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题目解析
女,35岁,体重50kg,汽油火焰烧伤,Ⅱ度烧伤面积73%,第一个24小时补液总量为
A.ml
B.ml
C.ml
D.ml
C
(P)“常根据病人的烧伤面积和体重按下述公式计算补液量:伤后第1个24小时补液量:成人每1%Ⅱ°、Ⅲ°烧伤面积每公斤体重补充胶体液0.5ml和电解质液1ml,广泛深度烧伤者与小儿烧伤其比例可改为1:1,另加基础水分ml”(C对)。
中年女性,体重50kg,汽油火焰烧伤,Ⅱ度烧伤面积73%,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体重×烧伤面积×胶晶系数+基础需要量=50×73×1.5(胶体0.5ml、晶体1ml)+=ml(C对)。
男,40岁,烧伤后3小时入院。疼痛剧烈,感口渴。面色苍白,心率次/分,BP85/65mmHg,头颈部、躯干部布满大小不等水疱,可见潮红创面,两上肢呈焦黄色,无水疱。该病人的烧伤总面积估计为
A.18%
B.27%
C.54%
D.63%
C
(P)“表13-1中国新九分法”(C对)。
中年男性,烧伤后3小时入院,头颈部、躯干部布满大小不等水疱,可见潮红创面,两上肢呈焦黄色,无水疱。根据中国新九分法可以得出:即头颈部+躯干+双上肢=1x9%+3x9%+2x9%=54%(C对)。
今日题目
地震现场,一工人左腰及下肢被倒塌之砖墙压住,震后6小时救出,4医院。诉口渴,尿少,呈暗红色。检查,脉搏次/分,血压95/70mmHg,左下肢明显肿胀,皮肤有散在淤血斑及水疱,足背动脉搏动较健侧弱,趾端凉,无骨折征。静脉输液宜首选
A.全血
B.血浆
C.右旋糖酐
D.等渗盐水加入1.25%碳酸氢钠溶液
30岁女性,背部肿块、红、肿、疼痛3天,寒战,发热39°C,查体:背部肿物3cmx5cm,触之有波动感。为了提高病人血培养的阳性率,最好的抽血时间是
A.发热开始时
B.发热最高峰时
C.寒战结束时
D.寒战发热时
答题区
新浪微博:医学教育徐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