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年约有万人
发生不同程度的烧烫伤,占总人口的2%
死亡人数仅次于交通事故
烧烫伤在儿童意外伤害中后果尤为严重
病死率高,即使救治成功
往往遗留各种并发症
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及肢体功能
进而损害其劳动能力及生活质量
给家庭带来巨大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因此我们每一个人
特别是烧伤整形专业医护人员
都应自觉宣传烧烫伤预防、急救及康复知识
预防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治疗
少一个再少一个烧烫伤患者
多一个再多一个幸福家庭
您的转发将惠及您的家人和朋友
无限转发,将惠及全社会
......
烧烫伤为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具有可预防性。因此我们要加大烧烫伤知识的宣传力度,让大家认识到烧烫伤危险源在哪里,通过预防减少风险的发生;
同时,我们通过对烧烫伤后急救知识的宣传,宣传“冲、脱、泡、盖、送”烧烫伤急救五步骤,让大家知道发生烧烫伤后第一时间应如何急救,从而减轻烧烫伤损伤程度。
01
烧伤的原因及种类有哪些?
烧伤的原因为热力、某些化学物质、电流以及放射线所致皮肤或其它组织的损伤。按不同的致伤因素,其烧伤种类包括以下几类:
1.热力烧伤:多见于日常生活和意外事故。
2.化学烧伤:由化学物质(酸、碱、磷等)引起的意外事故多见。
3.电烧伤:多因违反操作规程或缺乏用电知识而发生的意外事故,有以下两种原因引起:
①电接触性烧伤:人体某部位触电后,电流通过人体而致伤,其烧伤部位有进口和出口。
②电弧烧伤(又称电火花烧伤):人体接近高压电后,瞬间产生的电弧,引起衣服燃烧而致烧伤。
4.放射性烧伤;
02
多高的温度可致热力烧伤?
热水、热液的温度达到47℃,人体皮肤即有痛的感觉,如果超过55℃,皮肤组织则已经损伤。火焰致伤的温度,平时多为-℃,火灾时达℃以上,而电弧是高压电的两个电极或高压电与人体之间产生的光亮桥带,其温度可达数千度。
03
如何预防烧伤?
1、加强宣传,让民众了解烧伤的危害性和严重性。烧伤是常见的外伤,但绝非是一般的皮肤外伤,它累及全身各个系统,严重烧伤的死亡率很高,并可使伤员丧失劳动和生活能力,因此必须引起社会及家庭的高度重视。
2、加强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加强住宅、建筑物、公共场所的防火措施,完善防火设备,严禁携带易爆易燃物品乘车,以及工矿企业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制度,是预防烧伤发生的重点。
3、从发病年龄上看,5岁以下的小儿占首位,因此必须重视小儿的管理和预防知识教育,勿让小儿接触易爆易燃物品、不独自使用明火工具、要让孩子远离热水瓶、热汤盆、电磁炉等一些高危物品。特别提醒:在浴缸洗澡时,一定要先加冷水再加热水。
4、电烧伤、化学物质烧伤等特殊原因烧伤日趋增多。因此,强调安全使用电器,妥善保存和使用常见的化学物品(如酸、碱等),对预防烧伤发生十分重要。
5、在夏季,可燃性粉尘在一定浓度和温度下可能发生爆燃,往往形成严重烧伤,从事此类工作的人员和单位应予以重视。
04
烧伤后如何急救?
烧伤急救的及时,可以减轻烧伤的深度和重度,减少合并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等。急救应体现一个“快”字,俗语说,水火不留情。烧伤的早期急救一般采取“冲、脱、泡、盖、送”五字处理法。具体方法为:
“冲”即冲水降温,把烧伤部位,放到水龙头下,用清洁的、流动的冷水冲洗30分钟左右。
“脱”是指除去皮肤上的衣物,这一步是希望让皮肤尽快散热。
“泡”凉水目的同样也是为了散热。继续用冷水持续浸泡烫伤的部位10~30分钟,不仅散发热量,还可以缓解疼痛。
“盖”一方面可以减轻疼痛感,另一方面可以隔离污染,防止感染等进一步损伤。
“送”医院。烧伤是一个特殊专科,很多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医生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所以“冲脱泡盖”后要及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这里要再次提醒大家,烧烫伤后,第一时间到自来水下冲水,医院处理效果好得多。请大家记住,烧烫伤后,一定要先急救,医院。
05
烧伤后急救处理存在哪些误区?
