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手机,毁了孩子的一生

图片来源:站酷网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公布了自己长达十年的研究结果,令人震惊。

这位科学家在10年前从全国各地的中下阶层的家庭中选取了名孩子,将他们分成了两组:50名是接触不到手机的孩子,50名是对手机痴迷的孩子。然后对他们进行跟踪调查。

10年后,调查结果如下:

50位痴迷手机的孩子只有2位考上大学。另外50名不玩手机的孩子几乎全部考入大学,只有三名孩子高中毕业后选择在家帮忙。这些考入大学的孩子们,有16位获得了学校的全额奖学金。

法国克莱蒙·费朗大学一项测试表明,儿童使用手机时,大脑对手机电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60%。

英国《每日邮报》更撰文指出,儿童用手机会造成记忆力衰退、睡眠紊乱等健康问题。

英国华威大学的杰勒德·凯都博士警告说,手机辐射会破坏孩子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引起记忆力衰退、头痛、睡眠不好等一系列问题。

图片来源:网络

孩子沉溺手机,越来越低龄化

昨天早上接到好友的吐槽电话,说自己只不过出差了一个星期,回来之后就发现孩子已经迷上手机了。

早上磨蹭着不起床,要玩会手机;晚上不睡觉,要听手机讲故事……

而这一切,都归结于在她出差的几天里,老人将手机当成了“看娃利器”,孩子一哭闹,老人就把手机塞给他自己玩。

于是乎,短短几天,孩子就沉迷手机不可自拔了。

而她发来的照片中,孩子和老人一人一个手机,正躺在床上玩得不可开交。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她快要被气炸的节奏。

她也知道手机看多了不好,也曾试图制止。

每当这时,孩子就用无止尽的哭闹来反抗,打又舍不得打,骂了也没用,快愁死了。

这样的烦恼想必在很多家庭中都有出现。

图片来源:网络

手机族越来越低龄化,导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让许多家长颇为头疼。

第四十一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其中学生占25.4%。“触网”年龄越来越小,甚至低于3岁。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自杀成为15至25岁青少年死亡的第二位原因,其中手机成为中小学生自杀案例里的特殊存在。

这块小小的屏幕仿佛有魔力,自从智能手机“上山下乡”后,原本被电视吸引的孩子们渐渐把目光转移到手机上,对他们来说这个占书本不到二分之一面积的机器里什么都有。

他们可以与父母视频通话,也能利用学习产品答疑解惑,也能像大城市的孩子那样,平等的接触综艺、动漫、短视频、手机游戏这些对成年人都相当具有诱惑力的软件。

手机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对于自控力不强,还分不清好坏的孩子来说,却隐藏着太多危害。

手机成为唯一娱乐方式危害大

图片来源:网络

前段时间,“小女孩用易拉罐自制爆米花被烧重伤”的事件引发了全网热议。

14岁女孩模仿网红博主,用酒精灯易拉罐做爆米花,被重度烧伤,治疗半个月后,不幸去世。

图片来源:网络

针对此事,大家都在谴责视频制作者没有做安全警示,孩子父母监管也不到位。

但极少提及“手机已成为孩子唯一的娱乐方式”这一点。

而因为贪玩手机而出事的新闻不在少数:

在陕西西安,一个8岁男孩模仿某短视频app上的整蛊视频“胶带粘门”,造成6岁弟弟绊倒摔伤,牙齿受损,下巴竟然缝了10针。

图片来源:网络

浙江的一个小女孩,因为模仿某个短视频,胯部不幸被卡在栏杆间,动弹不得。最终,在消防员的帮助下锯开了栏杆,才把她救了下来。

图片来源:网络

一名19岁的女孩在模仿某短视频的时候,不慎被“甩飞”。经医生检查,确诊为右踝关节骨折,要立刻手术治疗。

图片来源:网络

回想我们小的时候,闲暇时可以玩的东西太多了:跳皮筋、丢手绢、捉迷藏、老鹰抓小鸡等等。

可现在的孩子,只要一有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玩手机或者看电视。

类似的新闻比比皆是,甚至还有孩子,因为被制止玩手机,而对父母拳打脚踢。

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因为沉迷手机,而开始撒谎、偷窃,变得粗暴且自闭

沉迷手机重要原因是缺少父母陪伴

《少年说》中一个小男孩在全校师生面前控诉自己的父母。

他说:我一直以为,手机才是爸爸妈妈的孩子。

每当自己看着爸妈时,他们看着的,永远都是手机。

图片来源:网络

让他无法理解的是,每当爸爸妈妈不想让他捣乱时,就会把手机扔给他,让他自己玩。

父母好像从来都没想过,孩子这一时的安静,换来的是什么结果?

也许在把手机递给孩子的那一刻,孩子不闹了,父母也轻松了,可父母有没有想过,手机和爸爸妈妈,手机是给孩子欢乐的。

现在的父母都太忙了,好像事情永远做不完。为了省事,他们在孩子吵闹时往往丢过去一部手机,立马能获得解脱。

可孩子一旦开始玩手机,便像是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很快被吸引进去。

缺少父母的陪伴,正是导致孩子沉迷手机的源头。

有家长以为,只要人在孩子身边,就是陪伴,其实那仅仅只能算是“陪着”。

只有父母真正全身心投入去陪伴孩子,才能做到细致入微地观察,才可以真正理解孩子的感受

如何才能不让孩子沉迷手机呢?

提前达成协议

图片来源:网络

每次在给孩子玩手机前,先跟孩子达成协议,比如:做完作业或者做完家务,才能玩一次手机。

而且孩子想玩手机,要自己找密码,密码会每天更新。维持1-2周,爸妈再视情况作调整。

制定规则

针对玩手机的问题,父母可以制定出具体的规则,而且这个过程要让孩子参与进来,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执行。

比如:每天玩几次,每次玩多久等等。

既然规格已经定下,家长要恪守底线,不能因孩子哭闹就此妥协,一定要按照原有计划执行。

图片来源:网络

要记住,小孩是没有多少自制力的。同时,做家长的,不要放纵孩子去电子设备中寻求满足感。

增加亲子活动

陪孩子玩游戏、带他去打球、周边游,以自然界为基准,提供孩子更多真实感官的体验。

只有真人互动,才能激发孩子的关键能力,如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识别他人意图,学习发生冲突后如何处理等。

父母高质量陪伴

有调查显示,父母与孩子面对面的互动更有利于提升亲子关系质量,从不或较少在陪伴孩子时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家庭,亲子关系品质更好。

所以,如果不是非用不可,家长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机,更不能玩手机。

图片来源:网络

父母与孩子的相处要有倾听,要有语言和肢体的交流,要真正全身心投入去陪伴孩子。这样,才可以真正理解孩子的感受,懂得他言行背后的内心需求,看到孩子的进步。

预防孩子沉迷手机,先请家长放下手机。家长不仅要用身陪孩子,更要用心爱孩子,情与情的互感、心与心的交流才会切实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

哈佛心理学教授吉尔博特曾说:“十年以后,你不会因为少做一个项目而遗憾,但你会因为没有多陪孩子一个小时而遗憾。”

希望所有的父母都没有这样的遗憾,给孩子一个完满的童年。

来源:综合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推荐:孩子3岁前,一定要舍得对他说“不”

膳食:菠菜小软豆:促进生长发育……

图说:宝宝爱揉眼睛,妈妈四招护理

恩吉拉国际早教已同步入驻各大网站新闻客户端,搜索关键词“恩吉拉国际早教”即可获取膳食和育儿经哦!









































白癜风哪里能治好
白癜风那里治的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ershaoshang.com/sbss/3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