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物理因子治疗的康复护理常规

白癜风平安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6010208.html
白癜风平安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6010208.html
白癜风平安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6010208.html

一、低频电疗法的康复护理常规

低频电疗法(lowfrequencyelectrotherapy)是应用频率在Hz以下的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常用的低频电疗法包括直流电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ES)、感应电疗法、温热功能性电刺激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ENS)、功能性电刺激疗法(FES)、痉挛肌电刺激疗法等。

(一)临床应用

1.直流电疗法(galvanization)是应用小强度的直流电作用于人体治疗疾病的方法。包括直流电疗法、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电化学疗法。借助直流电将药物离子导人人体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直流电药物离子导人法(electrophoresis)。单纯使用直流电疗法少见。

2.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euromuscularelectricalstimulation,NES)是指应用低频电刺激神经,使肌肉收缩,促进其功能恢复的治疗方法。主要治疗作用是加速神经的再生和传导功能的恢复,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环,减轻水肿;防止、延缓或减轻失用性肌萎缩和挛缩的发生。

3.感应电疗法是应用感应线圈获得的低频交流电来治疗疾病的方法。主要治疗作用

是刺激暂时丧失运动的肌肉,使之被动收缩,从而防止肌肉萎缩。

4.温热低周波疗法是结合低频电刺激和温热作用为一体的一种治疗方法。主要作用

是止痛、消除疲劳、促进血液循环。

5.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ransculaneouselectricnervestimulation,TENS)是措通过皮肤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作用于人体的电刺激方法。所采用的电流频率为2~Hz单相或双相不对称方波脉冲电流。TENS的主要治疗作用是镇痛、促进血液循环、加速骨折愈合、兴奋神经肌肉、促进神经肌肉功能恢复等。

6.功能性电刺激疗法(functionalelectricalstimulation,FES)是指利用低频脉冲电流作用于已丧失或部分丧失功能的器官或肢体,以产生的即时效应来代替或纠正器官或肢体功能的治疗方法。

7.痉挛肌电刺激疗法(Hufschmidttherapy)是采用先后输出的两路方波(频率0.66-1Hz,波宽0.1-0.5ms)来分别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所致痉挛肌和拮抗肌,并使痉挛肌松弛的治疗方法。主要作用是通过刺激痉挛肌的肌腱而降低痉挛肌张力;通过刺激拮抗肌的肌腹,促进拮抗肌收缩,通过交互抑制而降低痉挛肌张力。

(二)护理要点

1.治疗前解释清楚,并告知疗程,治疗中自我感觉,疗效等。

2.充分暴露治疗部位,注意皮肤有无破损。

3.治疗前取出治疗部位或附近的金属物件,防止灼伤。

4.直流电离子导人可能发生过敏反应的药物时治疗前应先进行药物过敏试验。

5.治疗时不能接触仪器,不能移动体位以免电极板与皮肤分离。

5.向患者交代治疗时有轻微的针刺感、紧束感、蚁走感为正常反应,咽部治疗可出现闪光感,头部治疗时口腔可有金属味。若有烧灼或疼痛感为异常反应,应立即告知工作人员查明原因处理。

7.治疗时应缓慢调大电流强度,结束时要缓慢调小电流强度。治疗过程中若患者治疗

部位皮肤出现知觉丧失、破损或皮肤病,则此部位不宜治疗,要及时告知治疗师。

8.治疗过程中要预防烧伤,一旦发现患者有疼痛或烧灼感,应立即停止治疗,及时进

行检查及处理。

9.治疗后容易皮肤干燥,多次治疗后皮肤可有痒感或出现小丘疹,此时应叮嘱患者不

要抓挠皮肤,可用热水清洗后涂擦润肤剂或用皮炎平外涂局部皮肤。若出现皮肤电灼伤,按局部烧伤处理。

二、中频电疗法的康复护理常规

中频电疗法(mediumfrequencyelectrotherapy)是应用频率在-00Hz的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中频电疗法有:音频电疗法、调制中频电疗法、干扰电疗法。

(一)临床应用

1.音频电疗法又称等幅正弦中频电疗法(undampedmediumfrequencyelectrotheapy),是指采用频率在-Hz的等幅正弦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主要作用是软化癫痕、松解粘连、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镇痛等。

2.调制中频电疗法(modulatedmediumfrequencyelectrotherapy)指将10-Hz的低频调制成-Hz的中频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这种电流具有低、中频电流的特点,减少人体的电阻,作用较深。主要治疗作用是消炎止痛,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3.干扰电疗法(interferentialelectrotherapy)是指输出频率为Hz与Hz±Hz,差频为0~Hz的两路正弦交流电交叉输入人体,在电力线交叉处会形成干扰电场,产生低频调制中频电流,以这种干扰电流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干扰电具有低频电与中频电的特点。主要治疗作用是镇痛,抑制感觉神经,提高痛阀;改善周围血液循环,促进渗出物吸收;刺激肌肉收缩;加速骨折愈合等。

