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的品格摆渡生的希望

DAOYU

导语

“手术风险极高,但我们会尽力救治。

尽早手术,孩子就有存活的一线希望!”

这是小儿外科副主任医师朱利斌对家属说的最后一句话。家属终于点头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

摆渡

FERRY

生的希望

WONDERSOFLIFE

ZHENGWEN

正文

怀孕7次,一朝分娩!

本以为与习惯性流产斗争了10年之久,老天爷终于开眼让自己孕育出的宝宝,不想竟是个24周的超早早产儿!随即听闻医生告知:孩子体重仅多克,且肺、脑发育不良。

年2月19日,本是贾静(化名)幸福的初为人母之日,晴空霹雳之下,看着这个刚出生还没有手掌大小的婴儿全身插满了管子,甚至还没来得及好好为宝宝想个乳名,她的心都碎了!

诊断

数天后,一张患儿的X线影像显示,患儿的腹部高高隆起,B超提示腹腔中充满积液,穿刺后诊断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合并新生儿低体温、挤压伤、败血症、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颅内出血等一系列器官疾病,医生再一次告知患儿家属:小孩整体情况极差,手术风险极高。

和医生沟通的这几日,让贾静一家人陷入了天旋地转的边缘,如若继续保守治疗,将不知宝宝在痛苦之下还能撑到多久。此刻她清晰地看到,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这道隔开自己和孩子的水岸,近观遥望而不得。

手术做,还是不做?

贾静一家犹豫了,而时间流逝不待人。

5天后,贾静的病房门被推开,进来的正是小儿外科副主任医师朱利斌,他将是患儿的主刀医师。

“在去病房之前,我考虑了整整三天,这种情况死亡率非常高,手术要冒的风险太大”,朱利斌说,“但是再拖下去,绝对会错过手术最佳时机。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去了他们病房。”直到一个月后,朱利斌还在和我交谈的过程中提及,他难以忘怀和贾静家人交谈的一刻钟。那一刻钟是如此漫长,却又在刹那间流淌。

“这个女孩子怀孕了7次,是什么概念?我感到挺震撼的,无论是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是对产妇极大的创伤,现在好不容易总算有了一个,她非常坚强,”平常幽默风趣的朱利斌医师此刻却正色,“他们一家人也都相当不容易,将心比心,他们肯定想听到医生说还有希望的。我和团队做完最后的商量,我就想着要鼓起双倍的勇气去说服他们(患儿家属),一份给他们,一份给自己。”朱利斌边说边笑道。

上天总是赋予医生以坚毅和果敢,

在生命大河激流奔腾之时,

他们甘愿冒着风险,

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争渡彼岸、摆渡生的希望。

TEAM

团队

“手术本身并不复杂,”朱利斌告诉我,“但新生儿和成人的差别在于,他体内的含水量达到80%之高,且组织娇嫩,一旦水肿,重要的器官组织就难以辨认,术中容易损伤,术后难以愈合。”因此,把握时机、准确判断和精细操作是儿童外科区分于成人外科的地方。

此外,朱利斌总是用他最喜欢的一部电影——《拯救大兵瑞恩》去形容整个救治体系,一个外科团队犹如一支紧密团结的精锐部队,倾尽全力去拯救一名士兵:强大的麻醉技术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基础和保障;完善的监护团队负责对病患持续的观察和照顾等,才形成了我院成熟的小儿外科手术体系。

康复

住院4个多月,患儿各项生理指标逐渐正常,饮奶量日渐增加,体重已达2.6公斤,即便曾是个早产儿,他已被生的希望紧紧拥抱。朱利斌用手机登录在线病例,看到这样的数据,露出开心的笑容。

他还向我介绍了各种诊治过的疑难重症,如先天性巨结肠、肛门闭锁、脐膨出、腹裂等数十种案例都完整地保存在他的手机和电脑中,让我充分感受到了来自一名医生的认真和自信。

交谈中得知,朱利斌是台州路桥人,如今40岁的他把当前的人生分为两个阶段,前20年在台州的努力成长让他与医学、与温州医科大学结缘,后20年在温州的拼搏工作夯实了从医生涯的每一块基石。

如今他回到台州,为建好温州医科大学医院儿外科而扎根在此,临床、科研、教学三管齐下,充实而开心。

当我问他当初为什么要选择儿外科时,朱利斌回答:喜欢小孩。因为喜欢,就有充分的动力去做;再者出于从医天然的观念,给与生的希望,摆渡生命摇篮,这不仅仅是成就感,更是一份责任感。当医生应该都是这么回事儿。

朱利斌个人简介

朱利斌,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新生儿外科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外科专业委员,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小儿外科学分会委员,纽约西奈山医学中心访问学者,完成哈佛大学医学院GPLP培训,承担浙江省自然、卫健委等课题多项,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擅长小儿外科常见病诊治,如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隐睾、包茎、隐匿阴茎、先天性巨结肠等;擅长腹腔镜下腹部微创手术;尤其擅长新生儿消化道畸形手术。

门诊时间:6月24日(其中上午为特需门诊)、25、26日

诊室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ershaoshang.com/sszb/5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