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率计算
测量5个或5个以上的P—P或R—R间期,计算其平均值60除以该周期即为每分钟的心率。
常规心电图一个小格是0.04s
公式:60÷(0.04×小格数)
(二)血压
血压以mmgh或kpa为计量单位,换算公式为:
1kPa=7.5mmHg
1mmHg=0.kPa
①换算口诀法:血压mmgh,加倍再加倍,除3再除10,即得kpa值。
例如:收缩压mmgh加倍为,再加倍为,除以3得,再除以10,即16kpa,血压kpa乘10再乘3,减半再减半,可得mmgh值
②去0乘4除以3法:即先去掉mmgh的个位数,再乘4除以3,即得kpa。反之亦然。
例如:
收缩压mmgh,则11×4÷3=14.7kpa
(三)老年人运动后最适宜心率计算
运动最适宜心率=-年龄
(四)基础代谢率计算
公式:BMR=脉率+脉压-
(此处的脉压计量单位仍按mmHg计)
(五)输液时间的计算
公式一:已知输入液体的总量和预计输完所用的时间,求每分钟滴数。
每分钟滴数=液体的总量(ml)×滴系数(滴/毫升)÷输液所用时间(分钟)
公式二:已知输入液体的总量和每分钟滴数,求输完液体所用的时间。
输液所用时间(分钟)=液体总量(ml)×滴系数(滴/毫升)÷每分钟滴数(滴/分)
公式三:已知输液时间和每分钟滴数,求单位时间内输液总量。
输液总量(ml)=输液时间×每分钟滴数(滴/分)÷滴系数(滴/毫升)
(六)烧伤补液、面积计算
烧伤面积:
按照九分法体表面积计算(成人、儿童)
部位
成人各部分面积(%)
头颈
9×1=9
(发部3、面部3、颈部3)
双上肢
9×2=18
(双手5、双前臂6、双上臂7)
躯干
9×3=27
(腹侧13、背侧13、会阴1)
双下肢
9×5+1=46
(双臀5、双大腿21、双小腿13、双足7)
成人烧伤面积口诀:
三三三,五六七;十三,十三,二十一;双臀占五会阴一;小腿十三双足七。
部位
小儿各部分面积(%)
头颈
9+(12-年龄)
双上肢
9×2
躯干
9×3
双下肢
46-(12-年龄)
补液计算公式:
(1)24小时补液总量=体重(kg)×烧伤面积(%)×1.5ml(小儿1.8ml,婴儿2ml)+ml
(2)前8小时补液量=24小时补液总量÷2
(3)前8小时补电解质量=前8小时补液量×2/3
前8小时补胶体量=前8小时补液量×1/3
(4)伤后第二个24小时补液量为第一个24小时计算量的一半,日需量不变
(七)补钾的量计算
钾溶液量=补液量×0.3%÷钾溶液浓度
例题1.某老人做心电图检查,常规心电图平均P-P间隔为15小格。其心率为:
A.60次/min
B.70次/min
C.80次/min
D.90次/min
E.次/min
答案:E
解析:60÷(15×0.04)=
2.下列血压测定的结果,可作为Ⅱ级高血压判断标准的是
A.18.6/12kpa
B.16/10kpa
C.12/8kpa
D.20/14kpa
E.22/12kpa
答案:E
解析:1kPa=7.5mmHg,题目数据乘以7.5,E选项算出来/90mmHg,?/?mmHg属于Ⅱ级高血压。
3.患者男性,65岁,身体素质良好,运动后老人最适宜的心率应在
A.次/分
B.次/分
C.次/分
D.次/分
E.次/分
答案:B
解析:运动最适合心率=-年龄
4.患者女,35岁。甲状腺肿大、突眼、心慌、失眠,心率次/分,血压/90mmHg(18.6/12.0kPa)。护士计算其基础代谢率为:
A.69