(二)护理要点

1.治疗前解释清楚,告知患者治疗应有的感觉,出现异常感觉如刺痛或灼热感等,应

及时告诉治疗师。

2.充分暴露治疗部位,注意皮肤有无破损,如治疗部位有皮肤破损,应避开或处理后

进行治疗。

3.治疗前取出治疗部位或附近的金属物件,注意有类似心脏起搏器等体内埋入型医用

电子仪器的病人禁止使用。

4.治疗时注意导线、金属电极与夹(金属扣)、勿触及皮肤,电极摆放平坦并固定稳

要,否则会造成皮肤损伤,患者的手不要触及治疗仪,防止电击,两电极间无电阻时不可相碰,以防短路。

5.在治疗时应先开机再将电极接触皮肤,治疗完毕后先卸下电极再关机。

6.治疗时应逐渐增加或减小输出强度,避免电击伤。患者不要自行调节电流强度,对

心脏病、老年人、幼儿、体弱者电流宜小。

7.治疗后患者皮肤若出现斑点状潮红,及时涂烫伤膏或照射紫外线预防感染。

三、高频电疗法的康复护理常规

高频电疗法(highfrequencyelectrotherapy)是指频率在00Hz以上的电疗方法。高频电根据波长分为短波、超短波、微波,其中超短波应用最为广泛。

(一)临床应用

1.超短波(短波)疗法是指利用超高频交流电作用人体,以达治疗目的方法。短波波长10-m,频率3-30MHz,超短波波长1-10m,频率30-MHz。主要作用是消除炎症,使局部组织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和代谢;使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高,有利炎症消除,并促进渗出液和漏出液的吸收;可抑制感觉神经的传导,提高痛阀。

2.微波疗法是指应用波长为1mm-lm,频率为-00MHz的特高频电磁波作用于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治疗作用与短波治疗类似,主要是镇痛消炎,促进组织生长修复。

(二)护理要点

1.治疗前给患者讲解本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女性患者经期不宜行高频电疗。

2.可嘱患者取下身上的一切金属物品。手表、助听器、手机应远离高频电疗机,禁止对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进行治疗,对体内有植入金属物(气管导管、骨科固定钢绽、金属节育器等)的部位应慎用。

3.婴幼儿治疗时应有人看护,当日行X线检查的部位不宜行高频治疗。

4.治疗时衣服和皮肤保持干燥,穿吸汗、不含金属的衣服。患者治疗部位出汗时及时擦干。截瘫、偏瘫及昏迷患者要注意防止呕吐物或尿液流至治疗部位。

5.治疗期间患者不可睡觉、闲聊、随意挪动、触摸电极、仪器、墙体及接地的金属物。若有不适感及时告诉工作人员处理,切勿在未关机的状态下擅自离开,否则易发生触电以及电火灾事故。

6.慢性炎症及粘连患者不宜进行过长疗程的超短波治疗,以免引起结缔组织过度增生而使局部组织变硬、粘连加重。进行微波治疗时应给患者戴防辐射护目镜,避免对眼、睾丸、小儿骨骺端使用微波,小儿慎用微波治疗。

7.治疗结束后注意观察皮肤反应,若剂量过大引起皮肤疼痛或斑状潮红,立即涂烫伤膏进行处理。

四、光疗法的康复护理常规

光疗法(phototherapy)是指利用日光或人工光线治疗疾病的方法。主要借助于光的热和化学作用来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包括红外线疗法、激光疗法、紫外线疗法、可见光疗法。

(一)临床应用

1.红外线疗法(infmredthempy)指利用红外线治疗疾病的方法。医疗用红外线分为

两段,即短波红外线(mml-1.5wm)、长波红外线(1.5-15μm)。红外线其主要的生物学作用为热效应。产热可以引起血管扩张、血流加速、改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营养,诚轻水肿、解痉,止痛。

2.激光照射疗法激光是指受激辐射而发的光,以各种形式的激光治疗某些疾病的方法,称为激光疗法。激光的生物学效应有热效应、压力效应、光化学效应、电磁效应等。激光的治疗作用依其能量的大小而不同,低能量的激光主要有抗炎和促进上皮生长的作用,高能量激光因对组织有破坏作用,可用于切割、烧灼或焊接组织。

3.紫外线疗法是指应用紫外线防治疾病的方法。紫外线系不可见光。主要作用是杀

菌、消炎、镇痛、脱敏、促进伤口愈合,促进维生素D生成,增强免疫细胞功能。

4.可见光是指电磁波谱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临床应用的可见光主要为红光、蓝紫光。红光产生热效应,穿透较红外线深,治疗作用与红外线相同。照射蓝紫光后发生光化学作用降低胆红素,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

