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烧伤?
烧伤是小儿最主要的意外伤害之一,是由火焰、热液、高温气体、电、化学物质、激光、炽热金属液体或固体等所引起的组织损害。临床上常将液体、蒸汽所致的烧伤称为烫伤。
2
烧伤的易发年龄?
小儿烧伤的易发年龄为1-4岁。此年龄段的小儿好动、对外界的好奇心重、在危机情况下脱离危险的能力较差,容易遭遇烧伤。其中男孩较女孩居多。
3
烧伤的易发季节?
夏季
夏季穿着衣物较薄,阻隔热力的能力较差,使得热力易于穿透衣物烧伤皮肤。
冬季
我国南方冬季室内潮冷且无供暖,热水袋使用率极高,当热水袋长时间停留在同一个位置,易造成低温烧伤。
4
烧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热液烫伤:最常见
1、家长为小儿清洗皮肤时,先将开水倒入盆中,小儿无辨别冷热水的意识,直接将手、脚伸入盆中,造成烫伤。
2、家中桌子等小儿可触及台面上放置的开水,小儿在家长不注意时将其打翻可造成头面颈、四肢或躯干烫伤;若小儿不小心喝下刚煮沸的开水则会造成面颈、口腔及消化道烧伤。
3、使用热水袋时,未提前检查其安全性导致漏水,或热水袋固定于小儿身体的某个部位,造成持续性低温烧伤。
4、小儿在家中厨房玩耍,打翻或触碰到热油或热汤,可造成较深程度的皮肤烧伤。
火焰烧伤、电击伤:较少
小儿在家中或户外玩耍时,由于好奇心重,触碰到火焰、电源甚至高压电线,造成火焰烧伤或电击伤。
化学烧伤:极少见
少数家用产品对皮肤有较强的腐蚀性(如84消毒液、过氧乙酸消毒液、洁厕剂等),家长将其放置于小儿可触及的地方,一旦接触小儿皮肤,可造成化学烧伤。
5
烧伤程度的分级?
Ⅰ度:
仅表皮外层损伤,未伤及真皮层,引起红肿及一定程度的疼痛;因烧伤深度较浅,此类烧伤常不留疤痕,一周内可自愈,短期内可有色素沉着。
Ⅱ度:
a.浅Ⅱ度:表皮和真皮浅层损伤,皮肤发红、表面潮湿、水泡明显、红肿,明显疼痛;此度烧伤如不感染,可在1-2周愈合,一般不留疤痕,多有色素沉着。
b.深Ⅱ度:表皮和几乎全层真皮损伤,皮肤发红、表面略潮湿、少量水泡,疼痛较迟钝;此度烧伤如不感染,可在3-4周愈合,常有疤痕增生。
Ⅲ度:
整层皮肤及皮下组织受到破坏,皮肤呈白色或焦黑,由于神经末梢被破坏,一般反而不会有剧痛。重度烧烫伤通常需要特殊医疗,医院。
6
孩子一旦烧伤了,家长该怎么急救?
脱离热源
帮助小儿离开开水、电源等热源;身上着火时,可用棉被或大布单包住身体灭火,此时切勿奔跑,以免助长火势;电击伤时应尽快脱离电源,避免持续性损伤的发生;化学烧伤时迅速脱离污染物。
创面冷却
1、小面积烧伤
烧伤面积较小(患儿5个手掌面积以内)、深度较浅、立即起水泡并感觉疼痛,应立即用冷水反复冲洗浸泡,冲洗时间为30分钟到1个小时(以停止冲洗时不感到疼痛终止),第一次冲洗结束后,为防感染应避免再次接触水。
2、大面积烧伤
烧伤面积大时,不要浸泡,以免体温下降过度造成休克,而延误治疗时机,发生烫伤后医院。
切记:不要用冰块及雪糕直接接触创面,避免对创面造成进一步损伤!
医院
创面降温后,把伤处的衣物慢慢地脱掉或用剪刀剪开(注意尽量不要破坏水泡皮),然后用干净的绷带或平整的纯棉质布料包扎,避免造成感染;大面积烧伤、严医院进行治疗。尤其是当意识不清或叫不醒时,要立即医院。
7
发生烧伤后家长不要这样做!
1、不要在创面上涂抹烧伤膏、牙膏、油膏、紫药水、红汞或药剂,因有色药剂会影响医生对创面深度的判断,影响治疗。
2、包扎时不要选择表面不平整的材料,如毛巾、带有褶皱的衣物,因表面不平整的敷料对创面压力不均匀,易加重创面深度,不利于愈合。
3、包扎不要过松或过紧,过松会摩擦创面,过紧会使创面缺血,不利于创面的愈合。
8
烧伤对孩子产生哪些影响?
对身体的影响
小儿皮肤较为薄嫩,一旦发生烧伤,其烧伤程度比成人更深;小儿机体各器官代偿能力较弱,若发生大面积烧伤(面积30%),易引发小儿休克、脱水,其治疗难度极大,危及生命。烧伤创面若处理不当,则创面易发生感染,使创面加深,难以愈合。若发生电击伤或严重火焰烧伤,会使患儿肢体坏死,需要截肢。烧伤创面愈合后,深Ⅱ度以上创面会形成瘢痕,使皮肤外观受到影响,还会造成肢体及关节挛缩、功能障碍等。
对心理的影响
小儿烫伤后,受到惊吓,会对患儿的精神造成不良影响。肢体瘢痕的增生、挛缩及严重烧伤后截肢等,会对患儿心理造成极大的打击,使患儿产生自卑心理。患儿还可能因同学的歧视、取笑而出现抑郁、自闭等倾向。
对患儿家庭的影响
患儿大面积烧伤后,治疗费用昂贵,对患儿家庭造成严重的生活及经济压力,使很多家庭放弃了对患儿的救治,致患儿肢体残疾甚至丧失生命。
9
家长该如何预防孩子烧伤呢?
1、防止小儿接触热源,为小儿清洗皮肤前,先将冷水倒入盆中再加热水。
2、使用热水袋前检查其安全性,且时常挪动热水袋,避免低温烫伤。
3、家中的热水及有化学腐蚀性的物品,要放到小儿不能接触到及撞翻的安全位置。
4、保护好家中的电源插座,并从小进行健康教育,杜绝小儿接触火种、电源及高压电线。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