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打破了年春节的平静,学校不开学,各企业推迟上班,那么在这疫情严峻的情况下,家里的“小神兽”安耐不住寂寞,对家里的一切变得好奇起来,坚果、爷爷奶奶五彩斑斓的药片、圆珠笔等都成了他们玩具。近几日,重症医学科连续收住两例支气管异物的孩子,均是吃了圆珠笔上的零件,以及两例药物中毒的患儿,在这足不出户的特殊时期,家长如何做到有效的看管熊孩子,防止小儿意外事件的发生呢?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有话说:
一、基本内容:1、意外伤害是指突然发生的各种事件或事故对人体所造成的损伤,包括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
2、对儿童来说,意外伤害发生率高的事件一般可以归结为五类:由动物造成的伤害、从高处跌落、对药品的误食、溺水以及烧伤烫伤。
3.最新显示,全世界每年有多万14岁以下的儿童死于意外伤害,中国意外伤害占儿童死因总数的26.1%,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10%的速度快速增加。让儿童"远离意外伤害"刻不容缓!
二、特点1.高频致死因素:交通意外、烧伤、溺水、中毒、机械性窒息、击打外伤、窒息。
2.城郊特点:城镇与郊区是有所差别的。一般说来,城镇多发击打外伤,农村多发窒息、交通事故和溺水。
3.性别特点:从整体来说,男童发生意外伤害并且死亡的几率要高于女童1.5倍左右。从致死原因来看,在溺水死亡的儿童中,男性约为女性的3倍。
4.时间特点:意外死亡事故在春夏比较集中,其中又以六月份发生率居高。
三、保护不到位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多方面的保护,但这些保护并非没有一丝疏漏。比如有的父母整天外出工作,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比较少;夏季农村的河坝没有专人看管,防护措施不到位;家里以及某些公共场所把危险品摆放在孩子容易接近的地方;安全知识没有普及到每一个儿童等。
你家的小神兽,你照顾的可好?
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新年-全国人民与疫情的抗争”,中国传统的走亲访友变成了足不出户的恭祝。小编今天来采访一下你在家是这样的吗??
答案是:不。这些小神兽们是不知道累的,睡觉五分钟,闹腾一整天,不管有几个大人,都抵挡不住他们的“花样”。他们会是这样,还有这样。
在家中隐藏的危害有:异物吸入、误食药物、高处坠落、烧伤烫伤、动物致伤。
四、重点敲黑板1、常见的异物主要有硬币、纽扣以及玩具零件等,应该选用质量过硬的餐具,并教育儿童不要随意吞咽硬币等异物。
2、家长将药瓶放在儿童触碰不到的位置上。但是如果误食,首先要让儿童尽可能多的喝温凉水,然后想办法催吐,医院洗胃。
3、在窗户外面装上栏杆。定期排查家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比如未铺平的地毯,没有归在墙边的线路,或者变松的窗台栏杆等。
4、不小心打翻了热水壶、碰倒了热汤,或者取暖时被火炉烧伤等。处理烫伤首先应降温,可以用流动水反复冲受伤处。如果是天气比较冷,穿的衣服比较厚的话,不可直接脱掉衣服,否则很容易撕裂烫伤的部位,造成二次伤害。因此在用凉水冲洗的时候要连同衣服一起,等温度降下来以后再脱去衣服。烫伤或烧伤都破坏了表层皮肤,这个时候很容易感染,因此整个护理过程都要保证受伤部位洁净。家里若是有烫伤药或者烧伤膏的话,可以轻柔地涂抹,倘若没有直接用干净的软布轻轻包扎伤口,医院。
5、儿童一旦被宠物抓到或者咬到的话,必须立即到相关部门打狂犬疫苗。如果受伤面积不大的话,在就医之前可以做一些预处理,用肥皂水或者清水反复清洁伤口20分钟以上,如果受伤面比较大的话,不能清洗太长时间,因为可能会出现大规模的继续失血。
最后,提醒各位宝妈宝爸们,出门戴口罩,尽量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回家后洗手。
推文创作●图文:潘青青
●排版:党办
战疫一线点击浏览▼1、心思缜密,不打无准备之仗——医院感染性疾病门诊主管护师屈妍杰
2、一篇来自疫区的日记:“儿子,妈妈厉害么”
3、“我是党员,一定要去!”
疫情防控点击浏览▼1、儿医旗帜飘扬在战“疫”一线
2、全方位预防隔离措施保障急诊患儿顺利手术
3、众志成城全力备战——安保部开展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疫情科普点击浏览▼1、致广大患儿家长朋友们的温馨告知
2、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你知道吗
3、疫情当前,婴幼儿家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