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南昌的家长注意这些牌子的湿巾会

湿巾用得越多就越干净、越安全吗?未必,还要小心湿巾内所添加的防腐剂带来的隐患。上海市消保委今天发布的本市流通领域湿巾比较试验结果显示,50件样品中有21件测出了防腐剂CIT,检出率达42%。。

湿巾里一种“卡松”的防腐剂还会引起接触性皮炎、湿疹,严重的可致皮肤灼伤、个别导致哮喘。

▲市面上各种品牌的婴儿纸巾

经检测,在25件标称“婴幼儿”等字样的样品中,有12件检出了CIT,检出率达到48%,不少CIT含量更是高于普通湿巾。这些婴幼儿用湿巾上大都宣称“无添加”、“无刺激”、“敏感性肌肤也可放心使用”,更有一些样品名称为“手口湿巾”,甚至在包装上强调“清洁乳牙”、“食品级原料”、“口感微甜”、“舔也安心”,明显引导消费者将湿巾用于婴幼儿口腔内清洁。

那在湿纸巾中为什么会含有这种可能造成过敏的物质呢?原因就是湿纸巾本身很有很多水分,在生产销售过程中难免会接触到细菌,而“卡松”是一种廉价而又高效的防腐剂,可以确保湿纸巾不会因为细菌繁殖而发臭。

这些牌子要慎用!

▲咪呢小熊婴儿手口湿巾

究竟哪些湿纸巾含有“卡松”的,哪些是不含有的呢?

先来看这款含有“卡松”的咪呢小熊婴儿手口湿巾,我们看它产品宣传:“含有木糖醇,清新甜味促进唾液分泌,特别适用于宝宝口腔及牙床的清理护理。”

▲竟然没有标注含有“卡松”“防腐剂”的字样

这款产品,经过专业实验室测试后发现含有31ppm甲基氯异噻唑啉酮(CMIT)和11ppm甲基异噻唑啉酮(MIT)。这款含有“卡松”防腐剂的产品,竟然是可以给幼儿进行口腔护理的!换句话说,这个湿纸巾是可以给孩子吃的。

▲各品牌纸巾抽样结果

上海市消保委在9月14日权威发布,基于对湿纸巾中防腐剂安全性的担忧,市消保委通过网络和实体商店,对市场上的50种湿纸巾进行了比较试验。

▲检测为不合格的两款产品

有2款产品因为菌落总数不合格,而剩下的48款产品全是合格的。

▲不含有“卡松”的产品

而这些合格产品中,竟然有23款产品含有具有防腐剂,占到所有抽样产品的46%。其中很多都标注为婴幼儿手口专用,也就是会让父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让孩子在不知觉中,食用可能产生刺激和过敏的“卡松”防腐剂。

最吃惊的是,使用防腐剂“卡松”、“MIT”、“CMIT”的产品,竟然没有一款在产品成分上进行标注,让家长选购时根本无从防备!

▲这些产品含有“卡松”或部分成分,大家谨慎选购使用

挑选湿纸巾的小窍门

①坚韧的不能买,劣质湿巾一般撕扯不破,用起来起球;

②湿巾挤出来的液体,越浓稠的越不能买;

③湿巾擦完的手用水冲,起泡的证明含有大量添加剂,不能经常用;

④带有香味的最好不要买,有香料添加剂,会引起过敏反应。

提醒:不要用湿巾擦眼睛、伤口、中耳等处!

除了这些湿巾,还有以下这些也千万别给宝宝用了!

9款儿童用品黑名单1黑榜1号---儿童防侧睡枕

你也许在购物网站上看过这种防侧睡枕头,价格在30-80元不等,且销量不错。但美国CPSC和FDA警告:不要使用这种保持婴儿特定睡姿(防扁头等)的“防侧睡枕”。

该枕在过去的15年内已导致了至少13名婴儿死亡。此类睡姿定位器的卖点本是保持孩子平卧,防止侧翻后俯卧而窒息及猝死。可事与愿违:侧卧没防着,孩子无意中趴下更麻烦。婴儿最好还是去枕平卧,越简单越好,画蛇添足犯不着。

2黑榜2号---红药水紫药水

红药水里面含红汞,如果透皮吸收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紫药水,如果抹在破损的皮肤上面,可能会留下斑点。

轻微擦伤的话,不需要用任何消毒剂,用清水冲洗一下就好了。

出血的话,可以选择碘伏,碘伏没有刺激,相对比较安全。市场上可以买到小瓶碘伏,然后碘伏再加上外带棉签,效果较好。

3黑榜3号---宝宝游泳脖圈

用脖圈的方式游泳孩子在水中的姿势是垂直的,背离了传统意义上游泳是水平进行的方式,容易给孩子造成错误的理解。

脖圈游泳为何不安全?

