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小孩两岁了还不会走路原来不

孩子两岁还不会走路?

要注意了

不是缺钙那么简单!

他到底怎么了?

小鑫今年已经两岁了,还不会走路。同龄的孩子差不多都已经自己会跑了,但她不但站不起来,只要父母一松手,就会像一摊泥似的摔倒。小鑫的妈妈很着急。镇上的医生说,孩子肯定是因为缺钙,有佝偻病,也有医生建议小鑫医院检查一下。医院检查,结果是脑瘫。小鑫的妈妈蒙了,自己的孩子怎么会得了脑瘫呢?

/01/

脑瘫的患病率高

医院儿童康复科病房里,你可以看到,不断有家长们抱者孩子在病房里走进走出。有的双手牵着孩子,教他们踉踉跄跄的学着走路;有的则是一字一词的不断重复,教孩子学说话。有的带孩子在做水疗,有的带着孩子准备去做蜡疗。尽管家长们满脸疲惫,但一双双眼睛里仍然充满着希望。

儿童康复科主任指出,虽然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但从就诊数量上来看,现在得脑瘫的孩子真是越来越多。几年前,他刚从美国回来时,脑瘫门诊是每周一天半,但现在每周两天半还忙不过来。病房里30多张床位全都住满了,后面等床位的还有很多。

脑性瘫痪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运动发育和姿势异常是脑瘫的主要表现。孩子在出生前后,未成熟的脑组织如果受到了损害,就会使脑发育受到阻滞,致使孩子在未来的发育过程中,不能控制自己的姿势和运动。

/02/

治疗脑瘫的康复治疗手段

脑瘫是非进行性疾病,是一种不会进行性恶化的疾病,也就是说,损害一旦造成,病情不会越来越严重,但必须治疗。非进行性是指导致脑部病理改变的事件不再进展,但是这种损害引起的临床表现会随着不同的发育进程而有所改变。

脑瘫患儿的运动能力往往低于同年龄正常孩子,自我运动能力差。损害轻的患儿只表现手脚运动不灵活,协调能力差;严重的孩子表现为不会抬头、不会翻身、不会坐、不能爬、不能独立的站和行走,有些孩子虽会行走,但行走的步态明显异常。

儿童康复科主任指出,脑瘫是神经系统出现了断路,就好比河上的桥断了,不可能再重新修,因此就要绕路过去,开辟一条新路。对脑瘫的治疗,目前是以康复治疗为主,药物为辅,康复治疗的目的就是训练神经系统开辟新路。

/03/

儿童康复科目前开展

的康复治疗方法

一是脑性瘫痪康复——运动治疗。运动治疗的目的在于改善残存的运动功能,抑制不正常的姿势反射,诱导正常的运动发育。促进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发育,如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跳等运动发育,并能纠正患儿的异常姿势。

二是脑性瘫痪康复——作业治疗,也是对脑性瘫痪患儿进行的技能训练。作业治疗主要训练上肢和手的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并为以后能够从事工作培养能力。作业训练有手功能训练、视觉功能训练、手眼协调能力训练及书写能力训练等。

三是脑性瘫痪康复——语言训练。包括对发音口齿不清的患儿进行的构音障碍治疗,也有针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进行的语言发育迟缓治疗,如促进发音,开发智力,最大限度挖掘其语言能力,以提高其生活质量,为将来回归社会做好准备,还有针对流涎等有吞咽问题的患儿进行的口腔周围穴位按摩等咀嚼吞咽功能训练等。

四是脑性瘫痪康复——蜡疗。蜡疗是利用加热熔解的石蜡,敷于局部将热能传导到机体,适合于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石蜡具有良好持久的温热效应,使局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改善肌肉营养,减少肌肉中的蛋白质消耗,松解粘连,使挛缩的肌腱软化、松解,同时蜡在冷却过程中体积会逐渐缩小,对皮下组织起局部机械压迫作用,松弛。患儿关节韧带、肌肉、肌腱,从而扩大关节活动度、降低肌张力,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提高脑瘫患儿的生活质量。此外石蜡与皮肤紧密接触,对肢体产生柔和的机械性压迫和挤压作用,使温热向深部组织传递,不仅有利于药物吸收,而且利于功能训练、按摩手法的实施,增强疗效。尤其对于身体很硬的痉挛型脑瘫更有效。

