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街坊表示,
在医院看到“三伏贴”的长龙,
这是什么?
年“三伏天”从7月12日起至8月20日止。三伏贴一般在每年初伏开始,中伏、末伏各敷贴1次,共敷贴3次。医院
92名儿童贴“三伏贴”后被灼伤!
主要症状为皮肤红肿、
起水泡、破皮、溃烂等。
卫健部门已派专家进行调查。
医院为三伏贴活动预热医院一个月前为“冬病夏治”三伏贴活动预热
一个月前,医院发布《三伏贴即将开始火爆预约·亚健康/体弱多病/的孩子快来》,为一年一度的“冬病夏治”三伏贴活动预热。
吴萌(化名)看到此消息后,决定带儿子和女儿去贴三伏贴,“孩子体质差,经常咳嗽。之前没试过,看到他们说三伏贴对支气管炎与哮喘有功效,就带着孩子去了。”吴萌说,医院医院,市民较信任,“号是抢来的。”
儿童医院贴“三伏贴”
多名儿童贴三伏贴后被灼伤吴萌者回忆,7月12日上午9时,她带着儿子和女儿到医院中医科贴三伏贴,女儿2岁8个月,儿子1岁1个月。医生原本让贴2个小时,只贴了10分钟左右,女儿就开始哭闹,“她又坚持了下,就撕掉了,整个过程大概40分钟。”
吴萌称,儿子贴满2个小时,到了晚上,孩子皮肤开始发红,“当时拍了照片,准备下次贴时再问医生是否正常。但第二天发现,孩子的皮肤红肿。第三天下班回来后,孩子发烧,而且伤口已经破皮,且有渗液。医院,一开始女儿症状相对较轻,但现在比儿子都发红,药效可能就在前几十分钟。”
7月12日,吴萌的孩子贴三伏贴后,背部发红
医院回复吴萌,已接到很多投诉电话,“医院处理。到中医科后,医生称系接触性皮疹,系药物配比出现问题。然后,给了我两支药——氢化可的松和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让我回去混合涂在孩子伤口处,早晚各一次。”吴萌说。
7月15日,吴萌发现,还有更多孩子被灼伤,“包括我侄女和同事的孩子。”
吴萌告诉记者,被灼伤后,孩子多哭闹,儿子曾持续发烧20小时,用药后才退烧。这两天一直喊疼,不太愿意吃饭,只喝奶。
事发已4天,孩子背部灼伤处仍发红
吴萌提供的多张照片显示,其儿子和女儿背部贴三伏贴处灼伤严重。
江西省卫健委:已派专家进行调查多名家长称,他们的诉求是,一是进行体检,证明三伏贴无毒副作用;二是公布三伏贴成分,看有无对人体有害成分;三是院方为留疤孩子无条件祛疤;四是进行相应赔偿等。
江西省卫健委方面称,医院,“医学必须科学客观,调查需要过程,尤其是产生问题的原因。”
医院回应称,7月12日至13日,接受治疗的名儿童中92人出现瘙痒、灼痛感、水泡等不良反应症状。目前,该院已暂停“三伏贴”治疗项目。
孩子背部灼伤处开始脱皮
成人也可能被灼伤!近日,佛山的吴小姐带母亲程姨到某诊所贴三伏贴,但其母在贴完伏前热身贴一小时后出现皮肤痒、红肿、滚烫等症状,便提早卸下。第二天,不仅没有消肿还出现了水泡!
受访者供图
诊所内工作人员称是药饼起作用的结果。但这个情况因人而异,部分人皮肤敏感,情况会更加严重;同时建议程姨可选择停止三伏贴。
大部分因贴的时间长于医生的建议引发的有医生提出,类似情况数量不在少数,从皮肤科医生的角度,对于那些皮肤特别敏感的人,建议慎重选择贴伏贴膏。
医生说,伏贴膏因人而异,有的时候贴的时间过长,会引起皮肤损伤。轻的会伴有烧灼感,有点潮红,经过3-7天就会自动消退。有些人贴后会出现水泡,甚至水泡破溃后伴有坏死,可能愈合的时间就要长于一个星期,甚至几个月才能恢复。
眼下正是三伏天,天气热,体表血管扩张,毛孔舒张,这个时候人体的皮肤也处于相对敏感状态。提醒大家,不要盲目自行延长贴药时间,要严格按照医嘱来做。
如果皮肤出现反应,有水泡或者肿得厉害了,不建议自行处理,医院皮肤科就诊,以免留下难看的痕迹。
专家:“三伏贴”中含有强刺激性物质“三伏贴”的前世今生如何?
知名健康博主、医院副院长
棒棒医生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被灼伤不是驱寒、不是祛湿、也不是排毒,主要是因为“三伏贴”中含有强刺激性物质。棒棒医生称,一般老百姓以为“三伏贴”有上千年历史,但其实不是,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三伏贴”唯一见载于年的《张氏医通》。而且,那时候,“三伏贴”的用法与现在不同——之前涂抹,现在粘贴;之前的适应症只有冬天的哮喘,而现在,宣称适应多种疾病,涉及儿科、妇科等;之前疗程一年,一个伏天,现在是三年。“年,‘三伏贴’与红薯、泥鳅、绿豆等养生大法一起兴起。”
棒棒医生表示之后,才有了对“三伏贴”的相关研究。在
棒棒医生看来,目前所称“三伏贴”的疗效只是凭感觉,并无科学数据或相关研究支撑,“对疗效的判断,需比照、观察及临床研究,必须严谨。不是说‘三伏贴’没有效果,而是没有科学证据证明它有效。试想,全国各地经纬度不同,南北多差异,但为何‘三伏贴’在全国通用?如果真有效,是不是三伏之外的其他时间也有用?而且,为何全国通用的‘三伏贴’医院用法甚至成分不同?它不是药品、不是医疗器械,也非保健品,那它是什么?”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