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慧为了孩子的安全,我们责无旁贷

安全重于泰山。幼儿园的头等大事就是安全工作,做好安全工作是保证入园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首要任务,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幼儿是一个特殊群体,天性好奇,喜欢探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和保育员应该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遵守安全制度,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使幼儿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了让教师和保育员明确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我园保健医召开了一次全园安全会议,她列举了以下几种常见意外伤害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一、窒息

(—)原因

1.异物进入呼吸道

2.内外科疾病

3.其他:触电、溺水、受压等。

(二)处理

1.去除病因

(1)异物进入气管,应立即用力拍打后背,借助振动,使异物滑入左右一侧支气管内,缓解窒息,以便争取抢救时间,医院。

(2)溺水急救。立即倒水,借助重力的作用,使呼吸道的水迅速排出。然后清除呼吸道(口、鼻)淤泥、污物、拉出舌头、使呼吸道通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3)触电急救。发生触电后立即使患儿脱离电源,要分秒必争。

2.心肺复苏

(1)保持呼吸道畅通

(2)口对口呼吸法此法适合现场急救。

⑶胸外心脏按摩法

二、创伤

(一)原因和症状

1.闭合性损伤:由钝性暴力引起损伤。

2.开放性损伤:皮肤受粗糙物擦伤。

(二)处理

1.闭合性损伤:表皮确无伤口者,可用伤湿止痛膏、关节止痛膏等局部敷贴,亦可采用推拿以帮助消肿;头部血肿,早期可用冷敷,24小时后热敷,大三、骨折

(一)原因和症状

直接或间接暴力、跌跤、扎伤或病理性骨折如佝偻病引起的自发性骨折。

骨折根据外伤暴力程度,临床可分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

多可吸收,较大的血肿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穿刺抽吸,加压包扎,2-3天后再打开绷带。

2.开放性损伤:检查伤口的大小、深度,有无异物存留,应及时用冷开水或肥皂水将伤口洗净,并将可见异物清除。轻者涂红汞,重者需消毒包扎;伤口浅表,边缘整齐,出血不多,局部清洁后涂红汞或用创口贴,一般能自愈;伤口较大,较深,出血较多,边缘不整齐者,以及颜面部、手指切割伤,一般均需清创缝合,医院处理,在转院前用消毒纱布将局部包扎压迫止血,途中将出血肢体抬高;刺伤,伤口虽小,但伤底较深,易有污染物带入,清创后应同时使用抗生素及破伤风抗毒素。

(二)处理

1.患儿受伤后未经急救包扎前不要轻易搬动肢体,特别是受伤的肢体,以免引起骨折移位,损伤血管或神经,引起大出血,甚至使闭合性骨折转为开放性骨折。骨折医院进一步处理。

2.对开放性骨折可在伤口处覆盖消毒敷料(纱布),包扎医院。

3.送医院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

4.锁骨骨折:处理可用“8”医院检查。

三、脱臼(脱位)

(一)原因和症状

因牵拉四肢时用力过猛而引起,多发生于肩关节、肘关节及桡骨头半脱位。可引起剧痛。

(二)处理

医院,请医生复位。

四、烧(烫)伤

(一)原因

因皮肤接触沸水、蒸汽、热汤(饭)、热油、高温、火、曝晒或化学性药物(强酸、强碱)引起的局部或大面积组织损伤。

(二)分度

1.I度烧(烫)伤:表皮红、肿、痛。

2.II度烧(烫)伤:在皮肤浅层可有水疱、疼痛。烧伤达真皮层为深度烧伤,痛觉迟顿。

3.Ⅲ度烧(烫)伤:烧伤达真皮深层、皮下组织,神经、血管、肌肉及骨骼等均受到破坏,并伴有全身症状。

(三)处理

1.脱离烧(烫)伤源,立即用冷水浸冲局部降温30分钟。

2.轻度烧(烫)伤用火烫膏、蓝油烃涂局部。

3.烧烫伤面积较大,不要随便涂药,可用消毒纱布或干净床单、衣服包裹,医院治疗。

4.强酸、强碱灼伤,应先以清洁冷开水或1:高锰酸钾液冲洗后,送医院处理。

五、鼻出血(鼻衄)

(一)原因

儿童鼻腔粘膜血管很丰富,有些地方汇集成血管网,血管弯曲扩张,在鼻部外伤以及打喷嚏时,都可使曲张的血管破裂而出血。

(二)处理

l.发生鼻出血时应立即弄清楚是哪侧鼻出血,用消毒棉球蘸l%的麻黄素或0.5%的肾上腺素塞进出血侧鼻腔,再用手捏紧两侧鼻翼,让儿童用口呼吸,数分钟即可止血。

2.用冷水毛巾或毛巾内包冰块放在前额部。

3.经常发生鼻出血,则亦应在出医院检查。出血后数小时或数日内,鼻粘膜尚未愈合,要避免剧烈运动和挖鼻。

六、脑震荡

(一)原因和症状

头部受损伤如摔伤、碰伤、撞伤等都可发生脑震荡。

(二)处理

l.头部摔伤,意识障碍,无论是轻度或重度脑震荡,都不能摇晃儿童,应及时医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2.头部摔伤后,虽没有明显症状,但也要注意观察24小时,发现有异常,应随时医院诊治。

