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作为家长要时刻警惕潜伏在孩子身边的诸多危险因素,如:外伤、烧烫伤、异物卡侯、过敏反应等,除此之外,还应特别注意孩子的饮食,很多孩子因为贪嘴积食而遭“劫”。据统计,儿科常见病中有80%是由于积食引起,尤其逢年过节,节假日期间,因此如何快速判断儿童是否积食及其处理方法,对预防儿童生病有很大作用。
积食发生的原因:跟儿童的生理特点有关:儿童常以“脾常不足”存在,也就是脾气虚,脾气虚则运化食物的能力较差,所以如果吃了难消化的食物、饮食过量等都会加重脾运化的负担,都会引起积食。
跟父母的喂养观念有关:很多家长会觉得小孩子处在快速生长期,所以需要补充多多营养才能满足小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这样就加重脾运化的负担,导致积食发生。
长期使用抗菌素治疗的孩子,其肠道的菌群容易出现紊乱,导致消化吸收不良,也容易引起积食。
积食的临床表现:从舌苔方面判断:
如果孩子舌苔比平时厚腻,那么大概率是有积食了。
从闻口气方面判断:
如果孩子明显口气大、甚至有酸臭的感觉,那多半也是食物不消化,积滞堵塞在胃肠道里了。
从睡眠方面判断:
如果平时睡得好好的,这两天突然睡的不安稳,哭闹、说梦话、翻来覆去、变成趴着睡,有时还会磨牙,那孩子也多半是积食了。胃不和则卧不安。
从大便方面判断:
如果发现孩子开始便秘、拉稀、有奶瓣、有残渣、味道酸臭、鼻涕样便,不用犹豫,基本就是积食了。
从其他方面判断:
孩子手上有倒刺、脸上有白斑、鼻梁上额头上有青筋、长眼袋等等,这样的孩子大多是长期积滞有脾虚。
日常应该注意些什么呢?1.调整饮食结构
简单给家长的提醒:控制孩子的饮食,尤其是控制肉食和寒凉食物的摄入,这里的控制饮食不是怕孩子积食,控制着孩子这不能吃,那也不能吃。而是有选择的控制,肉食控制量,不要吃多了;油炸、零食、饮料、生冷刺激的东西尽量少吃;早上可以给孩子喝杯温水或牛奶;晚饭不要吃撑了,更不要在睡前吃东西。
2.改变饮食习惯
都说“食而不语”,有些小孩子一边玩耍、看电视、玩手机,一边吃饭;家长应该逐渐改变这些不好的习惯,但也不要威逼利诱让孩子吃饭。孩子有时候不吃饭,要么不饿,要么积食了没胃口,因此建议养成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
3.食疗
日常可把低聚乳清、谷芽、麦芽这些健脾胃、消积食的食物打成粉,当成调料或做馒头给孩子吃,可帮助消化。
推拿按摩手法开始以轻柔为主,孩子适应推拿后,再逐渐加重。
1.揉板门1-2分钟
用拇指按揉拇指下方的掌面大鱼际中部。
作用:用于脾胃运化不足导致的积食、消化不良。
2.推小横缝1-2分钟
用拇指侧面在孩子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手指四指间关节横纹处做直线推动。作用:消胀、热退、散结。
3.分腹阴阳1-2分钟
用大拇指在两肋弓下缘做弧形推动。
作用:多用于防治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烦躁不安、夜啼等症。
4.摩腹1-2分钟
用手掌在肚脐周围,顺时针慢慢按摩。
作用:消食、理气、通肠道。
5.捏脊5次左右
用大拇指和食指提捏,由尾骨到大椎,从下向上捏脊。
作用:强身健体、健脾益气。
药物预防如果孩子积食比较严重,比如高热、肺炎等严重情况,建议医院就诊,用药物进行干预,以免耽误病情。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