1.小宝宝脖子很软,套脖圈容易伤害宝宝稚嫩的颈椎;

2.脖圈是塑料的,临床有见宝宝对脖圈过敏或脖圈摩擦过度导致皮炎的;

3.脖圈容易压迫气管;

4.最最危险的是,人脖子上有颈动脉窦,若不小心被压到,可发生压力感受性反射,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严重者甚至休克!脖圈就有这个危险!

对宝宝来说,最好的游泳方式,是由大人抱着,用一侧前臂拖着婴儿的臀部。另一只手扶住婴儿的背部,贴紧大人身体下水。在水中,可以试试只拖着宝宝的臀部,或者双手抱住腋下,尽量让宝宝感受玩水的快乐。

4黑榜4号---1岁以内宝宝食用蜂蜜

婴儿肉毒中毒极少发生在1岁以上,因其肠道内的天然微生物群已发展得较为成熟,不利这些孢子发芽。婴儿肉毒中毒的早期病征是便秘,继而出现困倦、喂哺困难、肌肉普遍无力、哭声微弱。大部分患者均需接受住院治疗,但致命的情况较罕见。

仍不推荐给一岁以上小朋友喝蜂蜜水。除了奶,白水是小朋友和成人的唯一推荐饮料。建议甜饮料只是一岁以上偶尔尝尝口味。

5黑榜5号---把屎把尿

愚蠢的传统经验害死孩子了!什么发烧了要捂害得孩子惊厥,婴儿要绑腿才会让腿变直,冬天不给孩子洗澡弄得孩子浑身都是皮屑,几个月就开始把尿不管孩子括约肌有否发育好,过早添辅食造成孩子过敏,吃不下硬喂结果孩子消化不良......

开始排便训练的时间建议为12~27个月。不建议宝宝几个月大就开始“把屎把尿”,因为孩子脊柱和髋关节等发育还不完善,长期保持“把”的体位对身体发育不利,容易造成关节松弛甚至脱位。其次,几个月大的宝宝大脑发育不成熟,吃奶后就拉,所谓“直肠子”,这时候不需定时把便。

6黑榜6号---蜡烛包

“蜡烛包”束缚了宝宝的身体,尤其是手和脚,使宝宝在寒冷季节可因活动减少、容易导致硬肿症等寒冷损伤;如果“蜡烛包”过紧过厚,在环境温度偏高时,可能会因为散热不及时而致体温过高,甚至导致宝宝死亡。

出生的新生儿或小婴儿不建议捆蜡烛包,也不建议给孩子戴手套,因为孩子的髋关节发育还不完全成熟,因此很容易造成髋关节半脱位或者脱位,孩子的四肢应该可以自由活动。手是孩子对外探索的灵敏的器官,给孩子带手套会剥夺了孩子触觉的学习。睡觉时将小被子四边掖好,孩子会有安全感。

7黑榜7号---开裆裤

穿开裆裤,一来不尊重宝宝的隐私,二来不卫生。建议宝宝小时候穿埋档裤和尿不湿,保留随时随地大小便的自由。到宝宝能表达之后,再培训宝宝自己大小便。青春期前尤其婴幼儿女孩是外阴阴道炎相对高危人群,因为阴道和肛门很近,缺乏保护作用的阴毛、阴唇脂肪垫,且缺乏雌激素保护作用。女童最好减少穿开裆裤,纸尿裤勤更换,不用刺激性肥皂,少穿紧身裤,保护好小PP。

8黑榜8号---嚼食喂孩子

往往孩子感染幽门螺杆菌主要是大人传给他的,例如大人嚼食喂孩子,大人用自己用过的碗等食具给孩子用,没有分歺造成家人混吃同盘菜等。不健康的喂养方式遗害无穷。

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在幼年时较高,与喂养方式不当密切相关。喂养幼儿时,不能将咀嚼过的食物喂给孩子。

9黑榜9号---发烧使用酒精擦浴

许多家长在宝宝发烧时都会使用酒精擦浴的方式为其降温,但对酒精擦浴的操作却一知半解,因而造成一些不良后果甚至意外的报道屡见不鲜。皮肤黏膜可以吸收酒精和药物,虽然与口服与注射相比,其吸收能力是较弱的,但由于婴幼儿药物中毒剂量低,皮肤黏膜面积相对较成人柔软,所以婴幼儿外用药物中毒的情况经常出现。酒精擦浴降温如果浓度较高,用量过大,擦浴方法不规范,擦浴时间过长,会导致过量酒精从皮肤吸收入血液,就会引起急性酒精中毒。

(来源:钱江晚报、综合央视新闻、新闻晨报及网络)

带孩子真的不容易,记得分享给身边的妈妈们哟!文章对你有帮助,记得点个zan~

赞赏

长按







































北京白殿疯医院挂号
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ershaoshang.com/sbss/6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