(二)护理要点

1.治疗前应告知患者局部皮肤反应,并检查治疗部位知觉,感觉障碍者一般不予红外

线治疗。

2.光疗时注意保护眼睛,治疗时须戴护目镜,放射治疗后1-3日不做紫外线治疗,照射期间停用化妆品,禁止激光直射眼睛、甲状腺、伤口缝合线、孕妇腰腹以下以及色素沉着的部位。

3.禁止对恶性肿瘤、出血倾向、高热、活动性结核、急性扭伤早期、急性化脓性炎症、水肿增殖的癫痕、动脉阻塞性疾病进行光疗,急性外伤24-48h不能照射红外线,以免肿痛、渗出加剧。对新鲜创面肉芽、植皮区、搬痕区及血液循环欠佳的部位慎用红外线治疗。如有创面或溃疡面应清洁后再进行治疗,治疗部位有毛发应先剪去后再治疗。

4.紫外线照射时只暴露照射部位,告知患者不可自行解开治疗巾。

5.治疗中及治疗后询问和观察皮肤反应,如皮肤出现灼痛感,考虑照射量过大,及

时涂凡士林或硼酸软膏处理,防止水疱。若照射后红斑反应过强,可用2.5%消炎痛霜涂于局部。

6.夏季因天气热,患者出汗较多,做光疗时要做头部冷敷,治疗后要饮水,防止中暑和脱水。

五、超声波疗法的康复护理常规

超声波疗法(ultrasoundtherapy)是指利用频率超过Hz以上的声波进行治疗的方法。超声波疗法的使用范围日益广泛,已远远超过理疗科原来的一般疗法,如超声治癌、泌尿系碎石及口腔医学的应用等,因此超声波疗法的概念也有广义的(包括各种特殊超声疗法)及狭义的(指理疗科常用的无损伤剂量疗法)两种。

(一)临床应用

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振动波,在机体中传播时,能对人体产生微细按摩的机械作用,超声波作用于人体组织产生机械作用、热作用和空化作用。超声波主要作用有镇痛、解痉,提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快血液循环,减轻组织肿胀,促进代谢物质的交换,提高组织的再生修复,松解粘连,软化癫痕等。

(二)护理要点

1.告知患者治疗中如酸胀、温热为正常反应,如有灼热或刺痛为异常反应,及时告诉

治疗师,调整超声波剂量。

2.孕妇腰腹部、颈交感神经节、小儿骨惭端、动脉硬化血管、曲张静脉禁用超短波。

对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慎用,治疗时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对脑、心、眼、性腺治疗剂量宜小,发热者应停止治疗。

3.糖尿病患者不宜在餐前治疗,并注意使用小剂量治疗以免引起低血糖反应。

六、磁疗法的康复护理常规

磁疗法(magnetictherapy)是指运用磁场治疗疾病的方法。磁场分为恒定磁场、交变磁场、脉动磁场、脉冲磁场。

(一)临床应用

磁疗分为静磁场和动磁场疗法。磁疗的主要治疗作用包括止痛、镇静作用,改善睡眠,缓解肌肉痉挛,消炎、消肿、降压、止泻、促进创面愈合、软化癫痕、促进骨折愈合,使良性肿物缩小或消失等。

(二)护理要点

1.治疗前解释磁疗的作用和应有的热感、震颤感。

2.治疗前取下患者的金属物品,手表、手机等易磁化物体。

3.磁疗的副作用较轻,偶见头晕、恶心、嗜睡、无力、失眠、心悸、血压波动等,一

般不需处理,极个别人不能耐受时,停止治疗后不适反应即消失。

4.严重肝、心、肾病者慎用磁疗。高热、出血倾向、体质极度虚弱、不能耐受磁疗副

作用者、孕妇、植人心脏起搏器者禁用。

七、传导热疗法的康复护理常规

传导热疗法(conductiveheattherapy)是指以各种热介质(水、蜡、泥、中药),将热直接传至人体达到治疗疾病以促进康复的方法,又称为温热疗法。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湿热外敷、石蜡疗法、水疗、泥疗、中药外敷。

(一)临床应用

1.石蜡疗法(paraffintherapy)是利用加热后的石蜡进行治疗的方法。石蜡的温热作用可以镇痛,缓解痉挛,加强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浸润吸收,加速组织修复,增加其弹性。其机械压迫作用,利于水肿消散。敷蜡后皮肤润滑,可以软化癫痕。