七、异物

(一)鼻腔异物

小异物可嘱儿童用手紧按无异物的鼻孔,用力擤,使异物排出。如年龄小的儿童不合作,可用纸捻刺激鼻粘膜,使其打喷嚏将异物排出。但异物在鼻腔时间长或用上述方法排不出来,不要自行挖取,医院取出异物。

(二)耳部异物

(1)植物性异物,体积较小可嘱儿童头歪向异物侧,单脚跳,使其自行脱落。

(2)动物性异物,可用手电筒放在耳边诱昆虫自行爬出。如效果不好,医院取出。

(3)体积大的异物,医院取出。

(三)眼异物

(1)千万不要用手揉眼睛,以免擦伤角膜。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拭去异物。

(2)异物嵌入角膜时,应立即医院处理。

(四)咽、喉部异物

(1)细小的鱼骨刺可试食用米醋,使骨软化,如骨刺粗大或为其他异物医院取出。不能随意让儿童吃饭团或馒头强行把异物带下去,这样不仅不会生效,反而会把异物推向深处,给治疗带来困难。

(2)较大的异物嵌在咽喉部,可造成呼吸困难,急性喉梗阻而引起窒息。发现有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应立即将小儿抱起,低头拍背,使异物咳出或改变位置,医院处理。

(五)食道、胃异物

(1)异物较小,表面光滑能通过食道,可进食大量韭菜、芹菜、菠菜等多纤维食物,促进异物随大便排出,要连续观察3天大便是否有异物排出。

(2)停留在食道的异物或嵌顿在狭窄部位,应立即医院用食管镜取出。

(3)胃、肠医院进一步检查或手术取出异物。

八、食物中毒

(一)原因和特点

食物中毒是健康的人经口摄入正常数量的可食状态食品后所发生的疾病。

l.原因

(1)食品在加工、运输、贮存或销售的过程中污染。

(2)食品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后,产生大量毒素。

(3)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过程中被有毒的化学物质污染。

(4)某些有毒的动植物,因外形和常用食品难以分辨而导致误食、中毒。

(5)有的食品因贮存不当,自身产生了毒素。

2.食物中毒的特点

(1)发病突然。

(2)所有病人都有相似的症状。

(3)病人在某一时间内都食用过同一食物。

(4)食物中毒的病人对健康人没有直接传染性。

(二)食物中毒的分类

一般采用病原学方法分类:

1.细菌性食物中毒

2.有毒动物中毒

3.有毒植物中毒

4.化学性食物中毒

5.真菌性食物中毒

(三)处理

1.发生食物中毒应立即报告有关单位,如区(县)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院(所)、医院防保部门。

2.必须尽快抢救病人。

3.患儿医院后,厨房食品均应保留样品,供化验和查明原因之用。

九、误服药

(一)原因

多因药品保管不善或儿童服药时查对不仔细而误服,引起中毒。

(二)处理

l.误服腐蚀性很强的药物,应立即喝生蛋清、牛奶、稠米汤或豆浆之类的东西,起保护作用。初步处理后立即医院进一步处理。

2.误服非腐蚀性药物时应立即催吐,使其呕吐后医院处理。

3.医院时要把误服药的药瓶带上,供医生抢救用药参考。

十、一氧化碳中毒

(一)原因和症状

多见于冬季。因用煤炉取暖,室内空气不流通又无烟囱或烟囱阻塞,风倒灌,致使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过高。

(二)处理

1.迅速开窗通风,将患儿抱出,离开中毒环境。解开衣扣,呼吸新鲜空气,同时注意避免着凉。

2.医院抢救。

十一、毒虫蜇(咬)伤

(一)原因和症状

夏季儿童常见的虫咬伤有蜂蜇、蜈蚣、蝎子等。咬伤部位多以头面、四肢等暴露处多见,亦可见小儿穿开裆裤时,阴囊及包皮被咬伤。

(二)处理

一般昆虫咬伤局部可涂氨水、清凉油,也可冷敷以止痛;

十二、电击伤

强烈电流通过人体,因电流的震荡作用而引起昏厥、呼吸中枢麻痹、死亡等,统称电休克。

电击伤有两个伤面:一为入口、一为出口

处理:切断电源,用绝缘的干木棍等挑开电线,将伤者平躺进行现场急救,并通知医院救治。

总之,保教人员除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和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外。还应掌握常用急救技术,以便对意外伤害进行快速而正确的处理。为了孩子的安全,我们责无旁贷!乐慧幼儿园

赞赏

长按







































什么地方看白颠疯好
白癜风医院天津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ershaoshang.com/sszb/1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