1.认为烧伤只伤及皮肤,重视程度不够
实际上,局部烧伤同样能引起全身性反应。当成人烧伤面积达到20%、小儿烧伤面积达到10%以上时,就可以导致烧伤性休克,心、肝、脑、肺、肾、胃肠等器官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这种现象叫做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也有专家建议把烧伤称为烧伤病。也就是说,它不只是一种伤,而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需要进行综合治疗。
2.伤后不用冷水冲
有人认为,烧伤后不能用冷水冲,否则会导致感染。其实,烧烫伤后最好的急救措施就是用大量冷水冲,不但能够减轻疼痛,更重要的是能够减轻烧伤程度,带走热量,减少水疱产生,避免了进一步的损害。
3.用酸碱中和法缓解
有人主张酸烧伤用碱中和,碱烧伤用酸中和,这种说法从理论上说是对的,但在实践中不可取。因为在酸碱中和的过程中会放热,会在原来化学烧伤的基础上又产生了热烧伤,加重伤情。所以,现在不主张化学烧伤后使用酸碱中和法,而主张用大量冷水持续冲洗。
4.涂牙膏、紫药水和红药水
牙膏、红药水、紫药水都不能控制创面感染。而且由于颜色遮盖了创面,还容易影响医生对烧伤深浅程度的观察。
5.听信民间偏方乱抹东西
不要听信民间偏方乱抹东西,比如往伤口上抹牙膏、猪油、酱油、柴油、盐水、面粉等等,这些都是不可取的。俗话说的好,别在伤口上撒盐,受伤的细胞失去了真皮的保护,碰到酱油、盐水等,那得多疼啊;不要涂猪油、牙膏,因为可能造成继发感染,影响伤口愈合。
06
哪些烧伤病人需要入院治疗?
凡有深Ⅱ度、Ⅲ度烧伤,特殊原因烧伤(化学、电等),特殊部位烧伤(面部、手和会阴等)或烧伤面积在5%以上者均应住院治疗。烧伤面积不足5%的浅Ⅱ度烧伤,可给予简单清创包扎,门诊观察治疗。
07
烧伤后哪些病人可以不要静脉输液?
烧伤后静脉输液主要是为达到补充血容量、供给机体营养及治疗的目的。对于机体状况良好,进食无困难,成人烧伤在20%以下,小儿烧伤在10%以下的浅度烧伤,无感染情况下一般不需要静脉输液,只要口服一些含盐饮料或含电解质的烧伤饮料即可。
08
烧伤后病人口渴能喝水吗?
烧伤后病人出现口渴,通常是血容量不足的表现,烧伤面积越大渗出越严重,口渴也越明显,此时单纯饮水不能缓解口渴现象,大量饮用反而可加重胃肠道负担,引起急性胃扩张,或发生水中毒。因为烧伤病人渗出液不只是水份,而且含有电解质、血浆等其它成份,临床上常用的口服液为补液盐或烧伤饮料,烧伤饮料的具体配制方法为即在ml凉开水中加0.3g食盐,0.15g小苏打(碳酸氢钠),适量糖。原则上口服补液应当少量多次,酌情增减,切不可任意满足病人口渴的要求,对严重烧伤病人除经口服补充饮料外,主要的补液途径是通过静脉补充血容量,缓解口渴。
09
烧伤后的肢体为什么要抬高?
烧伤后由于微循环发生改变,引起的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血流淤滞,血管壁通透性升高,严重者微动脉、微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广泛地形成血栓,造成烧伤部位的肿胀、疼痛,肢体表现更为明显。通过肢体抬高(高度与心脏水平或高于心脏),加强静脉回流,对改善局部的微循环,减轻水肿,缓解疼痛都起到了一定作用,同时,局部循环改善,可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治疗时间。
10
烧伤后病人饮食需注意什么?
除存在口腔粘膜和食道烧伤外,烧伤后病人是可以进食的。机体的代谢增加和组织持续消耗是严重烧伤反应的特点,一般而言,烧伤越严重,发生营养障碍的可能性也越大。营养不良可延迟创面愈合,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抗感染和组织修复的能力进一步削弱,严重影响预后。所以,对于严重烧伤病人,给予足够合理的营养支持是提高烧伤病人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和缩短病程的重要治疗措施。口服法补充营养不仅经济方便,而且营养素组成也较齐全,并能增进食欲,促进胃肠道蠕动。在无其他病情及治疗方面禁忌的病人,应尽量鼓励其口服,并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严重烧伤病人,饮食应由少量试餐开始,逐渐增加,避免发生急性胃扩张和腹泻。2.烧伤前胃内有残留食物的病人,暂不进食,伤后第2~3天,胃肠蠕动功能恢复后进食,开始每日3~4次,每次40~80ml,以后逐渐增量。
BEAUTIFUL
LIFE
END
蚌埠三院(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安徽省重点培育专科,蚌埠市重点扶持专科,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科室副主任,享受蚌埠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市委市政府“”烧伤科研创新团队,市五四青年奖章,“最美青工”等多种荣誉。宣传烧伤整形医学科普知识,倾心公益不遗余力,对您能有点帮助,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专家门诊时间
烧伤门诊
门诊时间:周五上午、下午
门诊地点:蚌埠三院门诊大楼三楼
整形美容门诊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下午
门诊地点:蚌埠三院医学美容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