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我们发了一篇杜医生讲解如何有效提高儿童免疫力的文章,相信大家都深有感悟。
本来想说没有这么快与大家见面,但是今天佩佩幼儿园请到了张璐医生为家长讲儿童急救知识。
下面我就为各位宝妈分享一下这次讲座的内容,希望对各位宝妈们有帮助。
划重点
泸州市妇幼保健院
发展行为科副科长
张璐
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
四川省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专委会常委
四川省泸州市儿科委员会委员
宝宝树专家开讲嘉宾
泸州市0-6岁儿童智力残疾鉴定专家
泸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副科
拥有国家医学实用技术专利一项
曾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发育行为科进修深造
擅长儿童保健中儿童脑发育状况的评估和智力评定,与儿童脑发育相关的行为问题,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擅长儿童遗尿症,多动症(注意力缺陷,多动,冲动),孤独症,学习困难,营养不良,矮小症,性早熟的诊断和治疗。
这么多头衔,这么丰富的履历
注定了此次讲座
干货满满,全程无尿点
在期间我最受益的一句话就是
“孩子放手,不放眼”
我们可以给还是合理的自我空间,让他自己玩耍,但是我们一定不能让孩子独处在另一个空间。
要让孩子活动在家长的视线范围内,
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事故的发生!
废话不多说
现在为大家带来张医生的纯干货课程
让你的宝宝享受和私立贵族学校一样的教学
接下来是纯干货
干货满满
主讲
内容
关于宝贝
常见外伤处理
急救
异物吸入,窒息复苏的急救
出行安全
出入公众场所常见问题
01
常见外伤处理
儿童意外伤害已超越所有疾病之和,成为我国0~14岁儿童死亡的首要死因,
占儿童死亡率的26%。孩子天性好动,难免出现各种意外和伤害,父母们和家长们迅速采取正确急救措施十分重要,下面介绍几种常见外伤的处理方法:
?擦伤:
擦伤是指宝宝外伤擦破表皮的伤口。
对于很浅、面积较小的伤口,可用湿纸巾或清水将伤口擦洗干净,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周围皮肤,再贴上创可贴或用消毒纱布包扎好。
如果擦伤面积比较大、伤口上沾有无法自行清洗掉的沙粒、污物,或受伤部
位肿胀、严重疼痛、周边机体组织破碎、血流不止,或受伤在重要位置(如脸部),建议立即送医。对于大而深的伤口,更应及时带宝宝去外科做局部清创处理,并注射破伤风针剂。
关键字:观察,清理,碘伏,酒精,不同型号的创可贴。
?切割伤(划伤):
切割伤是刀、剪、玻璃片或锋利的器具造成的损伤。
切割伤最多发生在手部。首要处理是用局部直接压迫法止血,或捏住手指两侧止血。先用干净纱布或毛巾稳固而轻柔地压在伤口上至少5分钟,切勿经常将毛巾拿开查看伤口。5分钟后,若仍有出血,可以延长5分钟。95%的情况下,可依靠压力止血。如果15分钟后血还没止住,或伤口每隔片刻就有出血,可能伤及动脉血管,应立即送医。
血止住后,可用淡盐水和肥皂将伤口清洗干净,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再用消毒纱布或创可贴覆盖,最后用绷带包扎固定。
关键词:压迫止血,酒精碘伏消毒,包扎
如果是面部伤口或伤口裂开超过1厘米长,医院接受缝合治疗。因为割伤在6小时内可以缝合伤口,促使伤口愈合和减少伤口感染,减少疤痕形成。
注意,不要使用酒精或过氧化氢刺激伤口,这些消毒剂会杀死伤口愈合所必要的新细胞;不要在切口面使用抗生素药膏,这类药物会影响伤口愈合速度。
?刺伤:
被钉子、针等锐利的物品刺伤,一般会有少量血流出,因为伤口窄、深、细菌不易被排出,很容易引发炎症。在紧急处理刺伤伤口时,需要挤压伤口,流出一小点鲜血,同时细菌也会被排出。假如被刺伤,刺伤无论伤口多小,都有感染破伤风的危险,务必要及时就医,注射破伤风针。
如果木刺、竹刺等异物留滞在皮下,使皮肤多少有些麻木,再用消毒过的针轻轻挑开皮肤,使异物暴露出来,用消过毒的镊子将异物夹出来。
?挫伤
挫伤多表现为局部肿胀和淤血。淤血多是外力导致皮下毛细血管破裂,血液从毛细血管破裂处渗至皮下,在完整的皮肤上出现青紫肿痛。以前常用“揉散”来处理这类情况,但往往事与愿违。“揉散”一方面越揉越出血,由于不定位的用力,不断挤压,把更多的血液压迫到血管外,使肿块增大;另一方面越揉越痛,此时外渗至皮下的血液已属异物,而且皮下神经丰富,因此使疼痛感明显加重。
正确的处理方法:当儿童摔伤后,立即用手掌紧紧压迫受损部位五分钟,压迫面积要大于受伤面积。能直接减少出血,加快凝血过程,预防皮下淤血、水肿。如果皮肤上出现瘀血,应赶紧用塑料袋加些碎冰和冷水,压迫效果会更好。如果受伤部位是胳膊或腿,将患处适当抬高也有利于消肿。
