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了
流感肆虐的季节,宝爸宝妈准备好怎么预防和应对了吗?
熊孩子六岁了,上小学一年级了。记得他小时候经常感冒发烧,手足无措的我,哭着给表姐打电话,“每个孩子都这么难带吗?到底什么时候才能不这么三天两头的生病啊?”表姐跟我说,大外甥小时候也是这样的,平均每个月感冒一次,三岁以后生病就会少了,六岁以后就基本不会感冒了。我信了,然后买了一大堆育儿书,《儿童健康讲记》《三字经小儿推拿》之类的,头胎照书养嘛。三岁之后,熊孩子发烧的状况的确少了,偶尔一两次,我也能用十八般武艺两三天就让他退烧。终于六岁了,到了表姐说的安全期,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人是不能高兴得太早的。才上几个月的学,就碰上流感爆发了。那个周日,本来外公和姑奶奶要带熊孩子出门玩的。可是他一早就不停地喊冷,我把他送到外公家,就回家写稿了。才开了个头,就接到他外婆电话,“赶紧过来吧,你儿子发烧了”。
一般这种情况,我已经不会慌了,久经沙场嘛。无非就是吮痧、推拿、捏背,一般都能搞定。我给他大椎、肩井处吮出了很重的痧,熊孩子不是很配合,我自己也觉得差不多就行了,没有引起重视。量着温度,37.4°C,不算高烧,也就让他多睡多喝水。
第二天是周一,早上量体温,熊孩子退烧了,精神状态也不错,因为有一堂数学测验,就让他去上学了。下午考完试,外公把他接回来,状态也还行。姑爷爷送了一盒奶油蛋糕来,熊孩子嘴馋,外公看他馋成那样不忍心,就给吃了两块,晚饭吃的水饺。都是比较难运化的食物,我心里一沉,有点不祥的预感。
吃过晚饭,真正跟流感君的搏斗才开始。把他从外公家接回来,裹在被子里一会冷得嗷嗷叫,一会又把被子踢掉,说热。“麻麻,我怎么一阵冷一阵热的?”寒热往来,这个词在我脑袋中蹦出来。用小柴胡颗粒,我当机立断。给他泡了两包,又做了几分钟小儿推拿,平肝、清肺、清胃、推天河水。他说手放外面冷,也就草草结束了。
熊孩子手脚冰凉,我知道半夜里会烧高,周二去不了学校了。早上跟老师请假,老师说今天8个同学发烧请假,家长群里炸开了锅,有的宝宝还带病上课,算起来有十多个孩子发烧了。听说附近的小学,有一个一年级班因为流感宝宝太多,都停课了。那些还没中招的家长急了,呼吁出现流感症状的宝宝就在家休息,不要去上学了,这样恢复快,也不会造成交叉感染。前一天的考试成绩出来了,熊孩子得了分,他还想挣扎着去学校拿卷子换学习币,但被严令禁止。
我看他精神状态还不错,烧也不高,就去上班了,中午接到我妈电话,“孩子发烧你也不管,医院都不送,没见过你这么不操心的妈”。跟单位请假,我就往回奔了,心想如果温度超过38.5°C医院吧。一回家,我妈焦急地说“烧到39.8了,上午给他吃了猕猴桃”。我一听,又坏了,寒凉水果最伤阳气。我妈说,猕猴桃维C多,是水果之王啊,生病了就是要多吃水果。好吧,我的中医水平连门都没摸着,自身难保,没有争辩权,谁叫自己没有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熊孩子烧得满脸通红,眼睛泪汪汪的,一直喊堵鼻子,喉咙里有痰的样子,很没精神。我赶紧打电话叫他爸回来,送医院。
中午,医院,急诊。等叫号的时候,我看到急诊化验的地方好长好长的队,就跟他爸说,我们分头排队,医生肯定先让验血。下图是急诊验血的队伍,还没拍全,这只是队伍的一个拐角。
我义无反顾地冲进排队大军,后来事实证明我太机智了,但排队还是花了一个多小时。在诊室也排了好一会的队,给急诊医生看了五分钟,说孩子血象不高,只有一点细微的细菌感染,应该是病毒性感冒。利索地开了几样药,包括布洛芬悬液、阿莫西林颗粒、易坦静止咳液、清开灵颗粒……这两天应该还会继续烧,超过38.5,就给喝布洛芬,如果过几天没有好转,医院输液。然后,孩儿他爸就去排队交钱取药了,又花了40多分钟。
接下来的两天,我们遵医嘱,按时给熊孩子喂药。但他只有在吃了布洛芬之后,才会退烧,药效一过,温度又居高不下。说明书上标注了,布洛芬用于退烧,不得超过3天。熊孩子第一次发烧这么久,我真有点坐不住了。
