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话晚ldquo贵人语迟r

语言是学习、社会交往、个性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能力,同时语言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语言障碍往往就出现在儿童时期。据科学统计,有7%至10%的学龄前儿童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男孩发生率大于女孩。而在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贵人语迟”,认为说话晚的孩子比较聪明,以后能成为所谓的“贵人”,而这样往往会延误了,语言障碍儿童的治疗时机,影响孩子一生。儿童语言障碍如此“危险”我们应该如何判断和治疗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看下面的科普吧!

儿童语言障碍的常见表现

No.1

到了说话的年龄却不说话

孩子到了年纪却不说话是家长带孩子来就诊的最主要原因,家长可以对照正常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来监测孩子语言发育的情况。作为最常见的儿童语言障碍表现,其发生原因也多种多样,可能是多种疾病的早期表现,并且会影响儿童语言学习、交流和社会能力的发展,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对儿童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正常语言发育规律

0-6周:啼哭(最早的发声训练),有时发一些元音和少数辅音。

12-16周:高兴时大叫、笑出声,会“咕咕”发声、“呀呀”作答,发辅音。

28周:发“ba",“da”等音节。

32周:发“ba-ba"“da-da”等两个连续的音。

1岁:会有意识叫“爸爸”、“妈妈”,会说2-3个有意义的单音字,并表达自己意愿。

1岁半:进入双词句阶段,逐渐掌握母语的语法规则。

2岁:能说2-3个字的句子,词汇量达字左右。

3岁:正常说话。

No.2

说话不清楚

儿童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通常会有发音不清的情况,但如果孩子语言发展达4岁以上仍有发音问题,即可被称为构音障碍,可表现为吐字不清以及音调、音量异常和发声异常等,这可能会造成儿童的交往困难和情绪、行为问题,学龄儿童还可能出现学习困难,各位家长应予以重视,及时就诊确定病因,并进行专业的训练。

No.3

说话不流畅

有不少家长会提出困扰,“孩子三四岁了,讲话总是结结巴巴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其实口吃是一种很常见的儿童语言问题,多发生在2~5岁的儿童之间,发生率达5%,随年龄增长大部分儿童的口吃会消失,但由于家长处理方式错误或语言环境不良,也有部分发展为持续性口吃,对于持续时间较长、不流畅明显的口吃,家长应予以重视,及时就医,及早纠正,减少继发不良影响。

发生语言问题的常见原因

No.1

神经系统障碍

儿童语言障碍最常见的原因属精神发育迟滞,虽然语言发育进展是按照正常儿童的顺序,但其速度比正常儿童慢。指先天性或围生期,在生长发育成熟以前,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如遗传,感染,头部外伤,内分泌异常,中毒或缺氧等因素,使大脑正常发育受阻或发育不良。

No.2

发音器官异常

包括呼吸系统、声带和构音器官,常见有先天腭裂、上下颌咬合不良、舌系带短等异常。(神经系统问题同时可以导致发音器官的问题,思维认知上有缺陷会使儿童对口腔肌肉运动的精度和协调性控制困难,而语言理解上的问题也会影响之后的学习和锻炼。)

No.3

自闭症谱系障碍

孤独症儿童的一个重要特征即交流障碍,并伴有交往困难和刻板的重复性动作。其语言障碍可表现为完全不理解,没有语言或语言过于刻板,语言应用也出现问题。

No.4

环境不良

儿童接受语言刺激的环境不良和缺乏语言刺激都会导致语言发育迟缓。父母与孩子交往中所使用的词汇量,在语言交流中如何重复和扩展词汇,都能直接影响到儿童词汇量的增长和语言发展的速度。

No.5

听力障碍

严重的听力损失可使儿童完全听不到声音,慢慢失去说话的技能;而轻度的听力损失也可能使儿童无法听清部分声音,导致发声的异常。有听力障碍的儿童一定要及早通过听辅设备补偿听力损失,并通过训练来提高孩子的听觉能力,为孩子口语的发展提供良好基础。语言发育迟缓更需要专业诊疗

中医儿科专家王东记主任表示,1-2岁是孩子语言发育的最关键时期,家长切勿麻痹大意,对于孩子迟迟不会说话的情况而应提高警惕。如果发现孩子3-4岁还存在语言障碍的情形,应及时带医院寻求帮助,让医生对孩子的语言发育状况做出系统、全面的开学评估,避免孩子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但现实中不少家长却依然抱着孩子可以自愈的心理安慰,放任自由,置之不理。等孩子到了两三岁还不会说话,或者五六岁说话不清楚,这才急于求医,往往延误了矫正和治疗的最佳阶段,最终承受痛苦的依然是孩子。

猜你喜欢

☆医院动态

小举动体贴而温馨,我院与住院患儿共度难忘中秋

☆天使公益行

教师节感念师恩,走进翠城社区

☆一年级的“小狼孩”,趁暑假摆脱疾病困扰,用崭新面貌迎接新学期

医院邀您共同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ershaoshang.com/sshl/6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