2.湿热袋敷疗法是指将硅胶颗粒放于袋中加热后热敷的方法。

(二)护理要点

1.治疗前嘱患者清洗治疗部位皮肤,剃去过长的毛发。

2.石蜡治疗过程中患者不可随意活动治疗部位,防止蜡块、蜡膜破裂,蜡液流出致

烫伤。

3.使用热袋时避免压在身下,防止袋子破裂,感觉过热时可加垫干毛巾隔开。

4.治疗中及时查看患者皮肤情况,询问患者反应,如有疼痛应立即查找原因并及时处

理,治疗过程中若出现皮疹应立即停止治疗。

5.热疗出汗较多应擦干汗液,更换衣服,防止受凉并及时补充水分。

6.局部皮肤感觉障碍者慎用,高热、昏述、急性化脓性炎症、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

结核、皮肤感染、孕妇、恶性肿瘤、出血倾向、有周边血管疾病、体质虚弱者、感觉障碍者禁用热疗。

八、冷疗法的康复护理常规

冷疗法(coldtherapy)指利用低温冷冻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根据温度的高低可以分为两种:冷疗法,温度低于体温与周围空气温度,但在0℃以上。另一种冷冻疗法,温度在0℃以下,其中温度在-℃以下为深度冷冻疗法。冷疗的方法有冷敷、冷水浴、冷欧风、冷气雾喷射、冷压力治疗。

(一)临床应用

冷疗可以收缩小血管,减慢血流,降低代谢率,神经传导速度下降。临床常用于止痛、止血、降温、减少渗出、减轻充血、缓解肌肉痉挛、降低组织代谢。

适应证:高热、中错、脑缺氧、软组织急性扭挫伤早期、肌肉痉挛、关节炎急性期、骨关节术后肿痛、软组织感染早期、烧伤、烫伤、鼻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等。

禁忌证:动脉硬化、血管栓塞、雷诺病、红斑狼疮、高血压、心肺肾功能不全、恶病质、冷过敏等。

(二)护理要点

1.向患者解释冷疗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嘱患者过冷时向工作人员反映,防止过

冷时引起组织冻伤。

2.治疗时对非治疗部位保暖,腹部、足底不可冷敷。

3.治疗时观察患者全身及局部症状,出现寒战、冷痛觉、头晕、心慌、心动过速、冷

疗处皮肤水肿苍白,应立即中止治疗,予保暖。

4.创伤超过48小时不宜使用冷疗,否则会引起冻伤及延长伤口愈合过程。

5.应用冷疗时应严格掌握治疗时间,观察局部情况,防止过冷引起组织冻伤。局部冷疗时偶见寒战等全身反应,此时可在身体其他部位同时施行一些温热治疗如热敷、红外线等便可避免。

6.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者慎用,动脉硬化、血管栓塞、严重心肺肾功能不全、严重恶病

质、慢性炎症或深部有化脓者、冷过敏者禁用。

九、水疗的康复护理常规

水疗(hydrotherapy)指利用水作为介质来进行治疗疾病的方法。利用水的浮力、温

度、物理作用以及溶解在水中的物质的作用,以不同的形式作用于人体来进行治疗的方法。水疗的形式主要有浸浴、旋涡浴、蝶形槽浴、水中运动。

(一)临床应用

1.浸浴(immersionbath)患者的全身或一部分浸入水中进行治疗的方法称为浸浴。根据浸浴的水温不同,又分为:冷水浴(水温26℃以下);凉水浴(水温26-33℃);不感温水浴(水温34-36℃);温水浴(水温37-38℃);热水浴(水温39℃以上)。温水浴与不感温水浴有镇静作用,适用于兴奋过程占优势的神经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整挛性瘫练等。凉水浴与冷水浴有提高神经兴奋性的作用,适用于抑制过程占优势的神经症。热水浴有明显的发汗、镇痛作用,适用于多发性关节炎、痛风、肌炎等。

2.旋涡浴(whirloopbath)患者的全身或一部分在发生旋涡的浴水中治疗称为旋涡

裕。旋涡浴除具有温水浴的作用外,主要作用还有水流、气泡的按摩作用。

3.蝶形槽浴(buterflyshapedtanklbath)应用蝶形槽进行水浴的方法称为蝶形槽溶,又称8字槽浴或哈伯特槽裕。主要作用是供患者浸浴时上下肢伸展治疗,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运动功能。

4.水中运动(undernwalerexercise)水池中进行运动训练的方法称为水中运动。主要作用是使患者在水中进行训练时水的浮力减少下肢的负重,以利于训练。

(二)护理要点

1.解释水疗的目的、配合方法。备好溶巾、衣裤,热水浴应备好一条小毛巾冷敷额头。

2.不能在空腹或餐后1h内进行水疗。

3.治疗期间可适量饮水,出现头晕、心慌、多汗等不适应立即终止治疗,保温休息。

4.出浴后在地面行走时应小心,注意防跌倒,最好有人搀扶。

十、压力疗法的康复护理常规

压力疗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ershaoshang.com/sszb/63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