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医院已收治39名意外受

7月29日,医院了解到,暑假才过一半,该院已收治39名意外受伤的孩子,且大部分为外地来义乌过暑假的“小候鸟”。

“你看,有不慎摔伤的,有烧伤烫伤的,有误吞异物的……基本上每天都会有受伤的孩子送进来,有时一天三四个。”急诊科主任高庆林说,每年暑假都是儿童安全事故高发期,急救室医生经常忙都忙不过来。

8岁小男孩学轮滑摔倒

右脚踝骨裂

上周五晚上,8岁的小东吃好晚饭就拉着爸妈到公园练习轮滑。看着小东自行轮滑逐渐熟练,家长就顾自玩去了。

“我们走开还没到五分钟,就听到一阵撕心裂肺的大哭声,他不慎摔倒从台阶上滚了下去。”小东的母亲说,发现孩子站不起来,急忙医院就诊,经过CT等检查诊断,孩子的右脚踝骨裂了。

“上周还有一个4岁的小男孩踩着梯子往上攀时,一脚踩空摔了下来,造成胫腓骨骨折。”医生说,原因是小男孩的妈妈因临时有事,出门时将熟睡的儿子反锁家中,儿子醒后哭着找妈妈,因打不开房门,就移动铝合金人字梯想翻窗出门,在攀爬梯子时不慎踩了空。

医生说,7月初,一个6岁女童在下楼梯的时候,三步并作两步往下跳,结果摔倒,脚踝骨折。“孩子摔倒受伤事件较为普遍,约占接诊量的一半。”

“父母做为孩子的监护人,在让孩子尽情玩乐同时,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安全,最好不要让孩子单独活动。当孩子顽皮地做某个危险动作时,要及时给予纠正或制止。”医生说,户外活动时发生跌倒或摔倒的情况比较多,家长应教育儿童注意识别危险警示标志,主动远离危险环境。同时要教育孩子不能去攀爬窗户、屋顶、阳台,也不要在楼梯上推拉玩耍,更不要跳级或下冲。平常除了要给孩子灌输安全知识,帮助孩子树立预防伤害发生的理念,最好别让孩子独自在家或独自出门玩耍。

2岁小女孩不慎打翻热水壶

全身45%面积被烫伤

今年34岁的马先生,来自贵州,是四个孩子的父亲。马先生六年前来义乌打工,现租住在义乌城西街道某村,为了生计,马先生与妻子只把2岁的小女儿小辛带在身边,8岁、10岁的两个女儿与5岁的儿子则放在老家。每到暑假,马先生就会把老家的三个孩子接到义乌来团聚。

上周一,因为忙着给5岁的儿子烧水洗澡,一家人忽视了对2岁小女儿小辛的照看。“当时我们正在为儿子准备洗澡工具,在旁玩耍的小辛不慎打翻了热水壶,真是可怜了她。”马先生说,看着至今还全身包裹着纱布的小辛,他就懊悔不已。

医生介绍,小辛伤情较重,脖子以下45%面积被烫伤。为避免感染,医院接受进一步观察治疗。

“妈妈,以后我的脸上会不会留疤啊,这可怎么办呢!”昨天,医院烧伤科病床上的小方,看着自己因为烧伤被包裹严实的颜面部,担忧地问妈妈。

小方今年12岁,上周五趁着暑假期间,与几个同学一起相约烧烤,在点炭火的时候,由于缺乏经验,一直没有成功,随后小方突然想到用酒精可以助燃,于是在炭火上直接浇了酒精,不料火焰一下扑过来,导致小方脸部大面积烧伤。

“现在还不敢断定是否会留疤,需要进一步观察治疗,还好烧伤程度并不深,恢复应该会比较快。”烧伤科主任张志唐说。

4岁小男孩将消毒液当饮料喝了

还好发现及时并快速送医

前阵子,一个来义乌过暑假的江西籍4岁小男孩因误服消毒液被医院。

“主要是家人把消毒液和矿泉水、雪碧等饮料一股脑儿都摆在餐桌上,孩子口渴,打开消毒液就咕噜咕噜喝了。”医生说,还好家人发现及时,医院,经过催吐、输氧等系列急救,小男孩目前已康复出院。

“还有一起儿童误服其他药品的,这些都与家庭药品管理不到位有关。”急诊室医生介绍,每年暑假都是儿童消化道异物和气管异物的高发期。孩子误吞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其中消化道异物有发卡、硬币、钉子和电池等,气管异物有瓜子、花生、糖块、黄豆、玩具小零件、骨头、鱼刺等。

医生提醒市民,一定要妥善管理家中的农药、药品,要放置在孩子触及不到的地方。如果孩子误服,医院时,家长必须迅速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孩子舌根(咽后壁)催吐,医院。但误服强酸、强碱等腐蚀性强的物品,不宜采用催吐法,可让孩子喝大量鸡蛋清、牛奶等。此外,对已失去知觉或兼有抽搐的孩子,也不宜采用催吐法,应及时送医。同时还要注意收拾好钉子、缝衣针等尖锐物品,换下来的电池也要妥善存放,尤其是较小的纽扣电池。

7岁小女孩水库游泳差点溺亡

好在父母懂一些急救知识

前不久,一名7岁小女孩与家长一起在水库游泳时差点溺亡,好在父母懂得急救知识。女孩被送进急救室时,头面部、四肢依然没什么血色,肚子还是鼓鼓的,心跳也不正常。经过医生的系列救治,小女孩才逐渐恢复健康。

“为了防止因溺水引发的肺部感染,孩子获救后仍需观察治疗。如果其父亲当时没有对其采取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后果不堪设想。”医生说,如果孩子不幸遭遇溺水,现场急救非常重要,施救者应及时给其清理呼吸道,给予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同时拨打急救电话。

医生提醒家长,对于5岁以下孩子来说,如果在浴缸、马桶、水桶边玩耍时,一定要有成人陪同,家里要及时把浴缸、洗脸盆的水排空;对于5岁以上的孩子而言,作为一项自救技能,家长最好在暑期陪孩子到正规游泳馆学习游泳。孩子外出游泳,应有家长或者其他成人结伴同行,提醒孩子不要去不熟悉的地方游泳。

来源:浙中新报

——广而告之—小通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ershaoshang.com/sbss/8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