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必备物品导致孩子深度二级烫伤已经有

寒潮来啦,北方有暖气,南方只有一身正气和一身秋膘。但是靠自身取暖那肯定是不太行的,于是什么暖宝宝、热水袋、电热毯都统统用起来!

但是,这些“取暖神器”也要慎用!这些取暖物品,可能存在一定的危险!

比如热水袋,用的时候觉得温暖舒服;可第二天醒来,发现脚莫名其妙起泡了——原来,是被热水袋烫伤的。

这么大的泡,看着就吓人。

还有更严重更让人害怕的事情!

近日,1岁男童强强医院烧伤科救治。据了解,因天气变冷,家里没有暖气,午睡时妈妈将强强放在了插着电热毯的被窝里,而妈妈忙着家里其他事情,没有在强强身边陪伴,结果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医生:强强在睡觉时没有穿尿不湿,尿床了,与电热毯接触后,造成了双下肢后方及腰背部的电烧伤。伤口为混合2度,面积约10%。经治疗,强强目前平稳,尚未发现身体其他部位的内损伤。

无独有偶,13岁女孩欣欣,也是在晚上睡觉时使用电热毯取暖,不小心被烫伤,随后,家人将孩医院救治,目前,女孩的伤情比较稳定,但仍需进一步观察伤口的恢复情况。

入冬以来,南方没有暖气,家里多用热炉子、小太阳及电热毯等取暖设备,刚会行走的孩子对热炉子及电热器没有危险意识,稍不注意,手部或面部就会被热炉子边或电热器烫伤,电热毯质量不过关,发生漏电,产生火灾的也不在少数,所以冬季家里应用取暖设施一定要引起家属重视。

低温烫伤低温嘛,顾名思义,这种烫伤是由于低热物体引起的烫伤。因为温度不高,所以一开始不觉得烫。低温烫伤一般都是低热取暖物长时间与皮肤接触。而且,在这段时间内,人往往感觉不到烫或不适,接触部位组织受压,血流受阻,导致受伤。因此,低热、时间长、后知后觉,是低温烫伤的主要标志。满足这几个特点的高发人群,主要就是婴幼儿、老人、瘫痪或身体感觉迟缓以及醉酒的人。这些人群的末梢神经循环更弱,反应更慢。另外,睡眠中的人,也比较容易被低温烫伤。这也是为什么大学宿舍里,每年都有学生被热水袋、暖宝宝等烫伤的意外事故。低温烫伤与高温烫伤还不一样,其创面的痛感并不强,而且面积往往相对来说比较小。所以仅仅从表面来看无法判断烫伤的严重程度,但实际上烫伤可能已经伤到肌肉或骨膜。这种假象使得有的人被烫伤之后并不重视,结果造成创面坏死、溃烂,伤口很久都无法愈合,甚至留下很难看的疤痕。上述部分人群因为其特殊性本就已经多发烫伤事故,而如今随着各种取暖黑科技的出现和普及,市面上也涌入很多不合格的产品。这更是增加了低温烫伤的发生频率和伤害程度。为什么会低温烫伤它类似于“温水煮青蛙”,用不太容易让人察觉到痛苦的温度,使热力慢慢渗透进皮下软组织而引起的烫伤。实际上,温度只要达到44℃持续6小时,就可以造成皮肤的损伤。央视曾做过一个关于暖宝宝的测试。为了验证暖宝宝能“煮熟”鸡蛋是不是真的,实验把两个鸡蛋用暖宝宝包裹住。结果显示,2个小时后,实验的鸡蛋清和鸡蛋黄已经成熟。试想一下,换成宝宝娇嫩的肌肤,怎么承受得住?低温烫伤很严重近期央视的一个相关的新闻微博底下,很多网友细数了自己被低温烫伤的经历:有的把两个腿都烤伤了,关节处直接烤焦,三年都没好...有的把暖水袋放被窝,第二天就烫了个泡,至今都留下一个大疤...还有些人治疗一个月还没好,最终只能做植皮手术...看到这些血肉模糊的描述,真是触目惊心。低温烫伤大部分时候看起来不严重,可就是因为这样大部分人忽略了护理,很容易造成处理不当,严重的情况还会发生感染、溃烂,甚至长时间无法愈合。据医生统计,低温烫伤约占冬季烫伤的三分之一!所以,这个狡猾的“敌人”真的就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我们身为家长,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防范于未然!正确处理方式遇到烧烫伤,家长千万别慌,做好以下处置:迅速冷却烫伤部位,凉水冲洗或浸泡在凉水里均可,一般10分钟左右;尽可能的剪开衣物,不要使劲撕扯创面处的衣物,防止泡皮撕脱,皮损产生;随后将创面再浸泡在凉水里约半小时左右;家里有专用烧烫伤膏可外用涂擦,寻找干净医院就诊,若家中没有专用烧伤药膏,切记不要乱用白糖、酱油等土方法覆盖伤口,会导致伤口感染,后期还会影响医生对伤口的判断。一定不要随便处理听信民间的偏方,医院看低温烫伤。有些不专业的医生可能会让你去药店随便买点“xx油”擦拭伤口,不要轻信!易导致低温烫伤的高危物品!1、“小太阳”电暖气年3月25日,四川乐山三名少年因为家中“小太阳”使用不当失火,葬身火海。原来,是靠在沙发和茶几中间的电暖气引燃沙发和棉被,蔓延成火灾。每年因为“小太阳”使用不当,引发火灾的新闻更是层出不穷。消防员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把一张小纸片放在“小太阳”的缝隙中,能瞬间被点燃;把棉被盖在“小太阳”上,仅仅两分钟就冒出了黑烟。所以使用时千万要注意:不要靠近易燃物!包括衣服、棉被、书本纸张等,远离沙发、床、以及水源。由于“小太阳”对小孩和成人的使用成本太高,建议有孩子的家庭,还是直接弃用吧!2、电热水袋是不是经常听见电热水袋爆炸的新闻?其实市面上的电热水袋有两种,一种是电极式,另一种是电热丝式,其中电极式热水袋极易有爆炸的风险。因为随着液体温度升高、就会有气体出现,如果电热水袋的品质不过关,就很容易产生爆炸,漏电的情况。虽然选择正规的,有3C认证的电热丝式热水袋,能极大地降低风险,但使用过程中也要谨慎,充电之后有排气孔的,要及时排气。其实最保险的还是使用注水式热水袋,使用的时候,不要灌满水。灌水之后最好检查一下注水口有没有拧紧。不管电热水袋还是注水式热水袋,都不要直接给宝宝使用。最好提前放在被窝里给宝宝暖被子,等宝宝入被窝再拿出来就可以了。3、电热毯南方没有暖气没有地暖,电热毯的使用频率非常高。但电热毯风险也不容小觑,因为大部分电热毯都是钨丝的,使用久了容易有漏电风险。宝宝使用电热毯更容易因为尿床等因素,增加漏电的概率,那时候发生的后果可能不堪设想。就算不是因为漏电,电热毯不断保持恒定的温度,除了容易造成低温烫伤外,还容易让宝宝“上火”,出现干燥脱水的情况。4、电热眼罩、鼠标垫、电脑等还有一个非常容易被忽略的,就是大人喜欢用的发热杯垫、鼠标垫,甚至是电脑!(是的,你没看错)对于一些散热不好的笔记本电脑,长时间放在腿上玩也容易发生低温烫伤。家里如果有宝宝,千万不要掉以轻心,放在宝宝够不着的地方!小编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ershaoshang.com/sszb/10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