在发生瘀血后24小时内,应该冷敷减轻肿胀。第一轮冷敷20分钟,停20分钟,反复进行2~3小时。冷敷可以达到镇痛消肿的效果。瘀血24小时后,可以用温水热敷患处,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瘀血消散。一般来说,皮下瘀血都能被机体慢慢吸收,时间大约需要2周或更长。
关键词:压迫,冷敷,轮换
?扭伤
多在外力作用下,使关节发生超常范围的活动,造成四肢关节或躯体部软组织(如肌肉、肌腱、韧带、血管等)的损伤,而无骨折、脱臼、皮肉破损等情况。主要表现为损伤部位疼痛肿胀和关节活动受限。
受伤后24小时内,最好冷敷不要用热敷,用冷毛巾包冰块冷敷20分钟,冷敷可以达到镇痛消肿的效果。受伤第2天后,可以改用热敷促进肿胀消退,条件的话,还可以用弹力绷带包扎扭伤部位,保护和固定受伤关节。把扭伤部位垫高,也可帮助减轻肿胀。
?烫伤
紧急治疗:台湾总结了烧烫伤的急救原则,即“冲、脱、泡、盖、送”起到了很好的救治效果。
再次向大家介绍。
冲---将烧烫伤的部位用清洁的流动冷水轻轻冲或浸泡10-30分钟左右,冷水可可将热迅速散去,以降低对深部组织的伤害。如果疼痛持续较重,可延长冲浸的时间,如果没有冷水,可用无害冷液体代替。一般的自来水中细菌含量很少,完全可以使用,不用担心可能发生感染。如果在没有自来水的情况下,井水、河水也可以使用。不要在伤处涂抹草药、牙膏、醋、酱油、色拉油等,此类物品可能会造成伤口细菌感染,并有可能加重烧伤深度。
脱---在充分的冲洗和浸泡后,在冷水中小心除去衣物。可以用剪刀剪开衣服,千万不要强行剥去任何的衣物,以免弄破水泡。因为水泡表皮在烧伤早期有保护创面的作用,能够减轻疼痛,减少渗出。由于烧伤后该部位及邻近部位会肿胀,要在伤处尚未肿胀前把戒指、手表、皮带、鞋子或其它紧身衣物去除,以防止肢体肿胀后无法去除,而造成血运不畅,出现更严重的损伤。
用剪刀剪开
泡---对于疼痛明显者可持续浸泡在冷水中10-30分钟。此时,主要作用是缓解疼痛,而在烧伤极早期的冲洗能够减轻烧伤程度,十分重要。但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及小孩和老人,要注意浸泡时间和水温,以免造成体温下降过度。
盖---使用干净的或无菌的纱布或棉质的布类覆盖于伤口,并加以
固定。这样可以减少外界的
污染和刺激,有助于保持创口的清洁和减轻疼痛。
送---转送到专业治医院进行进一步正规治疗。
海姆立克急救法
?什么是海姆立克急救法?
急性呼吸道异物堵塞在生活中并不少见,由于气道堵塞后病人无法进行呼吸,故可能致人因缺氧而意外死亡。
海姆立克急救法(HeimlichManeuver),又名“海氏急救法”,是美国医师亨利·海姆力克年发明的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的急救方法。在后来的12年时间内,海氏急救法挽救了1万多人的生命,目前已经是世界抢救气管异物患者的标准方法。
从此该法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拯救了无数患者,其中包括美国前总统里根、纽约前任市长埃德、著名女演员伊丽莎白·泰勒等等。因此该法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拥抱”。
家长们下面所讲内容
是重点中的重点
请大家牢牢记住
?现场张璐医生为避免大家理解不到位,亲自上台做了示范,简直不要太棒
张璐老师示范
一岁以上:
常采用站位法。即病人神志尚清醒能站立,救护人从背后抱住其腹部,
一手握拳,将拇指一侧放在病人腹常采用站位法。即病人神志尚清醒能站立,救护人从背后抱住其腹部,一手握拳,将拇指一侧放在病人腹这样由于腹部下陷,腹腔内容上移,迫使膈肌上升而挤压肺及支气管,这样每次冲击可以为气道提供一定的气量,从而将异物从气管内冲出。施压完毕后立即放松手臂,然后再重复操作,直到异物被排出
一岁以下:
3岁以内小孩应该把孩子抱起来,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成人急救:
如果是成人站在病人背后,用两手臂环绕病人的腰部,然后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在病人胸廓下河脐上的腹部。再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重击压迫病人的腹部。重复以上手法直到异物排出。
自救:
自救是应该稍稍弯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的水平物体上,以物体边缘压迫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重复之,直到异物排出。
正确的心肺复苏教程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佩米育儿百科
由于文字有限,关于儿童出行安全注意事项
我们留到下期再进行讲解
请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