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与少年心肺复苏最佳抢救时间是多久台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二个防灾减灾日,为提高本市青少年的防灾减灾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台山市减灾委、台山市应急管理局、台山市教育局、台山市红十字会联合台山市广播电视台,于5月8日上午11:00-12:00,在FM台山电台余珊主持的《童与少年》栏目直播“应急救护,为青少年生命护航”特别节目。

上午11点,台山红十字会岑卫婷常务副会长、应急救护师资敖俊杰老师和刘艳容老师上线FM90.4台山电台《童与少年》“应急救护,为青少年生命护航”特别节目。在节目中,嘉宾通过电波开展安全教育宣传,与广大师生对话,为青少年遇突发情况紧急处理等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望增强青少年安全意识和自我救助意识,使青少年掌握应急救援知识,帮助提高青少年在突发事件中的急救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提问:台山红十字会的精神是什么,这次疫情期间在社会上担任的角色是什么?

嘉宾回答:

台山市红十字会遵循红十字运动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普遍的七项基本原则,是以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维护人的尊严,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主要职能工作是“三救”,即备灾救灾、人道救助和应急救护培训;“三献”即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器官组织)捐献;还有学校青少年工作、志愿服务、对外交流等。近年来,台山市红十字会大力推动了“一元爱心日”、应急救护培训进社区、进校园、博爱家园等特色工作,吸引了很多的热心人士加入到红十字志愿者行列,工作成效显著,红十字事业取得了蓬勃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台山市红十字会行动迅速,在江门市内率先发出了募集公告。海内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和社会各界得知情况后,积极响应号召,凝心聚力、不计报酬、全心全力为本市筹集防控物资。截止目前,收到捐赠善款多万元;捐赠物资96批次,包括口罩、防护服、手套等多万件;向一线防疫检查点划拨了救灾帐篷、帽、多功能大衣等防寒保暖物资一批。还联合团市委、慈善会等单位向困境儿童、特困、低保户等弱势群体派发了口罩。同时,广泛动员市直机关单位、各镇(街)和企业组织开展无偿献血活动,有效缓解了疫情期间临床用血紧张局面。疫情防控期间,红十字志愿者们也十分踊跃,积极助力我市红十字会开展救灾物资搬运、捐赠物资清点、无偿献血宣传等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

提问:简述“急救”的重要性

嘉宾回答: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一下“应急救护”是什么,应急救护是指在突发伤病或灾害事故的现场,在专业人员到达前,为伤病员提供初步、及时、有效的救护措施。这些救护措施不仅是对伤病员受伤身体和疾病的初步救护,也包括伤病员的心理支持。

应急救护是院前急救的重要组成部分。灾害事故或突发疾病现场情况可能复杂多变,在没有医生和专业器材的情况下,“第一目击者”要懂得应用急救知识,就地取材,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对伤病员实施有效的初步紧急救护措施,为抢救生命赢得宝贵时间。因此应急救护具备现场的、初级的、群众性的、志愿无偿的四个特点。应急救护应遵循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

提问:现在青少年应当学会掌握哪些应急救护常识?

嘉宾回答:

总的来有两大方面:一是心肺复苏术;二是创伤救护。其中创伤救护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项技术。

提问:那么当他们遇到意外伤时该如何处理呢,如出血?

嘉宾回答: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强调一下,应急救护一定是要在做好自我防护和确保环境安全的情况下进行。

出血分为三大类型:动脉出血,静脉出血和毛血管出血;

人体的血液含量占体重的8%,比如说60kg重的话血液含量大概就是ml;大概就是两瓶大可乐,出血量5%,可自行代偿无异常表现,出血量20%,面色苍白肢凉,出血量40%,心慌呼吸快脉搏血压测不到可导致死亡,所以要根据失血程度采取相应的止血方法。