B.39
C.19.6
D.49
E.29.6
答案:B
解析:+(-90)-=39
5.张某,14岁,中毒性肺炎,休克,经抢救病情稳定,为维持血压,医嘱10%葡萄糖ml加多巴胺20mg,20滴/min,请计算液体可维持多长时间(每ml按15滴计算)
A.2小时
B.3小时
C.4小时
D.5小时
E.6小时
答案:D
解析:已知输入液体的总量和每分钟滴数,求输完液体所用的时间输液所用时间(h)=液体的总量(ml)×滴系数(滴/毫升)/每分钟滴数(滴/分)×60(分钟)。根据静脉输液的速度及输液所用时间的计算方法,已知输入10%葡萄糖和20mg多巴胺总量为ml,滴速为20滴/min,每ml按15滴计算,则液体可维持时长为:×15/20*60=5
6.患儿男,9个月。年11月就诊,腹泻、呕吐2天,大便每天10余次,为水样便。便常规:少量脂肪滴。测得该患儿体重为10Kg,24小时补液总量为
A.ml~0ml
B.0ml~ml
C.ml~ml
D.ml~2ml
E.2ml~ml
答案:B
7.8岁男孩,开水烫伤。双下肢有水疱,剧痛,胸腹部为红斑。估计该患儿Ⅱ度烫伤面积是
A.20%
B.41%
C.42%
D.46%
E.59%
答案:C
解析:该患儿为双下肢为Ⅱ度烧伤,胸腹部为Ⅰ度烧伤,8岁儿童的双下肢面积为[46-(12-8)]%=42%,因此该患儿的Ⅱ度烫伤面积是42%。
8.患者,女性,21岁。烧伤入院。体重50kg,其烧伤面积一度10%,二度30%,三度10%,护士输液时除生理需要量外,第一个24小时应补胶体、晶体液量约
A.ml
B.ml
C.ml
D.ml
E.ml
答案:B
解析:根据输液公式,应补液体量=二、三度烧伤面积×体重×1.5+ml,其中ml为生理需要量,故第一个24小时应补胶体、晶体液量约ml。
9.患者,男,40岁。体重70kg,右上肢、双下肢被开水烫伤,创面可见大水疱,疱壁薄,部分疱皮破裂,基底潮红,水肿明显,疼痛剧烈。该患者的烧伤深度及程度为
A.轻度烧伤,I度
B.中度烧伤,浅Ⅱ度
C.重度烧伤,浅Ⅱ度
D.特重烧伤,浅Ⅱ度
E.特重烧伤,深Ⅱ度
答案:D
解析:右上肢9+双下肢46=55,烧伤面积55%属于特重度烧伤。
10.患者女,6岁。全身大面积开水烫伤送来急诊。四肢、后背大面积烫伤,创面红肿、大水疱。未受伤范围包括头、面部、颈部,以及前胸、腹部约8个手掌大的皮肤。估计其烧伤面积为
A.63%
B.67%
C.73%
D.77%
E.83%
答案:D
解析:本题患者6岁,头面颈部应结合年龄进行计算。根据计算公式头颈部面积=[9+(12-年龄)]%,双下肢面积=[46-(12-年龄)]%可知,患者未受伤的头、面、颈部面积为15%;根据手掌法,未受伤的前胸和腹部约8个手掌大的皮肤面积为8%,故其烧伤面积为%-15%-8%=77%
护理人考试宝典助您一次通过考试
冲刺押题、实力圈题、真题精讲、考点透析等通过对具体题目的详尽剖析和拆解,让考生真正理解和确实掌握考试中的知识要点和答题重点。
背题模式、错题重做、章节练习、考前冲刺、模拟试卷……超强技能帮你多渠道、全方位掌握考试知识点,加深记忆!
如果你还没开启备考,这里有个机会可以给你指明方向;如果你备考的“糊里糊涂”这里可以带你梳理考点,建立体系;如果你备考进度一如既往;这里可以带你重点突破,巩固强化.
机会一年只一次,抓住最后的关头,给您一个晋升的机会!
咨询、试用、入群、督学
请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