到了周四,还是持续高烧,一会冷一会热。我又请了一天假,带他去医院,这回聪明了,用网上预约,据说可以省去挂号排队时间。事实又证明,我太机智了。医院大厅的排队队伍,总之一言难尽。手忙脚乱的忘了拍照,不过大家可以自己合理想象。挂的大内科的号,诊室里挤满了人,因为有人插队,家长们都吵起来了,旁边的孩子哇哇大哭,场面十分热闹。真的很佩服医生们,每天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还要保持耐心和气,做白衣天使,得需要多大的定力。
又排了好久的队,又验了血,又看了五分钟,换了几种药,退烧药换成了泰诺,止咳药换成了肺力咳,中成药换成了小儿柴桂退烧颗粒和金莲清热泡腾片,还开了四针炎琥宁,一天两针。又排了一个多小时队取药。
我妈打电话给她的儿科主任朋友,说是蓝芩口服液对咳嗽的效果好,于是又加了一盒药。看着满桌子的药,真不知道吃哪种好,光吃药都饱了吧。
熊孩子班里的同学家长陆续表示,流感接近尾声,打了两针就好了。乱了阵脚的我,也把希望寄托在打针上了。打了两针下去,不管用。傍晚时,熊孩子烧到40°C了。哭着说堵鼻子,也没有胃口,每餐吃喝几口稀饭,嘴巴已经烧得开裂脱皮,脸蛋瘦了一大圈。我把退烧象数“”写纸条上,贴熊孩子衣服上。在头脑里搜索还有谁能求助,忽然想到了正安聚友会武汉分会的会长俊莉姐。于是打电话给她,俊莉姐给了我徐灿医生的联系方式,说徐医生是她非常信任的儿科医生,武汉群里很多发烧孩子都是他一剂汤药或者一次推拿就退烧的。我像看到了救星。
以前油麻菜老师就说过,做中医人文纪录最大的实惠是,口袋里有几个非常信任的医生的电话号码,在你有难处时,可以打这个电话。现在才知道,真是太重要了。
徐灿医生让我把熊孩子的舌头拍给他看,又听我描述了一番,说还是符合小柴胡的症状,用小柴胡汤加减。
我忽然想起,以前赵浴阳老爷子讲过类似的案例,也是高烧不退、无汗、便秘,用了很高级的西药都不管用,结果就用小柴胡颗粒和连花清瘟胶囊,服药后到凌晨三五点钟就出汗退烧了。赵老说,柴胡是和解少阳的药,入胆经,子时胆经当令,凌晨一到三点肝经当令,到了三到五点药性随着血液由肝胆入肺经,由里及表,内热随汗而出,自然就退烧了。而连花清瘟胶囊含有金银花、连翘,具有抗病毒的功效,标本兼治,双管齐下,效果自然立竿见影。
徐灿医生开出的药方里也有柴胡、连翘。
可能是熊孩子几年都没有发过烧了,以前的经典配我怎么都忘了。记得他三岁时,有一次也是病毒感冒,我还打了电话给赵老,赵老就是开出了小柴胡颗粒和连花清瘟胶囊,熊孩子两天就退烧了。令人唏嘘的是,赵老已在去年仙逝,我的口袋里少了这样一个电话号码。
徐医生开了方子后,我跑了半个南昌城才找到一个中药房,抓齐了药,把医院开的其他药都停了。药熬着,我的心也熬着。晚上10点多,熊孩子鼻塞醒了,喂了一次药,凌晨三点量体温39.7°C,也没给他吃退烧药,早上量38.3。吃了药之后,熊孩子胃口好很多了,温度也在38°C左右徘徊。不是高烧了,悬着的心,稍微放松了一点。
熊孩子吃药后叫肚子疼,但一直没有大便。叫着肚子饿,想吃西红柿炒蛋拌饭,我怕发烧伤津液,就给他弄了点生梨汁和藕汤喝。晚餐吃了几天以来最多的饭,稍稍出了一些汗,我心想,有戏。吃完饭就说想睡觉,很快就睡着了。睡到10点左右,摸他的后颈,一层汗。烧也退了,不再反复。第二天早上解出了大便,有点稀。徐医生让我把中药里的大黄去掉,再吃一副药就行。
我问徐医生,如果孩子得流感,家长应该怎么应对呢?徐医生说,“流感来了也别太着急,只是比普通感冒要厉害一点而已,病程也都是一样7-10天。家庭护理很重要,掌握一些小儿常用药和推拿知识,出现问题的时候自己有方法应对就不会慌乱了。”
这一周熊孩子已经开始上学了,只是每天一回来就想睡觉,能连睡12个小时。他爸紧张兮兮地说,不会烧坏脑子吧?吓得我赶紧跟徐医生发白癜风中医典方盖百霖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