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孟卓多月数据收集统计,探索高原成分血制备特色标准
藏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韩友建积极带教本科医师及规培和进修医师,结合实际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并自购心脏模型进行现场教学。进藏至今,已授课20余次。医院会诊及疑难病历讨论10余次。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为援藏队员们提供心电图检查、血氧饱和度测定、血压测量等约50次,充分体现了队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藏医院杨东华护士长,每天坚持下临床访视,考核护士80余人次。简化护理文书书写,护士由原来每班90分钟书写时间,缩减到30分钟,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为病人提供护理。进行专业知识讲座6次,并运用PDCA管理工具,促进护理质量提升。募捐IOB升温毯及个护士手表,为开展新技术术中保温和快速康复做准备。贡嘎县:“天使”的翅膀,划过天空的彩虹贡嘎短援医疗队员到目前为止共完成各类手术及麻醉25台,无手术及麻醉并发症发生,术后愈合良好。完成接生手术32次,成功抢救产后大出血二例。下乡入村进行两癌筛查,检取标本余份。完成普通胃镜检查27次,并积极创造条件,顺利开展胃镜活检和胃镜下止血药喷洒两项新技术。审签影像报告余份,并指导开展增强CT、三维CT成像技术,开展疑难病例讨论二十余次。外科和影像科积极探索新的“传帮带”方式。督促当地医生自觉积极翻阅文献、搜集资料,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
此外,医疗队员牵头给东拉乡建档立卡贫困户产妇捐款并到贡嘎县朗杰学乡开展免费义诊,送医送药下乡,医院第四医学中心专家教授联合教学查房。
贡嘎医疗队员集体看望慰问建档立卡贫苦户产妇
扎囊县:激情援藏、不辱使命入藏以来扎囊医疗队员外科周勇、麻醉科周斌、手术室黄刚三位医生组成的外科手术团队,他们互相配合,共计完成各类手术30余例,其中腹腔镜下双侧交通型小儿鞘膜积液内环口高扎术为山南首例,腹腔镜成人疝无张力修补术为扎囊县首例。他们带领本地医生进行疑难病例讨论,制定治疗及手术方案,进行各类讲座3场次。李文俊医生协助当地医生收治住院病人81人,均好转出院。目前藏医西医综合治疗模式初见成效,出院满意度百分之百。科室讲课17次,组织科内考试两次,医院综合科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逐渐扩大。超声科医生刘雅菲,到目前为止已检查四千余人,积极探讨疑难杂症并对当地医生进行培训讲课。扎囊县医疗队员对患者进行会诊
桑日县:倾心援藏青春无悔桑日县增期乡沃德贡杰雪山脚下,海拔0多米的村庄有这样一户人家,70多岁的曲珍老阿妈和聋哑儿子相依为命,他们便是医疗队员的结对扶贫对象。近日,一通电话打破久违的宁静——“老阿妈生病了,腿肿得老大......”考虑到老阿妈出行不便,桑日县医疗小分队准备了各种药品及心电图机等检查设备,奔赴雪山脚下的阿妈家。经初步诊断老阿妈患“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血管教授龙胜春凭借内地多年工作积累的丰富经验,对症下药,并反复交代老阿妈按时服用,指导了老人生活、饮食方式,老阿妈身体逐渐好转。桑日医疗小分队开展药剂科布局规划指导
同时桑日县医院各项医疗工作,共对敬老院、寺庙、驻村干部体检近人次,日常医疗多人次,医院新开展关节置换手术9台,并开展了关节CT检查项目,在院内开展各类教学活动10多场,按照医院创建工作资料,完善各类数据,期间共完成各类文件数据多项,各类文字50多万字。隆子县:做好医疗“造血”的工作隆子县短援医疗队员进藏以来,把腹腔镜微创技术带进了雪域高原,并精心带教,目前隆子县的普外科微创手术开展已经初具规模,共完成了腹腔镜手术22台,开腹手术10余台;率先开展了无痛胃镜的诊断及治疗技术,从此该县胃病患者不必翻山越岭去做胃镜检查;医院进一步完善各种护理制度,急救药品与毒麻药品管理制度;在工作中调整了部分检验项目的时间、指导修改了部分临检、免疫检测项目的操作方法,使检测项目结果的获取结果时间大大缩短,方便了临床诊疗工作,也为边远地区的患者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下一步,医院开展无痛分娩项目。此外,隆子县短援医疗队员还积极开展各项公益活动,去边境部队、养老院等地进行义诊,免费下乡送医送药,进行各种公益健康讲座,深受当地干部群众欢迎。隆子县医疗队员进行下乡义诊湖南省第八批短援队每位医疗队员坚持医者仁心,立志做山南人民健康的“守护者”,用精湛的医术治愈患者的病痛,用最大的努力为广大患者看好病、服务好、赢得患者家属的认可,赢得当地政府和百姓及受援单位的高度赞誉。他们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和技术优势,毅然投身这片高原热土,弥补本地医疗人才缺失的短板,创造一个又一个“生命禁区”的健康奇迹,架起民族团结的桥梁,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创新,扎实工作,真情奉献!图文:湖南省第八批短援工作队宣传组
编辑:山湖君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