五是脑性瘫痪康复——水疗。对于脑性瘫痪患儿,水疗法通过水的温度刺激、机械刺激和化学刺激来缓解肌痉挛,改善循环,调节呼吸频率,增加关节活动度,增强肌力,改善协调性,提高平衡能力,纠正步态等。水疗可增加患儿训练的兴趣,使其树立自信心、改善情绪、积极参与娱乐活动,对其智力、语言、个性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好处

六是脑性瘫痪康复——辅助器具治疗。在功能训练中,常常需要一些辅助器和支具,矫正小儿异常姿势。在治疗上常用的辅助器具为保持坐位姿势辅助器具、立位姿势辅助器具、移动用辅助器具。矫形器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辅助器具之一,作用于人体四肢和躯干等部位,通过生物力学原理的作用以预防、矫形正畸、治疗和补偿其功能的辅助器具。常用于脑瘫患儿的下肢矫形器包括:足矫形器、踝足矫形器、膝踝足矫形器等。选择应用适当的辅助器具和矫形器对于提高和保持治疗效果、矫正异常姿势、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防止畸形进一步加重和提高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会起到重要作用,使患儿早日回归社会。

七是脑性瘫痪康复——物理因子治疗。多数脑性瘫痪等运动障碍患者由于受肌张力的影响,主动运动功能减弱或消失,严重影响肌肉营养状况,引起肌肉血液循环不良,可通过功能性电刺激疗法调节肌肉组织的生物化学特性,来辅助康复治疗。还有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脑瘫患儿的生物反馈疗法可增强肌力、降低肌张力、增加肌肉的协调性、加强感觉反馈、促进脑功能重组。还有深受家长欢迎的经颅磁刺激技术可通过影响一系列大脑神经电活动和代谢活动增强神经可塑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可降低肢体肌张力,缓解痉挛。

八是脑性瘫痪康复——药物治疗。A型肉毒毒素注射是一种有效、安全的缓解痉挛的治疗技术。药物治疗可提高婴幼儿脑瘫的运动和智力发育,以及改善肌张力、姿势异常和反射异常,能刺激组织代谢,可促进智力和体力的发育。

九是脑性瘫痪康复——中医传统康复疗法。穴位按摩疗法、推拿、针刺治疗可促进脑细胞的功能代谢、改善局部微循环以及促进肌肉和神经末梢的功能活动,可改善脑瘫儿童的综合功能。在脑性瘫痪功能训练中,儿童康复科还将开展引导式教育和感统训练等。

孩子康复靠父母:做到早期干预,坚持家庭康复,脑瘫儿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样

儿童康复科主任认为,家长要从心理上尽快接受孩子是脑瘫的诊断,不要怨天尤人,不要老是抱怨“我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孩子”,而是要尽快考虑“为自己的孩子该做些什么?”脑瘫是可以康复治疗的,但不能立竿见影,疗程要用“年”来计算,不可前功尽弃。

脑瘫的康复不能靠短期住院治疗,许多治疗需要在家庭里完成,家长和医务人员必须密切配合,共同制订训练计划,评估训练效果。儿童康复科主任认为,只要做到早期干预,坚持三级康复,脑瘫患儿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样生活。

/04/

脑瘫可以做到早发现

导致脑瘫的因素往往发生在孩子出生之前,但其症状却表现在孩子出生后和成长过程中,这也是导致脑瘫不容易发现、甚至延误治疗的主要原因。

早期脑瘫的孩子,特别是轻者容易被忽视,有的即使能引起家长和医务人员的注意,但常常被误诊为佝偻病、营养不良或软骨病等,这是因为受损脑细胞的部位和程度不同,患儿的症状也不同,因而不太容易确诊。但是早发现孩子是否有脑瘫非常关键,它决定了孩子能否及时治疗。

出生后的婴儿,只要父母仔细观察,就可能尽早发现脑瘫的苗头。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ershaoshang.com/hjss/52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