止血方法有:直接压迫止血,加压包扎止血,填塞止血,加垫屈肢止血,止血带止血(应急救护当中注重的是就地取材,止血常用的材料有无菌辅料、粘贴创口贴、气囊止血带、表带式止血带。就地取材所用的布料止血带,如用三角巾,毛巾,手绢,布料,衣物,等可折成三指宽的宽带以应急需。禁止使用电线,铁丝,绳子等代替止血带)

提问:流鼻血该怎么处理呢、骨折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嘉宾回答:

流鼻血止血这个情况在我们进校园培训的时候也了解到,还是有很多一部分的同学是没有掌握科学的处理方法,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坐直,上身微微前倾,手指捏住两侧的鼻翼,通过口腔呼吸,数分钟后观察是否停止出血,如果仍未达到止血效果,医院处理;

青少年常见的闭合性创伤---骨折

首先制动,减少伤员疼痛,减少出血和肿胀,避免损伤周围的组织、血管和神经,防止闭合性骨折转化为开放性骨折,便于搬运;

然后在实施固定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还是要遵循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

2.夹板等固定材料不能直接与皮肤接触,要加衬垫;

3.骨折固定是先固定骨折的上端(近心端),再固定下端(远心端);

4.四肢固定时,上肢为曲肘位,下肢呈伸直位;

5.固定时夹板长度应超过骨折部位上下两端的关节,以扶托整个伤肢;

6.开放性骨折,现场不冲洗,不涂药,不还纳,不复位,应先止血,包扎再固定;

7.肢体如有畸形,可按畸形位置固定;

8.四肢固定时,应尽量露出四肢末端,便于观察血液循环。

提问:偶遇烫烧伤怎么办,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应急处理方法

嘉宾回答:烧烫伤要注意“三不”原则:不慌,不涂(牙膏、猪油等),不挑(水泡)怎么样正确处理呢:要做到以下五点——

一冲:用自来流动常温的水持续冲洗,给患处降温,直至疼痛缓解

二剪:冲洗的时候迅速剪开伤处的衣服,取下伤处的首饰

三泡:感觉疼的话继续用凉水浸泡

四盖:用洁净的毛巾或保鲜膜覆盖创面,防止感染

五送院:大面积烧烫伤的,及时拨打急救医院,如果发现呼吸,心跳停止,就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提问:夏天中暑的救护方法

嘉宾回答:

中暑的原因主要是体内热量不断产生,散热困难,越积越多,加上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碍,身体无法调节,最后就会引起中暑

我们可以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或者温度较低的环境,解开其衣领裤带,以利患者呼吸和散热;然后用冷水或稀释的酒精帮患者擦身,帮助散热;多喝淡盐水,以补充流失的体液;简单处理后应立即打就医

提问:即将到临的汛期,在发生溺水的情况下可以有哪些应急救护措施呢?

嘉宾回答:对于溺水问题重点要预防为主,要做到“六不”

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溺水自救——淹溺进程很快,若抢救不及时一般4-6分钟即可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若在1-2分钟内得到正确救护,挽救成功率可达到%。

1.保持镇定,不要惊慌失措而手脚乱蹬,拼命挣扎,会使身体下沉更快,迅速引起窒息;

2.仰泳露鼻,屏住呼吸,放松肢体,尽可能保持头向后仰、面部向上的仰泳体位,使口鼻露出水面,有节奏、缓慢地一吸一呼;

3.深吸浅呼,呼吸时吸气要深,呼气要浅。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呼气时人体比重比水略重

不要盲目下水救人若同伴溺水应该这样做:

■现场大声呼叫,让周边大人帮助;

■有条件情况下,致电救援力量(、、);

■事情紧急,周边人员少,离岸较近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离岸较远,周边寻找绳子抛套给溺水者。

特别强调: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施救。救人也要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

溺水后救援:首先判断其状态,不同状态采用不同的抢救方法:

1.溺水者神志清醒,应陪伴溺水者做好保暖工作,拨打,及时送医;

2.溺水者昏迷,有呼吸有脉搏,清理口鼻异物,将其稳定侧卧位,呼叫,检测呼吸脉搏情况,随时准备心肺复苏;

3.溺水者昏迷,无呼吸但有脉搏(有心跳),清理口鼻异物,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拨打,及时送医;

4.无心跳无呼吸的,马上进行心肺复苏,知道急救成功或专业人员到达

提问:可以给大家普及一下什么是心肺复苏吗?

