎好一碗中药,回头去把药罐子放放好,小宝就烫伤了。
“真的是一个眼花啊,我脚都没挪位置,只是转了个身去放药罐子,小宝就冲过来用两个指头够住了药碗。倒药的时候,我还怕他来抓,特意把药碗放在煤气灶的最里面,想想他应该是够不着的。”
唐晓明说,小宝的烫伤面积,达全身的10%,是目前住院几个孩子里最严重的,部分深II度烫伤的地方,有可能将来会留下疤痕。
无独有偶,16个月的小贝(化名)也是因为大人一个疏忽,他就踮起脚抓了一杯放在桌上的开水,杯子打翻,开水都倒在了他自己身上。小贝主要受伤部位在前胸,烫伤面积达6%,属II度烫伤。不过,唐晓明说,幸亏当时杯子里的水只有小半杯,所以小贝的伤势比小宝要轻一些,将来应该不会留下疤痕。
同样可怜的宝宝还有16个月的小女孩小林(化名)。刚刚会走没多久的小林,前些天的一个晚上,在房间里行走时,被放在床头柜边上的一个热水瓶绊倒,整个下半身都坐进了滚烫的开水里,造成双下肢4%的烫伤。
记者在住院部看到小林时,她正惶恐地躲在妈妈的怀里,医生或护士哪怕轻轻地碰一下她的脚,都会引起她声嘶力竭地大哭。小林妈妈说,如果她醒着,只能这样抱着她在走廊或住院部外面不停地走,连病房都不让我们踏进去半步。
不少烫伤,大人留心就可避免
家里有这样的小孩,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却又无处不潜伏着危机,所以家长更要做好家庭护理,处处留心,尽可能避免孩子烫伤事故发生。
唐晓明说,他医院进修回来后,一直负责烧伤美容这一块。这些年的临床中,他遇到过许多过后听起来有些奇葩的事例。比如,有小孩将双手放进盛满开水的杯中,或不小心摔倒,整个人躺在倒翻的开水中,也曾接诊过“马大哈”的妈妈给孩子洗澡,一下子把孩子放进尚未放凉水的热水中,导致大面积烫伤。
“有一次,还接诊过一个一周岁多的小孩,整个屁股坐到烧开的电饭煲里导致严重烫伤的。至于三四岁以内的小孩烫伤,几乎每天都有,多的时候一天接诊两三个。”唐晓明说,迄今为止,他接诊过最小烫伤病例,是一名两个多月的婴儿。
其实,只要家里大人多留些心,这些意外事故本来都是可以避免的。唐晓明说,比如,给孩子洗澡,一定要记得先放冷水,或直接将水温调好再倒入澡盆;热水瓶、放开水的杯子一定要放在孩子绝对够不着的地方,这些都是老调重弹了;端汤端水时,要注意避让孩子,厨房这种比较容易出危险的场所,培养孩子从小不要进入的习惯。还有冬天马上到了,唐晓明提醒说,给孩子使用的热水袋,一定要在外面包上毛巾或装进套子里才能使用,还需要经常检查热水袋是否出现老化、变质等情况。
烧伤怎么处理
万一不慎烫伤、烧伤,离医院又比较远,在家里可以做哪些简单的处理呢?唐晓明介绍说,可以在烫(烧)伤部位立即用自来水或清水持续冲洗15分钟以上。如有明火,首先应该是脱离明火,逃离危险的地方。如有衣物起火或被烫后粘在身上,最好是剪开衣物,避免衣物脱下时再次受伤。
一般民间有“在烫伤处涂抹牙膏、酱油会好得快”的说法,但唐晓明否定了这种说法,也不建议冰敷。他说,在家处理时,除了清水冲洗,一般不要采用别的措施,医院就诊,也不要相信一些小诊所所谓的“偏方”,因为烧伤、烫伤如果医治不及时,会引起感染,严重的引起败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记者徐丽亚通讯员徐佳孙毅
原创文章版权归富阳日报所有,转载须注明出处。洽谈合作,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