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计算输液时间和滴速
1.考点归属:
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静脉输液和输血法
2.关键点:
①每毫升的滴数(滴/毫升)为滴系数,临床上常用滴系数有10、15、20、50等,一般默认为15。
②注意单位统一,把小时先统一换算成分钟。
3.公式
公式一:已知输入液体的总量和预计输完所用的时间,求每分钟滴数。
每分钟滴数=液体的总量(ml)×滴系数(滴/毫升)÷输液所用时间(分钟)
公式二:已知输入液体的总量和每分钟滴数,求输完液体所用的时间。
输液所用时间(分钟)=液体总量(ml)×滴系数(滴/毫升)÷每分钟滴数(滴/分)
公式三:已知输液时间和每分钟滴数,求单位时间内输液总量。
输液总量(ml)=输液时间×每分钟滴数(滴/分)÷滴系数(滴/毫升)
4.样题
1.患者王某,从上午9点30分开始输液共ml,先为每分钟50滴,1.5h后改为60滴,其输完时间是
A.下午1点55分
B.下午2点5分
C.下午2点55分
D.下午2点30分
E.下午3点10分
标准答案:A
答案解析:①套用公式三先算出改变滴速之前输液总量:
90×50÷15=(ml)
②套用公式二:(-)×15÷60=(分钟)
分钟即2个小时55分,正确答案为A
2.题干:患者,男,35岁,诊断急性肠炎,按医嘱予静脉输液ml,点滴系数为滴20滴/ml。如果从早上九点半开始输,到下午一点半输完,护士应调节输液速度约为
A.42滴/分
B.63滴/分
C.83滴/分
D.90滴/分
E.95滴/分
标准答案:C
答案解析:已知输液总量和输液时间,求每分钟滴速,可套用公式一:
×20÷(4×60)=83(滴/分)
张先生,45岁,上消化道出血,烦躁、尿少、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10.6/8.0kPa,出血量约在ml。
3.题干:输液总量为ml,滴速为80滴/min,每小时可输入液体量为
A.ml
B.ml
C.ml
D.ml
E.ml
标准答案:A
答案解析:已知输液时间和每分钟滴速,求单位时间输液量,可套用公式一:
80×60÷15=ml
4.患者男,38岁,护士遵医嘱从上午8点20分开始为其输0.9%氯化钠溶液ml,点滴系数20,速度40滴每分钟。估计输完
A.上午11时
B.中午12时20分
C.中午12时30分
D.上午11点45分
E.下午12时50分
标准答案:C
答案解析:已知输液总量和每分钟滴速,求输液时间,可套用公式二:
×20÷40=(分钟)
分钟是4个小时又10分钟,故正确答案为C
输液时间和输液速度计算
1.考点归属: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静脉输液和输血法
2.关键点:每毫升的滴数(滴/毫升)为滴系数,临床上常用滴系数有10、15、20、50等,一般默认为15。
3.公式
(1)已知输入液体的总量和预计输完所用的时间,求每分钟滴数。
每分钟滴数=液体的总量(ml)×滴系数(滴/毫升)÷输液所用时间(分钟)
(2)已知输入液体的总量和每分钟滴数,求输完液体所用的时间。
输液所用时间(分钟)=液体总量(ml)×滴系数(滴/毫升)÷每分钟滴数(滴/分)
(3)已知输液时间和每分钟滴数,求单位时间内输液总量
输液总量(ml)=输液时间×每分钟滴数(滴/分)÷滴系数(滴/毫升)
4.样题
1.患者王某,从上午9点30分开始输液共ml,先为每分钟50滴,1.5h后改为60滴,其输完时间是
A.下午1点55分
B.下午2点5分
C.下午2点55分
D.下午2点30分
E.下午3点10分
标准答案:A
2.题干:患者,男,35岁,诊断急性肠炎,按医嘱予静脉输液ml,点滴系数为滴20滴/ml。如果从早上九点半开始输,到下午一点半输完,护士应调节输液速度约为
A.42滴/分
B.63滴/分
C.83滴/分
D.90滴/分
E.95滴/分
标准答案:C
张先生,45岁,上消化道出血,烦躁、尿少、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10.6/8.0kPa,出血量约在ml
3.题干:输液总量为ml,滴速为80滴/min,每小时可输入液体量为
A.ml
B.ml
C.ml
D.ml
E.ml
标准答案:A
1.小儿体重的计算
1~6个月:出生体重+月龄X0.7
7~12个月:体重=6+月龄X0.25
2~12岁:年龄X2+8
注:出生体重平均为3kg,生后3~4个月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一岁时约为3倍,2岁时约为4倍。
2.小儿身高的计算
出生时约为50cm,半岁时约为65cm,一岁时75cm,2岁时87cm。
2~12岁身高=年龄×7+70(或75)。
注:身高低于正常的百分之三十即为异常。
3.头围
出生时约为33~34cm,一岁以内增长最快。
1岁时46cm,2岁时48cm,5岁时50cm。15岁接近成人54~58cm。
注:头围测量在2岁前最有价值。
4.胸围
出生时平均32cm。一岁时头围与胸围大致相等。约46cm。
5.牙齿
乳牙计算公式:月龄-4(或6)
注:出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2个月未萌出者为出牙延迟。
6.囟门
出生时为1.5~2cm,1~1.5岁(12~18个月)应闭合。
7.全脂奶粉配比
全脂奶粉按重量配置时,其比例1:8;按容积1:4。
1岁内小儿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8%的糖牛乳ml例如:小儿,3个月,5kg,每日需要8%的糖牛乳的量为多少?即5×=
8.小儿药物的剂量计算
(1)按体重:每日(次)剂量=患儿体重kg×每日(次)每公斤体重所需药量
(2)按体表面积:体重小于等于30kg,小儿体表面积=体重X0.+0.1
体重30,小儿体表面积=×0.02+1.05
(3)按成人剂量折算: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重÷50
9.血压
2岁以后收缩公式
收缩压=年龄×2+80mmhg(年龄×0.27+10.67kpa)
舒张压=收缩压×2/3
注:新生儿收缩压平均为60~70mmhg,1岁以内70~80mmhg,测血压时,袖带宽度约为上臂长度的三分之二为宜。
10.小儿烧伤面积计算
(1)小儿头部烧伤面积为:9+(12-年龄):
(2)双上肢:9×2(双上臂7%、双前臂6%、双手5%);
(3)躯干:9×3(前13%、后13%、会阴1%);
(4)双下肢:小儿双下肢面积为46-(12-年龄)
11.补液生理需求量
第一个24小时补液计算=体重(KG)×烧伤面积(%)×1.8(ml)加ml生理需要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