嘉宾回答:

心肺复苏术,英文简称CPR,心肺复苏不只是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如果普通人也能普及与掌握心肺复苏术,那么在公众场合下,如果遇到紧急时刻,我们也能第一时间伸出援手,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避免悲剧发生。因为紧急救护中没有比抢救心跳、呼吸骤停伤病员更为紧迫重要的了,心肺复苏,就是针对骤停的心跳和呼吸采取救命技术,人一旦呼吸心跳停止,18秒后脑缺氧,30秒后昏迷,4-6分钟后脑细胞开始不可逆的损伤,10分钟后脑细胞全部死亡。

所以最好是在4分钟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进行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这样使带有新鲜氧气的血液到达大脑和其他重要脏器

因此心肺复苏术的意义不仅要使心肺的功能得以恢复,更重要的是恢复大脑功能,避免和减少植物状态、植物人的发生,所以CPR必须争分夺秒尽快实施。

那么心肺复苏术具体要怎么实施?

第一步:确认环境安全,做好自我防护,施救者要快速观察周围环境,判断是否存在潜在危险,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二步:判断意识及反应,施救者用双手轻拍患者的双肩,俯身在其两侧耳边高声呼唤“先生(女士)你怎么了,快醒醒”,如果患者无反应,可判断为无意识;

第三步:检查呼吸时,应当让患者处于仰卧位,用听、看、感觉的方法检查患者的呼吸,判断时间约10秒。如果患者无呼吸或叹息样呼吸,提示发生了心搏骤停;

第四步:立即向周围人求助,拨打求助电话,并取来附近的AED;

第五步:在呼救的同时开始心肺复苏,施救者首先暴露患者胸部,将一只手掌根紧贴患者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中间,双手十指相扣,掌根重叠,掌心翘起,手臂伸直,上半身前倾,以髋关节为轴,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确保按压的深度为5-6厘米,按压的频率-次每分钟,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复原状;

第六步:检查口腔有没有异物,如果有的,先将其取出。然后用仰头举颌法开放气道,使患者的下巴及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垂直;

第七步:施救者的嘴巴应完全包住患者的嘴巴,用手指捏住患者的鼻翼,吹起两次,每次大概1秒钟,吹气时看到胸廓有起伏;人工呼吸

第八步:循环做30次胸外按压和两次人工呼吸,每做完5次循环,就要评估患者的呼吸和脉搏。如果患者的心博和自主呼吸已经恢复,将患者置于复原体位,随时观察生命体征,并安慰和照顾患者,等待专业医护人员到来

特别提醒:禁止对正常人进行心肺复苏训练!!!

提问:AED是什么呢?

嘉宾回答:

AED又称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它可以诊断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可以被非医护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医疗设备

提问:那AED该怎么用?嘉宾回答:越早的除颤治疗,伤患的生存率越高,使用方法很简单,只要按照语音提示操作就可以,但若提前经过培训的话使用就更能得心应手。

结语:

据了解,我国每年因心搏骤停而猝死的人数超过50万,远超过死于自杀、交通事故、及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的死亡人数。但在我国,应急救护普及率仅为2%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40%乃至60%,其中真正具备应急救护技能的人则更少。应急救护普及不能一蹴而就,但在广大学生群体中深入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能够大大加速这一进程,对于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希望各位听众今后继续加强急救知识的学习,温故而知新,做到学以致用,在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采取自救互救措施,及时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安全!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ershaoshang.com/mbss/50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