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朝阳区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培训部周秋云老师受邀来到爱乐恩幼儿园亦庄园为大家分享了儿童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与现场救治方法的经验。
周女士和我们分享道:保护儿童安全,关键在于防患于未然。
本次讲座,周老师与我们分享了几种儿童常见意外伤害:
01
LHT
气道异物梗阻
气道异物梗阻是指呼吸道被异物阻塞而不能正常呼吸,导致窒息。
如不及时治疗,数分钟内就可导致窒息甚至死亡。
症状与体征:
不能说话,不能咳嗽,不能呼吸
面部充血,并逐渐发绀。
患者可能会指着咽喉或抓住颈部。现场救治:
直接询问患者:“你被卡住了吗?”如果患者点头,就告诉他,你会帮助他。
鼓励患者咳嗽,可能解除轻度梗阻。
上述方法无效时,告诉患者,你会站在背后实施腹部冲击。
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
又称海氏手法,是美国医生海姆立克发明的。年首次应用此法抢救成功一名气道梗塞患者,此后被全世界广泛应用。被称为“生命的拥抱”。
原理:通过冲击患者腹部,使横膈肌急速提升,呼吸道内压力骤然升高,让气流将异物从呼吸道内排出。
在讲座现场,周老师邀请到场的家长朋友模拟被异物卡住的急救现场,家长朋友们积极踊跃的参与其中。
体位
急救员站在患者身后以前弓箭步的姿势站稳,双臂环抱患者腹部。
定位
一手握拳,拳头平面放在肚脐上两横指处。
施力方法
向患者颈后部方向用力重复冲击,直至患者异物清楚,能呼吸、讲话。
另外周老师也提醒我们,假如发生气道异物梗塞的是孩子,则需要施救人员跪下来,手法一样,对其进行救治。
因儿童身高的原因,可跪在其身后施行腹部冲击法。
避免盲目使用手指清理呼吸道,除非可以明确看见异物,才用手指移除。
如果梗阻未解除,患者转为意识不清,将实施心肺复苏术。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防患于未然。预防进食时避免食物和异物卡,应注意以下几点:
将食物切成细快,让孩子充分咀嚼。
不要给幼儿喂食花生、瓜子、果冻以及其他坚硬、圆滑的食物。
口中含有食物时,应避免大笑、讲话、行走或跑步。
不允许儿童将小的玩具放在口中。02
LHT
鼻出血
导致鼻出血的原因分为局部原因和全身原因。
儿童鼻出血多见于鼻腔干燥、变态反应、鼻腔异物、血液系统疾病、肾脏疾病以及饮食偏食等。
现场救治:
体位:先坐下,头稍稍地下,这样鼻血不会流到咽喉处。
用两指紧捏两侧鼻翼10-15分钟。(利用鼻翼压迫容易出血部位)
指压期间用冰水袋(或湿毛巾)敷前额及后颈,可促使血管收缩。
严重者及时送医救治。
注意事项:一旦发生鼻出血,不能仰头,血液倒流回胃里或肺里,容易引发不良后果。
也不要将卫生纸揉成团塞进鼻孔里,血水将卫生纸打湿,无法很好的起到压迫止血作用。
03
LHT
烧烫伤
烧伤是由热力、电流、化学物品、辐射等外因引致的组织损伤。烫伤是指由热的液体造成的伤害,如热油、蒸气、热水等。
评估烧伤情况时,应注意烧伤原因及患者整体的状态,包括气道是否通畅,呼吸是否正常,烧伤的深浅程度和烧伤面积大小等。
深度
1度烧伤
2度烧伤
3度烧伤
范围
皮肤外层
中层皮肤
皮肤、神经、脂肪层及肌肉均可受损。
症状
红、肿、痛
红、出现水泡、剧痛
烧焦、皮肤呈苍白色、黑炭、无触痛
(烧伤的深度)现场救治:
轻度烧烫伤
防止烧伤加重,尽快将热源与患者隔离,例如扑灭患者身上的火焰。
冲:冷却降温,第一时间用冷水冲伤处10分钟以上,以减少热力造成的伤害。降温时如果出现寒战,就要停止。
脱:在伤口肿胀前,小心第脱除戒指、手表、皮带、鞋及衣物,粘在伤口表面的衣物应在降温后小心去除或剪除。
盖:用消毒敷料轻轻遮盖伤处。也可用保鲜膜覆盖伤口,避免衣服刺激。必要时其他合适物品如清洁床单也可利用。
送:尽早将患者送医院进行治疗。
严重烧伤
医院处理。
注意事项:
不可刺穿水泡,尽量保护水泡皮,有创面的烧烫伤,不要涂抹不清洁的烫伤膏或其他油剂。
口腔、呼吸道、面部烧伤或烫伤可能造成患者的呼吸道软组织肿胀而阻塞,造成窒息。此时患者需要迅速得到医疗救助。
预防烫伤:
浴室和厨房是容易发生烧烫伤的地方,尽量少让孩子单独进入。
餐厅内的热水、热汤应放到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家中餐桌上尽量不要放没有固定的桌布,以防儿童撕扯桌布导致烫伤。
洗澡时,澡盆内一定先放冷水后放热水。。
插座插头需要安全插座。
汽车内点烟器,电动车等物品,不要让孩子自行接触。04
LHT
足踝扭伤
足踝扭伤是运动伤中最常见,运动时肌肉和肌腱过度牵拉或用力过度都能导致肌肉拉伤。
肌肉拉伤与骨折在症状上有时难以区分,
如有怀疑,先按骨折处理。
症状与体征:
受伤后局部突然疼痛,活动时加重。
肌肉肿胀,有瘀伤出现。
肌肉断裂时,在肌肉的位置可出现不规则的隆起或凹陷。
现场救治:
可按照“RICE”的四个步骤进行。
休息(Rest):让患者以最舒适的姿势休息,不要勉强行走和活动。
冷敷(Ice):用冷湿毛巾、冰袋、冰垫做冷敷,减轻肿胀和疼痛。
加压包扎(Compress)包扎:用厚的软垫包裹受伤部位,轻柔地以平均圧力用绷带卷固定伤处。
抬高(Elevate)伤肢:把受伤肢体抬高,减轻肿胀及淤血
伤势严重者送医诊治,不要延误。
注意:在24小时内可多次进行冷敷,每2-4小时重复一次,每次15-20分钟,直到肿胀和疼痛减轻。伤后24小时适合冷敷,48小时后方可热敷。
05
LHT
异物插入体内
如尖刀、钢筋、棍状物等异物嵌入伤者体内,现场救护者不要拔出异物,否则可能引起大出血。
现场救治:
保持异物原位不动。
迅速拨打急救电话。
在伤口的周围或者两侧垫上干净的纱布或者布垫,再用三角巾或者绷带将垫缠绕包扎固定。
包扎结束后检查末梢循环。
等待救护车到来或迅速送医救治
注意:提醒家长,千万不要让家里的小孩子拿着硬的条状物边玩边跑,因为一不小心摔跤,异物就有可能插入孩子的体内,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害。
本次讲座为大家分享了五种儿童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措施以及预防办法。在此也提醒各位家长朋友,在日常生活过程中,用心防护才可能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感谢来到现场参与讲座的家长朋友们。欢迎更多家长朋友下次的到访与参与!
更详细了解,可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
/
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